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朝演义》第153章


可以这么说,夏正平就是要让律法的制度,在这个世界中推行下去。多年不变的人治,是时候该变成法治了。
众多百姓,自然是懂得律法之中的规定,因此他们并没有太多的表现。士族之人失了势,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巴州境内,民众已经和士族之人平起平坐了,这也是夏正平想要的效果。
然而,随着律法的公布,通商互市的运作,一系列的事情开始出现了。士族之人没有了特权,连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都已经无法办到。尽管,他们手中握着极大的财富,但是因为没有了特权,而导致了他们很多事情,都得亲力亲为。
若是往常的话,士族之人出行,可以乘坐由官府专人抬的轿子。然而,现在出行,得自己走路,或者是寻找人抬轿子。家境好一点的士族,自然不会在意这些寻找轿夫的银钱,但是家境糟糕的,就有些撑不住了。
夏正平自然不会去怜悯那些士族之人,他知道,这是改革的必然结果。唯独让他担心的,就是通商互市之后,一些不好的现象,正在产生。这些现象,自然是跟士族有关。
士族之人掌握了大部分的财富,因此一些头脑好的士族之人,便是在通商互市之中,牟取暴利,让平民百姓无钱可赚。长久以往下去,就会形成一种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局面。
这样的局面,自然不是夏正平想要看到的。因为通商互市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让普通老百姓,能够富裕起来。
只有让普通老百姓富裕了,巴州才谈得上真的富裕。如果真的出现那种情况的话,那么巴州反而是一种贫富差距增大的局面。
夏正平走访过了许多郡城,便是发现了这些问题,在两边的贸易之中,获利最多的,依旧是士族。平民之中,虽然有所获利,但是和投入的本钱相比,这利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更为关键的是,随着通商互市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结构,开始出现了变化。原先占据较小的商人群体,已经逐渐变得大了起来。这样的一个事情,自然需要进行一番仔细商议。
整整一个六月份和七月份,夏正平与何士元等一众谋士,研究着这一件事情,但是皆是没有什么头绪。
他们自然不可能去抑制商人的发展,那样子会导致通商互市的贸易额度减少,最终会影响到整个巴州的经济。夏正平好回忆起了自己前世之中的历朝历代历史,又是结合这个世界上的一些因素,最终决定发展一种新的制度。这种制度,带有一定试探性,夏正平还不能够确定,它能否正确实行。
因此,对于制度性上的创新和改革,还是得依靠诸多的官员。
八月中旬,夏正平估摸着自己对于此,已经准备好了,便是召集了众多官员,聚集在了政事堂内,宣读了自己的办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诸多民众,也变得分工不同了。本王为此,想了一个办法,把巴州之民,划分为六种户籍,依照户籍的不同,来进行某些政策上的调整。一来,可以抑制彼此之间的贫富差距,而来可以进行统一管理。”
夏正平在桌案前,展开帛书,缓缓的念出了自己的方案。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才讲出这么一个办法的,但是其中有着许多的不足,因而需要借助众多谋士的智慧,对其进行一番的修正。
“敢问主公,您说的六种户籍,又指的是什么?”何士元有些不理解,他们这些谋士,和汉王夏正平商量过那些事情,没有任何的头绪,“要不,再等等一阵子,观察观察再说,再做决定?”
他很是谨慎,因为自从通商互市以来,巴州总体算得上富裕起来了,达到了某种平衡。一旦进行过多的干预,很有可能,导致这种新建立起来的平衡,被破坏的一干二净。
这样的破坏,将是彻底的,将会给很多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正因为如此,何士元等一众谋士,必须要搞清楚,汉王夏正平的真实想法,否则的话,就是很难执行下去。
夏正平点了点头,他自然明白何士元等人在担心什么,便是开口道:“所谓六种户籍,其实就是根据民众们职业,而进行划分的。”
“将当官的,以前的士族等人,划分为士籍;将种田耕地的,划分为农籍;将从事工具制造等人,划分为工籍;将从事商人的,划分为商籍;将作为士兵,参加军队的人,划分为兵籍;至于其他的,则通通列入杂籍。若是有多种职业的,则以主要职业,进行划分。”
他这种分法,其实有点像前世之中历史上的六部,但是又有所不同。确切的说,夏正平其实是根据士农工商等职业,进行更加仔细的分类了。
“让我等思索一番,仔细想一想。”众人并没有着急回答夏正平的话,而是选择了沉默思考。并不是众人领悟不出来其中的意思,而是这一设置,着实关系着巴州所有人的命运。
夏正平见着众人陷入了沉默,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做官的,编入士籍,像你们,都可以说是士籍之人。贩卖货物,走运商品的,都是商人,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商籍。对于这两种户籍之中的人,我们可以征收较高的税赋。”
实际上,夏正平想说的,就是分段征税。其实,就相当于是分收入征税。士籍、商籍人有着较高的收入,征收较多的税收,也是理所当然的。而农民等人,因为有着较低的收入,可以征收比较低的税赋。这样子一来,六种户籍制度之下,便是存在了三种不同的征税额度。但不论哪一条,都是收入越高,征收的税赋也就多。
夏正平实际上是把自己前世之中,现代社会的税收制度,给取了一段,制定了出来。只不过,前世之中,征税的对象,是根据收入的不同划分的。而这个世界中,夏正平当然也是根据这一个原则来,只不过划分为了职业不同罢了。
纵观整个巴州境内,所有民众从事的职业,其中做官的收入和从商的收入是位居一二位的。他要平衡巴州民众之间的收入,自然是要从税收着手。这一方面涉及的范围很广,而且面向所有人。
这就相当于,从宏观上调控整个居民群众的贫富差距。富人多缴税,穷人少缴税,变相的将财富集中到了州郡统治阶级的手中,转而又是流入到了穷人手上。
用一句话阐明,那就是夏正平要通过调控税收的方式,进行调控贫富差距。简而言之,就是要“穷”了富人;“富”了穷人。
如果真的落到实处,夏正平相信,在通商互市的同时,能够做到保证巴州百姓的贫富差距不会太大。
他是现代人,自热明白贫富差距过大的结果是什么。除了富人越富,穷人越穷以外,更重要的是,到了那个时候巴州的商人们,逐渐形成一个大圈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对巴州州郡产生一些影响。
这些影响,是不可逆转的,就像前世之中,世界从封建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一样,都是不可逆转的。这其中,自然是因为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产物,自然是富人的增多,富裕之民的增多。
“诸位大臣,你们觉得本王的这一个提议怎么样呢?”夏正平口中的提议,自然是设置六籍,分三段征税,“你们已经沉默了很长时间,总不能让本王一个人决断吧?”
“再者,这六籍三段,我觉得还是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诸位大人可以畅所欲言。”
第152章 商量() 
夏正平可以说,给了政事堂诸位官员足够大的权限,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这个世界并不像前世之中的历史演变那样,还是持续着一些比较优秀的制度。前世之中,封建社会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君主集权制越来越走向巅峰,以至于最后的阶段,很多事情都是皇帝决断,而大臣只能负责记录,并按照旨意处理。用个难听点的词,就是跪受笔录,大臣们毫无自己的主张,一切听从皇帝。
而这个世界确实有所不同的,众人朝拜皇帝,甚至可以有专门的座椅。一州一地,或者说一个国家的大事情,并不是完全由皇帝进行决断的,也不是由诸侯王专制独行的。通过一件事的决断,至少是由一帮文武大臣议论之后,才会进行的。
就像上次夏正平废除士族之人世代为官的特权那样,其实早在那之前,他在私下里就询问过许多官员,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以后,才在政事堂之中公布的。更何况,在这之前,就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