《风雨亦同舟》第27章


曹杰虽有些木讷,此时也说道:“杨大人今天是过分了,这么大的喜事,一点面子也不给,还拉着陈帅、曾帅一起走。”
“陈帅也还真听他的,什么时候走,也轮得到姓杨的发号施令!”郑瑜面带红光地激愤说道。
肖南宇渐渐有些听不懂了,又加上刚才敬酒喝得猛了,虽然前头在末席吃了几口菜,但这时候也扛不住了,眼神渐渐有些迷离,头脑昏昏沉沉,有些发懵,勉强撑住。
林允贞说道:“这些细枝末节,你们也都别计较了。”
“我们算什么,他姓杨的是冲着大哥你啊!”宋奕抢白道。
原来,私下里,这三位将领和林允贞早就结了金兰兄弟,只是公众场合不便谈及,尤其在军中高层面前,更忌讳展现这层关系,但既然他们都走了,宋奕不免放下些戒备,下意识地就脱口而出,喊了大哥了。
再说这杨佩纶,虽然关于他如何平步青云,突降南军有各种版本的流言,但是他到南军以后的作为却是有目共睹。首先,他极力拉拢陈敏,主动投靠,被陈敏引为心腹,这是他有所作为的先决条件。其次,他利用皇帝钦命和陈敏心腹的身份,在南军中实行改革,先是收归各军财权,然后拆分各军将领的任命权,实际上成为陈敏在军中的代理人。这就与被陈敏默认总揽军中要务的林允贞形成天然冲突,也与林允贞手下这班将领有诸多不睦,平日里大家共事,也是面子上的来往,多是面和心不和。而最主要,最集中的矛盾,就体现在他的出现改变了林氏在南军中一家独大的局面,通过他几年的经营,已然把南军变成了实质上的“双首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敏也正是需要这样的“双首领”情况,以便他在久不视事的前提下依然牢牢掌握南军的控制权,所以陈敏一方面维护着林允贞的自尊,他明白这是林最看重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在实质利益上对杨佩纶有所倾斜,小心地平衡二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林允贞听了宋奕的话,也不搭茬儿,只是拿起筷子夹了口菜,正在嚼着,问旁边的郑瑜:“这肉这么嫩,什么肉啊?”
曹杰是个有名的饕客,在一旁答道:“像是羊肉吧,用醋泡过,所以不见腥味,肉质更嫩。”南方几乎不吃牛羊,所以其他将领吃不出来,也不稀奇,只有曹杰在吃这方面算是见多识广,正当不善言语的曹杰找到自己擅长的话题,准备侃侃而谈的时候,林允贞突然一口就把嘴里还没下咽的酒菜给吐了出来,把筷子往桌上重重一掷,说道:“这以后要是再敢在我面前吃羊肉,别怪我不讲情面。”
这句话,从镇北关忍到了平南关,对林允贞而言,羊肉让他丢了脸了。
气氛顿时尴尬起来,旁边几桌也都看向这里,显然都听见了林允贞说这句话,一时坐立都不安。
恰巧,喝醉了的肖南宇实在撑不住了,脚底一软,往桌子底下滑了下去,瘫倒在地,郑瑜见状,插话道:“林帅莫不是把他给吓死了?”
