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亦同舟》第89章


葛昀面无表情,向后慢慢退去,坐回了主座上,然后回过神向陈、李二人招手:“你们也坐,也坐。”
陈敏、李嵩这才又落了座。
马淳已经回了镇北关,在府里和儿子马伯濂议事。
马伯濂:“父帅,我看姓迟的没安好心,一个入淮行军的事,有什么好商议的,还特地把您调回来。”
马淳:“不只是把我调回来,还调了你啊。”
马伯濂惊讶:“调我?”
马淳从怀里拿出肖南宇的手令,递给马伯濂:“迟峰讲得很明白,后天的议事,要我们父子俩都出席。”
马伯濂翻看着迟峰的手令,很是恼火,顺手往地下一摔:“他是想干什么?还想再让我难堪一次?父帅,要是姓迟的心里有鬼,那您不该回来啊!”
马淳叹了口气:“他心里就是再有鬼,我也会回来。”
马伯濂很激愤,刚要开口,却又听见马淳说道:“因为你在这儿。”
父子俩深情对视,是这金戈铁马,阴谋诡计当中难得的温情脉脉。
黄任的值庐内,也站着一个年轻人,不是肖南宇,而是胡建卿。
黄任像往常一样端坐着,眼皮都没抬,冷冷地问道:“谁告诉你要修战史了?”
胡建卿没想到自己刚才一番剖白心迹,换来的竟是黄任这样一句回答,顿时有些惶惑:“我,我听说的。”
黄任依旧不抬头,依旧声音冰冷:“听谁说的?”
胡建卿支支吾吾:“大家都这么传。”
黄任冷笑:“大家?未必吧,今天在学堂上课,我可没听一个人说过,你还是第一个。”
胡建卿有些尴尬,不再说话了。
黄任此时把头抬了起来,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你刚才说,你想参与编修,说了一大堆的空话套话,我不爱听这些,我现在就问你一个问题,你答对了就参与编修,答不对就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胡建卿有些激动:“您请问。”
黄任向后一靠,眼神直盯着胡建卿:“这个消息你不是听大家说的,是听大人物说的。对吧?”
胡建卿没说话,但他的眼神分明告诉黄任——确实是这样。
黄任又问:“你刚才说你是北军举荐上来的,可是军帐里管事的大人物,没有北军上来的,所以你来这里不是为了读书的,是为了交结的,对吧?”
胡建卿额上冒汗,手又不敢去揩拭,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噤声不语。
黄任:“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修史不是你的目的,甚至从这里结业出去带兵都不是你的目的,对吧?”
胡建卿惊讶于眼前这个老人如火如电的眼力,不敢再有什么心思。
黄任点点头:“其实我该谢你啊……你来修史,说明我这个糟老头子还被一些人看得上。”
胡建卿衣衫浸湿,脸上泛红。
黄任见他如此,便不再难为,挥挥手说道:“你走吧,不要说来找过我。”
胡建卿匆匆拜别,恨不能赶紧找个地缝给钻了,却听见黄任在身后说了一句:“你求的事,我做主应了。”
葛昀落座想了足有一刻钟,陈、李二人也不敢打扰,只能默默坐在两旁,等着葛昀的答复。
葛昀:“陛下的意见是什么?”
李嵩:“哦,陛下的原话是希望老帅主持,尽力编修。”
葛昀又问陈敏:“那你们看呢。”
陈敏看了看李嵩,又回答道:“我们自是听从陛下,受老帅调遣的。”
葛昀见两人都亮明立场,便问:“我不是说你们对陛下和我,我是说,你们对黄老怎么看。”
陈敏年长些,知道这里面的水太深了,马上闭口不言,看向门外。
李嵩当然也是有所耳闻的,只是见陈敏把头偏向一边,自己不好再不说话,只能应承:“我们……我们还是服膺老帅。”
葛昀的脸色变得很难看,转头看向陈敏,追着又问:“你呢?”
陈敏无法可躲,只能转过头来:“还是听陛下的吧。”
葛昀点点头,算是同意。
一旁的李嵩莫名其妙,坐在那里不知所措。
葛昀站起身,对着陈敏:“你们二位可以回去交差了,我这边全力支持修史,无论陛下给我个什么差事,我都会尽力办妥,与黄老,与二位,和衷共济。”
陈敏笑着拜别:“多谢老帅了!”
