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朝演义》第136章


的响应,“可惜,这里不是我的,他是西羌之人的。”
“主公放心,多年之后,西羌之地,必然是您的。”关长云一边驾着马车,一边宽慰着夏正平,“您不是常说雍凉之地,乃是骑兵的诞生之地吗?那里的民众悍不畏死,配上这种宝马,岂不是美哉?”
他自然明白夏正平为什么会说出那番话,因为他也是明白西羌之地骑兵的强大。
夏正平点了点头,他确实有这种想法,在经历过一段时间后,自己能够有能力吞并西羌之地,为自己积攒力量。
事实上,在雏凤何士元为夏正平规划的三步之中,就有提到这么一条,吞并西羌。
第一步,取巴州为家,夏正平已经实现了这样的一件事情。经过五年的经历,他成了巴州的主人,巴子平自杀身亡,成为了亡魂。
第二步,积攒力量,东取蜀州,西取雍凉。这一条,夏正平正在朝着目标前进着。不过,现在他面对着周王的危机,必须想办法稳住雍王才对。而至于蜀王,这个人胆子小,即便是敢于进攻巴州的话,也是在夏正平彻底失败的时候。更何况,蜀州和巴州之间隔着一座天断山脉,没有特殊的战术的话,是很难越过天断山脉,攻占巴州的一座城池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夏正平的心中,其实他明白的很,稳住雍王只是一时之计,攻伐雍凉两州才是一件大事情。雍凉之地比较特殊,居高临下,蜀州之地也同样特殊,大平原的地带,经济也是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此一来,作用四州之地的夏正平,便能够进行第三步计划了。
第三步,多路出击,准备一同河山。这一步的实现时间,自然是得等到第二部结束才行,积攒力量需要的时间极长,夏正平相信没有个二三十年的时间,是难以积聚起对抗整个天下诸侯的力量的,尤其是襄王。
新立的申朝已经不算什么了,但是他的土地面积却是最大的,自然不容小觑。而最需要关注的,自然是之前提到的周王。坐拥荆襄九郡,有着数百万的军队,甚至是可以横扫一切东西。尽管之前和夏正平交过手,但夏正平可从来不认为,凭借自己的力量能够打败周王,那都是做梦。
数百万人的军队,每个人吐口口水,都能把夏正平淹死。当然,周王若是不动手在先,夏正平也绝不会主动招惹周王,实在是打不过。
“主公,您看,远方有一座城池,是不是西羌之城?”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驾车的关云长,发出了询问之声,打断了夏正平的思绪,“日头也快到点了,我们要不要进城?”
夏正平闻言,便是走出了马车,举目眺望,茫茫大草原之上,便是出现了一座城池的轮廓,说不上大,也说不上小,总之一句话,很平庸的一座城池。
看了许久之后,夏正平方才说道:“确实是西羌城,速度快点,我们大概能够赶上时间。”
那一座城池,的确是西羌城,夏正平倒不是来过这里,而是凭借记忆中的某些东西,推测出来了的。
西羌城还有一个名字,日落之城。
第135章 日落之城() 
没错,西羌城又被叫做日落之城,世人皆知的一件事情。这样的叫法,实际上,还要从上古文明时代的一个传说提起,为后羿射日。
传说之中,东岛国中有一株扶桑树,扶桑树之上,住着十个太阳。某天,十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空之中,从大荒之中走出了一名勇士,张弓搭箭,将十个太阳之中的九个,射落了下来,落于西海之滨。而,西海之滨的地方,就是现在西羌城的位置。
随着沧海桑田的变化,曾经的西海之滨也已经变成了天断山脉和一片高地。这就像是大陆漂移一样,时间推移之后,文明也诞生了,传说也就出现了,日落之地就变成了日落之城。
据此,西羌城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了。不过,说来也奇怪,在这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之中,西羌之人不断没有遭遇到什么打的灾害,哪怕是西羌城也没有遭受到什么大的损坏。也许,这是上天眷顾的原因吧,也许是因为羌族之人的秉性,让他们很好的将这样的一座城市继承了下来。