林允贞一听,也忍俊不禁,旁边将领也都大笑起来,肖南宇这一摔、郑瑜这一说,正给了林允贞一个台阶,这一场尴尬才算化解过去。
酒菜都吃的差不多了,酒量最大的郑瑜也有些微醺,越是酒醉,倒越是显得这位“俊相公”容光焕发,正恍惚间,郑瑜嘴中哼唱到:“少年郎,赴战场,执干戈,保国疆;忘生死兮报君上,立功名兮做栋梁;今日歌今日,明朝待明朝,何惜披甲去,酒醉壮士豪。”接着雅座内的众将都哼唱起来,声音传到大厅,底下的兵士也都一起哼唱,足有上千人酒酣放歌,气势如虹。
肖南宇也是醉中生奇,询问一番才知道这是私下里南军的歌谣,传唱足有几十年了,敖大将军那时候就有了,说着肖南宇也不禁跟着哼唱起来,反而醉意渐消。
本章完
第34章 林帅呈文() 
从宴会厅出来,曾泽回了自己的府邸,杨佩纶则跟着陈敏同走了一段路。两个人骑在马上,几乎并行,当然都是没醉的。
杨佩纶:“他这回更直接了。”
陈敏没说话。
他们说的,当然是指刚才林允贞在宴会厅雅座内把肖南宇划归郑瑜帐下的事情,在杨佩纶看来,这是实实在在的越权,虽然象征性地在酒桌上征求陈敏的同意,但这样廉价的征求同意,更像是一种知会,而不是应有的请示,并且,从陈敏在酒桌上的临场反应来看,他体会出了陈敏的不悦,所以他才更要在这个时候再点醒陈敏,或者说,再烧一把火。
陈敏之所以不说话,当然也有他的考虑,作为主帅,林允贞在宴会厅里明目张胆地越俎代庖,自然是令他非常不快,可以说,是出乎他意料的,虽然他自认为已经很了解林允贞了,但仍然被他这样的行为触怒了,但另一方面,他仍然很倚重林允贞,或者说,他依旧信任林允贞,酒桌举止有可能确实失态了,但并不完全代表林允贞对他不尊重,所以,他在酒桌上也用很江湖的方式,把林允贞的提议给搪塞过去,加之自己后来的离席,他认为自己已经给了林允贞足够的宽容,也有足够的警告,林允贞应当明白了。而且,杨佩纶自从掌握南军财政大权以来,也是迅速膨胀,毕竟不是刀尖上滚过来的人,加上又读过那么多年的书,脾气秉性隐藏得太深了,到现在自己也摸不到杨佩纶的底,如果就这样冒失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无疑是推动杨佩纶向林允贞发难,而这,并不是陈敏所乐见的。
杨佩纶见陈敏没有表态,知道陈敏有自己的想法,故也没有纠缠,同行一段路程以后便分道扬镳了。
几日后,林允贞正式在平南关恢复日常工作了,头一件事就是为阵亡的一万多名将士申请抚恤,虽然朝廷定下了一户十两银子的抚恤标准,但是按照成例,各军也会额外再发一些抚恤金,比如南军,向来是二两银子的定额,可这次林允贞认为部下跋山涉水,吃够了苦头,所以提请每户发三两银子,若与朝廷的十两银子合计,则每户能得银十三两,这在当时也是一笔可观的费用了,寻常人家靠这笔钱财即便不劳不作,也能生活一段时间,这在林允贞看来是件大好事。
另外,他也书面地给陈敏递了一份呈文,主要就是希望重建南军骑兵规制,并提请由郑瑜负责,另专门请示是否可将肖南宇划归郑瑜麾下,受其节制。
林允贞那日在宴会厅上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莽撞,可能有喝酒的原因,抑或是喜悦的气氛导致,总而言之,他知道自己失言了,可以说,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尤其后来陈敏离席,他更是明白自己犯了忌讳,所以才一路送陈敏出宴会厅,想着单独解释弥补一下,可杨佩纶一直在陈敏旁边,所以他最后也没机会说出口。接着行文的机会,他赶紧把那日的口头之言恭恭敬敬地写成呈文,送到陈敏那里,再三嘱咐无论如何要让陈帅给个批示,自己也好遵照行之。
其实陈敏已经久不视事了,大多数的上行公文到了他这里,也只是交付林允贞或者杨佩纶,遇到疑难的,交给曾泽也能办妥了,但这次林允贞再三请自己过目,想必是棘手的事情,翻开一看,果不其然,里面那些重建骑兵规制和肖南宇、郑瑜两人的职务安排之类的事情,都属小题大作,林允贞完全可以自行决断,之所以报给他,这是林在向其示弱,也可以说是林在向其表忠,尤其是为宴会上的口无遮拦委婉地道歉,这些陈敏都能一笑了之,欣然应允。可是每个阵亡将士家里多发一两银子,那是大事,一万七千人,就是多出了一万七千两银子,南方总关不比朝廷,朝廷有税收,有纳贡,每年都是有进项的,可是各军是没有向地方征税权利的,各军的财政是每年向民部报账,由民部下拨款项,所谓各军的各军“财政”,无非是节流得来的,都是一点一点从历年的赏赐、拨款、以及部分缴获中抠出来的,用来做个周转尚有富余,但要独立完成一件大事就真是捉襟见肘了,本来花二两银子一户能办的事,现在要花三两银子,等于平白多出一万七千两的开销,这对南方总关而言,相当艰难。
陈敏估计,林允贞此举无非两个目的,一是以此来团结部下,邀取名声,这是显而易见的,二是打算用这样的办法向杨佩纶施压,他挟军功在身,回来以后向杨佩纶发难,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陈敏很犯难,对林允贞与杨佩纶相互之间的暗流涌动,他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