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风波》第406章


朝一定会灭亡。而我们大燕的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雄武皇帝体贴民情,免了农民半年的税赋,老百姓感恩戴德,忠心拥戴新皇帝。颜大人深得雄武皇帝赏识,前途无量啊。”颜真卿听了之后,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没有想到安禄山不但善于治军,而且还善于抚民。他的这些宣传,很能蛊惑人心。他连忙说道:“是、是、是,还请段大人在皇上面前为我多多美言,我立即安排人,广传皇上的德政。大人一路辛苦,就在我这里住些时日,招待不周,还请海函。”
段子光说道:“颜大人客气了,太守知书达理,满腹经纶,前途无量啊。现在朝廷刚刚建立,缺少官员,皇上正在搜罗人才。以太守的才华,将来一定会受到皇上的重用。尚书、寺卿的位置等着你呢,说不定还能做宰相。”
其时颜真卿已经将封常清的讨叛檄文传布河北诸郡的各个郡县,要在适当之时起兵。如果任由段子光到处游说,难保没有立场不坚定之人向他告密,他性命难保不说,策反的计划也会前功尽弃。他不能任由段子光这样破坏他的计划,虽是一介书生,关键时刻也敢于杀人。
晚上颜真卿设宴请段子光,请李平、徐浩、马相如、高抗朗和方岚作陪。段子光喜出望外,没想到颜真卿这样重视他,平原郡的高层人物都来陪他,给足了他面子。段子光高兴极了,所有的敬酒,来者不拒,杯杯照底。很快就有八九分酒了。正在他得意忘形的时候,方岚走过去随手一剑,段子光的人头已经落地。颜真卿说道:“方大人好功夫,斩了这个祸害,解决了当前的危机。但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现在只有提前起事,分头通知。就请方大人去常山通知我的堂兄颜杲卿,他是忠于大唐的人,而且常山郡地处要冲。有他起兵,我们互为犄角,卡住安禄山的归路。叛军必定受到震慑,士气就会低落。那时朝廷再从潼关出重兵,加上江南东道、以及徐州之兵的配合,叛军离灭亡不远矣。不知方大人意下如何?”
方岚说道:“学生一路行来,从长安到云中,再到河南,又来到老师的摩下。奔波两个多月,为的就是抗击叛军,青史留名。现在时机甚好,又有大人领头,方岚求之不得,愿受差遣。”颜真卿将一封早已写好的书信交给了方岚,并且叮嘱了一番。方岚立即骑上枣红马,向常山进发。
第一百零四章 脚踩两船山庄巧安排 抗敌一心常山议起兵(四)() 
方岚到了常山,直接进了太守府,卫兵将他带到颜真卿的房间。他上前说道:“平原太守颜大人让我来颜太守这里,有书信送传递。”将颜真卿的书信交给了颜杲卿。颜杲卿接过书信,见方岚穿着绿色军官服,客气的说道:“大人辛苦了,请坐下说话。”随手拆开信笺。只看了一眼,立即收了起来。对方岚说道:“方大人一路辛苦,还没有吃饭吧,本官到舍下为方大人接风。”匆忙出了太守府。
回到家里,颜泉明出来迎接,颜杲卿对方岚介绍:“这是犬子,比方大人大几岁,考了十几年进士,也没有上榜,跟着我学会料理常山郡的事务。”
方岚上前对颜泉明说道:“小弟方岚有理了,见过颜相公。”颜泉明说道:“不用客气,方大人请。”与方岚见过礼之后,颜泉明走到颜色杲卿的身边说道:“雄武皇帝在洛阳登基,严庄做了燕朝的御史大夫,高尚做了翰林院大学士、户部侍郎。我们原来一起进京科考的,他们现在身穿紫袍,可我还只能守在你的身边。”
颜杲卿手一挥说道:“你叔叔来信了,进屋子内说话。”进入宅内,颜杲卿匆忙看信,他认真的读了三遍。然后对方岚说道:“真卿说得有理,我早有此心,方大人是封常清元帅的手下,与叛军对过仗。我们这里也很需要。是回平原呢,还是留在常山?”方岚想平原郡人多,去了也不会得到重用。这里都是文官,懂武艺的不多,不如就在这里。当即说道:“太守如果需要,我就留在常山,和太守一起行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颜杲卿说道:“从前我对安禄山十分崇敬,虽然他比我小十来岁,但他的确是一个人才。军政两方面都有过人的才能,办事公正,用人所长。在他担任蓟城节度使的十年间,将我由一名普通的从八品军曹提升为正四品的常山太守,升了十几个档次,可以说他每年都在为我升官。我们的私人关系应该说很好。现在他反叛朝廷,这是大是大非问题,不能苟同。方大人乃朝庭的翊麾校尉,现在我们就一同起兵,将安禄山的后方,闹他个底朝天。”
方岚说道:“求之不得,大丈夫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我从昆仑山一路行来,转辗数千里,为的就是在两军阵前斯杀,以死报效国家。”
颜杲卿立即让颜泉明去通知长史袁履兼来商量大事。颜泉明说道:“安禄山对父亲有恩,而且唐朝已经腐败透顶,这事能不能缓一缓?”
