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风波》第395章


谎浴?br />
唐玄宗的脸色十分难看:“哑巴啦,如果上党失守,叛军离长安又近了一步。更严峻的是,北路没有军队驻防,靠郡县临时拉起来的新兵如何阻挡叛军。怎么办啊?”杨国忠说道:“只有让北庭或安西都护府派兵支援。”
唐玄宗说道:“北庭的兵千里已经带到云中去了,安西远了,来不及呀。”高力士上前躬身说道:“启奏皇上,郭子仪新招了三万二千新兵,申请朝庭任命五品以上军官的奏折,还没有批复,请皇上定夺。”
唐玄宗眼睛一亮,对杨国忠说道:“你与见素和兵部马上核准郭子仪奏折上的人员情况,赶快让翰林院拟旨,批准朔方节度使上奏的军官名单。要他立即领兵五万,驰援程千里。攻击河北,收回失地,直捣胡羯老巢蓟城。”
“臣尊旨。”杨国忠行了君臣之礼后说道:“启奏皇上,安禄山攻下洛阳后,东线的压力太大。郭子仪带兵驰援上党,就能顶住叛军的进攻,甚至可以收复云中和太原。只要稳固了防线,争取到时间,叛军就会发生内变。”
“不要异想天开,平叛不能等,要他带兵五万,年前出发,到达上党后,与程千里合兵一处,择机出击,收复云中攻击蓟城。”唐玄宗仍然想着速战速决,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了后来潼关的失守。
朝庭圣旨到了朔方军镇,要郭子仪带领朔方军主力,立即起程,增援上党,到太原前线,攻击安禄山的老巢蓟城。
接到圣旨,郭子仪盘算,朔方是朝庭屯兵重镇,朔方军镇原有兵员6。47万,战马2。4万匹,主要敌人是吐蕃军。现在新增3。2万多人,总兵力差不多十万。抽一半走,虽然对边疆防御有影响,但不主动出击,单纯防守不成问题。
他与杜鸿渐商议:“现在主力前往东北,但吐蕃不能不防。我想让你留下来把守门户,可愿意?”杜鸿渐说道:“平叛是头等大事,我一定加强戒备。幸亏前几年哥舒翰不断向吐蕃进攻,使他们一败再败,近年来不敢来犯,防御的压力减轻了许多。”
郭子仪说道:“这次新增了两个军团,需要两名将军带领,十个折冲府,需要折冲都尉十人,左右果毅都尉各十人,别将、长史、兵曹参军各十人,每个府辖五个团(镇),每个团要设镇将和镇副。突然增加这许多军官,我们拟定名单报到朝廷,没想到全部批准了我们的人选安排。其速度之快,我都想象不到。但新兵不加训练就拉到前线去,不利因素太多,这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你说该如何处置呢?”
杜鸿渐说道:“指挥打仗是元帅的事,如果讲民主,应该让李光弼和固仆怀恩将军一起商议,人多力量大,注意多。”郭子仪当即派人将这两人叫来,与杜鸿渐一起商量,固仆怀恩说道:“新兵不经训练,拉到战场上去,等于是送死。但圣旨不能违,不好办。”
杜鸿渐说道:“让老兵驰援,新兵留下来防守吐蕃,这样就能避免新兵直接上战场了。”李光弼说:“吐蕃人虎视眈眈,用新兵更危险。而且驻扎在边防的都是老兵,现在换防,时间也来不及。”
李光弼说道:“我建议拖延一段时日,元帅立即上奏,向皇上请求,明年过了正月十八出兵。有二十多天的时间,新兵就能掌握最基本的战术常识和最基本的单兵攻防动作,其他的到出征的途中演练。”郭子仪采纳了李光弼的建议,向朝廷上了奏折。
唐玄宗批准了郭子仪的上奏,定于天宝十五年正月十八出征。这样就有时间来训练新兵了。然而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天,如何能将新兵训练到位?郭子仪的要求是,能上战场,懂阵法,能使用兵器作战。
三万多新兵在校场上训练,由于时间太紧,平时三个月的训练内容,要在二十多天内完成,的确很难。
注①:古时的一种传动装置,与现在的起重葫芦差不多,用的是滑轮原理。
第一百零一章 群英汇集军营宴新军 兵员到位城楼阅出征(五)() 
训练新兵的任务太艰巨了,而且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郭晞想出了新办法,他将新兵分成两部分分别训练,一部分是军官候选人,这部分人员不多,由他亲自训练,重点是军队管理,纪律条例,法规政策和行军战斗时的信息传递,以及攻击防御阵法的应用等等。