李嵩也赶紧拜别,可还没等李嵩说话,葛昀已然转身去了偏房。
出门之后,李嵩问陈敏:“陈帅,你说老帅这是什么意思?”
陈敏佯作不懂:“李帅指的什么?”
李嵩有些不高兴:“刚才老帅做的也太……这不是让我难堪嘛……”
陈敏笑笑:“我多问一句,李帅别介意。”
李嵩:“陈帅请讲。”
陈敏:“我知道李帅的府邸距离老帅不过两条街,不知道这三年来您来过多少趟?”
李嵩一时有些尴尬:“这……这你也知道,我平时一个人署理着军帐,还要参与仪阁议事,实在太忙了,分身乏术啊……”
陈敏还是笑笑,点着头说:“明白明白……李帅是红人嘛,也是忙人,可别忘了,你我说到底元帅前头都带个副字,再怎么管事,也只是署理,里头那个可是正主……”说着拍了拍李嵩,然后径自离开。
李嵩被陈敏说这么一通,半晌无语,呆立原地。
镇北关马府。
马淳:“你看了吧,他还要我推荐几个才俊上去,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我的人他都要抽光了吗!”
马伯濂沉思道:“父帅,把我们的人推荐上去倒也没有什么不好。”
马淳摆摆手:“你不了解迟峰,更不了解孙启。这样的计策肯定是二人合谋的,绝不可能大力提拔我们的人,要真是把我看中的将才都推荐给他,恐怕非但不能有所壮大,反而要被他多多提防了。”
本章完
第116章 (五十二)() 
葛昀首肯以后,皇帝明发上谕,诏令军帐从事编修战史,黄任头一件事就是把肖南宇找来,交待些要务:第一是河罗战事:严格来说,河罗不能算作一个国家,而是一个紧密的部落联盟,在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河罗人分散成北方荒漠草原的数百个部落,部落的首领称为部主,掌管着本部落的一切事物。河罗人勇猛彪悍,又擅长弓马骑射,所以几百年间各部落杀伐不断,直到百年前,几乎在与华朝开国统一战争的同一时期,河罗出现了一位强有力的领袖,名叫克列。他本来是一个部主的遗腹子,但是由于其父被杀,部落灭亡,就和他的母亲一起成为了另一个部落的“贱民”,相当于奴隶。河罗的各个部落都把家庭和子民划为三等,最高等的是有战功的家庭,他们享有许多特权,称为“上民”,相当于贵族;中间一等的虽然没有战功,也没有特权,但是可以从事自己的事业,比如冶炼、畜牧、甚至买卖,这些人称为“良民”;最低等的就是“贱民”了,他们大多是战俘,或者是犯了部落禁令的人,这样的人完全成为他人的附庸,但和普通意义上的奴隶有所不同,“贱民”并不专属于某个人,而是属于整个部落,可供整个部落的人驱使和奴役,比之奴隶更为悲惨。
因为种种的机缘巧合,加上自己的勇武,克列最终扫平了河罗各部,并且自立为可汗,打乱了原有部落的建制归属,重新划分领土,在他的规划下,河罗分为六个部落,他自己作为总领,然后派自己的亲信担任各部落的部主,并且取消了各部落部主的世袭制,这样一来,河罗就由以前松散的部落变成了类似联盟的国家,而且,可汗牢牢掌控着这个国家。更为重要的是,自从克列汗统一河罗以来,它就成为南边华朝的心腹大患,尤其在华朝武祖时期,华朝与河罗之间展开了比较大的几次决战,华军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河罗也因此丧失了不少疆土。
现今坐在汗帐中央的是克列汗的曾孙尹仓,
镇北关自太祖时建立以来,还从来没有被攻破过。这当然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当年开国元帅吕涛主持勘定北疆,多番查看后才决定在此建关,目的就是要连山成墙,使得北方河罗无隙可乘,完全阻隔河罗人南下的道路,其中一些关口更是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总而言之,河罗人想要夺下镇北关,难比登天。
第二是给肖南宇交个出身的底:林允贞之所以把肖南宇安排到郑瑜的帐下,双方是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