关长云驾着马车,夏正平站在马车上,望着远处的日落之城,不由得一阵感慨涌上了心头。夕阳西下,马车的影子,在夕阳之中越拉越长。此时,大草原之上,颇有一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味在里面。也许,这就是一种情怀,或者说是一种极美的情景吧。
夏正平一行人,终究是在夕阳彻底落下的时候,进入了西羌城,寻到了馆驿,住了下来。
第二日,夏正平打听到了关于西羌族族长的消息,然而不巧的是西羌族族长马守成,他现在出巡在外,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回来。这一点,倒是让夏正平有些预料不到。不过,他倒也没有在意,便是在西羌之城住了下来。
当然,在这几日的时间,夏正平还是要进行了解一番西羌之城的。毕竟,这个城池,只是在之前听说过,并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过。
一连两日下来,夏正平对于西羌之城的风土人情,大概是掌握住了许多。这里的民众,和雍凉之地的一样,也是有着悍不畏死的精神在里面,这也许和他们的图腾有关。
西羌族的图腾,就是他们的信仰。他们一共有三个图腾,一个是太阳。毕竟,西羌之城称作日落之城,西羌之地自然称之为日落之地了。他们信仰太阳,以太阳为图腾,才让他们有着生命之力,才使得他们能够成长在这篇土地上。
第二种图腾,便是狼图腾。在西羌民族的人眼中,狼虽然是他们的天敌,然而正因为狼的存在,才让他们学会了如何生存下去。这与大夏神朝的夏族、华族有所不同,华族、夏族归根到底,是一个民族演化而来的,他们所具有的图腾,便是龙图腾。
华族在这一片疆域的北边,而夏族在这一片疆域的那边。辽王等诸侯王所在的封地,是华族的聚集地,而夏正平这个汉王所在的巴州及其他诸侯王的封地,则是夏族的聚集地。
然而,在实际上来说,两族的共同祖先,是一个民族的,他们只是因为地域的不同,而逐渐形成了两个差异不是很明显的民族。
不过,大夏王朝这么多年的立国时间,南北之间的交流也开始频繁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族之人,也逐渐走向了融合。更有一个事实,那便是其他族人的加入。并不是所有的异民族都和大夏神朝有着敌对的关系的,有一些民族会融合进大夏的统治区域,与大夏神朝的华族、夏族相联姻通婚,以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代逐渐融入了夏族和华族。
龙图腾,就是夏族与华族的共同信仰,这与狼图腾的含义不一样。龙腾于天,守护着四方的安宁,其中的意思,也和狼图腾有着不一样的地方。这大概就是,两个民族之间的信仰差距吧。
西羌民族的第三个图腾,则是一种不存在于实际生活的神兽,具体说来就是这种神兽守护着西羌之地,和龙图腾具有着相似的功能。但宗的来说,这种神兽并不是龙。
事实上,华族、夏族信仰的图腾之兽,也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见过老虎的,见过狼的,见过世上各种动物以及珍奇异兽的,唯独是没有看见龙的。反倒是,龙这种图腾上描绘出来的形象,其中有某些地方,和着真实世界的动物相似。
这大概就是这两个民族先祖的智慧吧,讲究着神明与命理的社会,大概就会创造出这样的图腾。亦或者说,寄托着整个民族奔腾向上的意愿——一种腾飞向上的理想。
除了这三种图腾之外,夏正平最为重要的发现,便是这里的人,同样不习教化,却有着相当好的自制力。这一点,与巴州之民有着想类似的情况。巴州之民,同样是不习教化,然而巴州的民众,却没有那么好的自制力,那些人是说反抗就反抗的主。这也许和治民的方针不同,至少夏正平是这么认为的。
哪怕是夏正平掌管巴州之后,巴州各郡,包括永昌郡在内,也是发生过几次民变,这就与自制力有关了。
总之一句话,两相对比之下,夏正平觉得自己应该在未来,对于巴州的民众进行一番彻底的治理才行。或者说,他的所有的至理方针,都应该是以民为本的。只有以民为本,民众才会不断支持统治者。
连续着两日的访查,夏正平收获很多,第四日之后,他便是得到了消息,西羌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