对张尚等人来说,这些都是全新的课程,尤其是作战指挥时的信息传递,相当麻烦。鼓声是命令前进的,但一支攻击军队,怎样协调进攻,那一队在前,那一队殿后,每支军队的攻击路线,攻击节奏,全在这鼓声和旗语之中。
鸣金收兵也是一样,锣声是指挥军队撤退的,如何做到有序的后撤,全靠锣声的节奏来控制。
尤其是在敌人强攻的时候,如何能够保持军队阵容不乱,减少伤亡,有序的撤出战斗,全靠撤退信号的传递。
战争是没有常态的,有时瞬息万变,如何驾驭,准确的信息传递,是保障胜利的有效途径。因此熟练掌握准确的信息传递方法,是一线军官的首要条件。
然而对张尚、宇文惠等人来说,这方面的知识是空白,要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在他们都是精英,接受能力很强,学习十分刻苦,所以进步很快。通过考核,这些人都达到了要求,郭晞十分高兴。
郭晞的另一项任务是训练快速反应部队,按照郭子仪的意见,张尚担任镇将,项勇担任镇副。项猛、肖让和王伦等人担任戌主,一千人的队伍,配备战马,单独训练。
这些都是新课目,这些武林人士,以前都没有接触过排兵布阵。现在要学习这全新的课题,即使他们都是出类拔萃之人,也相当困难。
张尚等人日夜加练,也不能在短期内掌握。郭晞向郭子仪建议,攻击骑兵团(镇)的训练,先贯输给每个人,然后在行军的途中慢慢消化。
这天,傅煜垣将一辆四轮车推到训练场中,张尚等人过来观摩。只见车上装着一把一丈多长的铁驽,上面有七个箭道。
傅煜垣说道:“张尚,你来试试,能否开启这铁驽。”张尚过去使尽全身力气,那铁驽不动分毫。
傅晟上前摇动轴转车,铁驽一寸一寸的缓慢张开。只听一声轻响,已然卡在拴上。他在箭道上装上七支箭,对着三百五十步外的目标,放下机关。嗖,巨大的哨声过后,箭矢已经射中了目标。
傅煜垣说:“高了,”傅晟上前调动瞄准的准星。郭晞来了,对傅煜垣说道:“老先生真了不起,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将这些废物弄好,解决了攻城的大问题。有了这些无坚不摧的车驽,我们就如虎添翼了。”
傅煜垣说道:“你们到前线流血,我还不能用功吗?这车驽的弦是用十根玄铁丝扭成的,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但制作非常不易。不但将原来的十张废弃的修好了,还新制作了十部,可惜没有材料了,不然的话还可以多制作一些。”
“有二十辆就够了,交给我吧。”“现在还不能交,还有最后最后一道工序,调试瞄准器,不但要打得远,还要打得准,那才有威力。”傅晟一边调整准星一边说道。
朝庭的诏令又来了,要郭子仪准时出征。东征蓟城,路程两千里,这样大的运动,郭子仪一直在思考出征和防守的问题。
出征的前一天,李光弼、固仆怀恩、杜鸿渐等人到了帅府,杜鸿渐说道:“军队往返一次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大部队走后,必须有一定的军队防御吐蕃和突厥,以保证大唐不受外族的侵略。”
李光弼说道:“留下的人多了,东征的人员不足,将直接关系平叛的成败,如果东征的人员多了,留下的人员不足,御防外敌的力量不够,难保不后院起火。”
郭子仪说道:“权衡利弊,本帅决定,东征军队选主力五万人马,分为三个军团,本帅亲自带领一军主力两万人为中军。李光弼、固仆怀恩各带一军,每军一万五千人,向东进军,杜鸿渐留守,你们的意见如何?”
几人没有异议,郭子仪当即上报朝庭,决定在出征的时候,举行重大仪式,制造声势。临行前的盛大阅兵仪式,十分壮观。在仪式上,郭子仪亲自到校场,宣布新提拔的一批军官,将士们一片欢呼。
骑兵、攻击步兵、弓弩兵列队整装从他站立的台前开过,直接开赴战场。张尚身穿深绿色战袍,骑着黑色战马,走在队伍的前面。他是刚刚上任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