颜杲卿将颜真卿的书信对给颜泉明,对他说道:“拿去好好看看,你叔父的分析太透彻了,好好学习。安禄山反叛,从内心里讲,我不赞成,我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懂得忠君爱国。安禄山反叛之后,让我继续掌管常山郡,本可以接受。但军中那么多的人都穿上了紫袍,而我还是绯袍,心有不服。我现在已经六十五岁了,再不拼搏,只有老死,没有前途了。现在你叔叔联合起兵,是好机会,我们拼搏一回,不能在历史上划条杠,最起码也要打个点。现在唐朝的势力比燕朝大得多,最后的结果,燕朝必败。只要我们在常山闹出了动静,皇上就会知道,朝廷肯定要重视的支持我们,我们在历史上就留名了。”颜泉明还想反驳,但颜杲卿已经瞪起眼睛,他顺从惯了,收住要说的话转身去传令。袁履谦接到颜杲卿的传唤,很快到了府上,进门就说道:“太守为何这样急,要下官赶到府上来。”
颜杲卿说道:“安禄山公开反叛朝廷,袁大人认为如何?这可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啊。”两人以前的合作十分默契,袁履谦说道:“我惟太守马首是瞻,只要太守起兵,履谦一心一意跟随,全力以赴。即便是失败了,也要轰轰烈烈的干一场,不枉这一生。但只有一个袁履谦是不够的,必须有更多可靠的人手,要争取更多的对象。”
颜杲卿将颜真卿的信递给袁履谦,看过信之后袁履谦说道:“安禄山原形毕露了,以前谎称皇上密旨,捉拿杨国忠都是假的。”颜杲卿说道:“他现在在洛阳做了大燕皇帝,必定会进军长安,大军向西运动,河北就空虚了。我现在决定起兵,你如果不愿意,也不勉强。如果愿意,我们就在他的后方给他一记重拳,消灭跟随他的军队,逼迫他回师,间接保卫了皇上。但冒的风险也很大,如果让他们知道了,肯定会派兵镇压,很可能失败。”
袁履谦说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我都是食朝廷奉禄之人,危急关头不能考虑个人得失。大丈夫死得其所,只要能阻止安禄山进攻长安,保卫朝廷的安全,我们豁出去了。我建议快速招集真定②县令贾深和内丘③县令张通幽一起来商量起兵的事宜。”
颜杲卿称病不到衙门处理政事,呆在家里研究如何反叛燕朝保卫唐朝。袁履谦、贾深、张通幽、方岚等人成了入幕之宾,他们聚在一起,谋划能够一举成功的计策。袁履谦说道:“单凭常山的力量不足以对安禄山构成威胁,必须与周边的人士合作,如果能得到皇上的支持,大事易成。”
颜泉明开始并不愿反叛安禄山,现在父命难违,献计说道:“叛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上层军官当中一定有忠于皇上之人,现在驻守蓟城的副节度使贾循,是皇上任命的,如果做些工作,鼓动他打出反击叛军的旗号,何愁大事不成。”方岚说道:“安禄山的主力在向长安进攻,他的老巢蓟城已经空虚,如果能找到与我们志同道合之人联合攻击蓟城,入室操戈事半功倍。安禄山必然分兵来救,这样就打乱了叛军的部署,一举扭转朝庭目前十分不利的战局。”
颜杲卿突然眼睛一亮,频频点头,“好主意,好主意。范阳节度副使贾循,我曾经见过这人,他与朝庭的联系密切。曾经传闻朝廷有意让安禄山进京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由他接任蓟城节度使。他现在负责蓟城的防务,如果能带领蓟城的守军起义,两边夹击,再请王承业从西面进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