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风波》第544章


苏震对崔兴远说道:“孙孝哲是在组织军队准备从北门去追击阿史那从礼的时候,改变方向来追击我们的。他一定认为我们会从最南面的延平门逃走,我们就来一个反其道而行之,逆方向而行,向距离皇宫最近的开远门出逃。”
崔光远说道:“这叫出其不意,选择得对。但是孙将军正在阻击叛军,不知道我们从北面的开远门出城。怎么办呢?”苏震说道:“孙将军武艺高强,自有办法脱身,现在是大人要尽快离开长安城,摆脱困境。”当先向开远门冲去。
孙飞与安守忠搏杀,安守忠不是对手,在诸多卫士的帮助下,勉强战成平手,为了保护主将的安全,他手下的燕军,都来围攻孙飞,没有去追击崔光远。
在众多兵将的围攻下,孙飞有些手忙脚乱,还是他武艺高强,虽然险象环生,但是总能在千钧一发的时候,逃脱敌人的攻击,不至受伤。估计崔光远等人已经走远了,他腾空而起,挥剑向安守忠当头劈下。安守忠孙飞来势太快,慌忙举起陌刀,全力抵挡下劈的宝剑。
一声大响,孙飞被弹了起来,他借着安守忠上举的力道,在空中折反方向,向崔光远逃跑的方向追去。他运起内功,侦听崔光远一群人的马蹄声,跟踪追了过来,崔光远非常担心孙飞,不时的向后观看,希望他追上来。远远的看到一条人影,风驰电掣般的飞了过来,知道只有孙飞有这能耐。便对着来人大喊:“孙将军,向开远门出城。”
开远门是西行的一个重要通道,在城西市场的边上,这里往日人烟幅凑车水马龙,店肆林立,酒馔丰溢,络绎不绝。街上的人多,但街道十分宽阔,他们纵马驰骋,在街道上一路飞奔。
崔光远选择此门,方向完全正确,果然不出所料,孙孝哲带着人马追向延平门去了,他们就避开了追兵的主力,小股燕军抵挡不住他们。
孙飞越过众人,冲到了最前面,夺过一匹战马,快马加鞭直奔门下,守城门的卫兵挡住他,要出城的通行证,孙飞与他论理。苏震赶将过来,盛气凌人的对守门的军官说道:“同罗兵叛逃,京城混乱不堪,眼下局势紧张,谣言四起,京兆尹崔大人将要巡查各个城门,以防不测。”
城门守官没有得到孙孝哲的命令,这时还不知晓崔光远等人反叛的消息,他们知道孙飞是衙门的人,而且认识苏震是长安县令,远远的看到身穿紫衫的崔光远,不但未起疑心,还要部下摆出仪仗列队迎接长官。
正忙乱间,崔光远一行已经冲到了城门下,一声号令,孙飞手起刀落,杀死了守门军官,跟上来的人,一阵突袭,将毫无准备的守门军士全部杀死,冲出了城门。
开远门外土堆上“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的字迹犹在,此地却已沦为了敌后。一行十余人趁着城门空虚,快马冲出城去。沿路又招募了百余人,夜过咸阳,直奔灵武朝见唐朝的新皇帝李亨。
孙孝哲追错了方向,让崔光远和苏震跑了,十分恼火。立即带人将崔光远及苏震的家包围了。因为事出仓促,两人逃跑时来不及带走家属。孙孝哲便将崔光远和苏震家人尽数杀害,以泄胸中之气。处理之后,他立即将同罗兵出逃、崔光远反叛的事情写了一份奏折,派人送到大燕的朝廷。
张垍接到奏折,觉得事关重大,立即向安禄山上奏:“启奏皇上,孙孝哲上奏,啊史那从礼带领五千同罗兵逃向北方草原去了,长安尹崔光远反叛,也逃出了长安,长安甚为混乱。臣认为造成长安城混乱的主要原因,是孙孝哲管理不善,放纵军士造成的,请奏严肃处理责任人公开判处孙孝哲,安抚长安城中的百姓。建议田乾真任长安尹负责长安的管理,李归仁为长安留守,负责长安的防务。要求他们立即出兵进攻朔方和垄佑,摧毁唐朝的残余势力。”
第一百三十八章 行踪暴露崔光远出逃 官员调整安禄山护犊4() 
?? 安禄山知道这个上奏十分合理,但是宠爱孙孝哲,下不了手。也不能不照顾张垍的上奏。采用了折中的办法,他说道:“孙孝哲是一介武夫,本就不懂城市管理,处罚就免了吧。任命田乾真为长安尹,管理长安的事务。李归仁负责组织军队,进攻朔方,安定长安以西。长安的防务仍然由孙孝哲负责,让他深刻吸取教训,如果再有庇漏,必须严惩。”
张垍不同意,再次上奏安禄山说道:“陛下现在是一国之君,处理事情要以国家为重,国家的根本是民心,失去民心,就会失去社稷。孙孝哲在长安的胡作非为在民众之中造成极坏的影响,长安市民对大燕已经不信任,很多人与朝廷对作干。他们将孙孝哲的行为记到了皇上的身上,认为是皇上让他这么干的。要挽回这个恶劣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孙孝哲正法,这样才能澄清事实,说明朝廷没有让孙孝哲那样做,以前不知长安城中发生的事情。现在知道了,追究他的责任,证明朝廷关心民生,保护老百姓的财产和人身安全,还可以重新树立朝廷的形象。不然的话,很难恢复朝廷在老百姓心中的好印象,本来他们对杨国忠等人的作为不满,希望有所改变,现在孙孝哲的作为比杨国忠还要差,他们就不会向往我们大燕了,而是怀念唐朝,没有民众的支持,大燕就凶险了。”
安禄山当然知道这些道理,可是他确实有苦衷,孙孝哲的母亲告诉他,孙孝哲就是他的儿子,虎毒不食子,当了皇帝要斩儿子,他不能接受。但又不能与张垍说明,好生为难。当下对张垍说道:“从长远的治国策略上讲,应该杀掉孙孝哲,平息长安城中市民的愤怒。但现在国家还没有安定,唐朝的残余势力还在殊死抵抗,孙孝哲是一员勇将,立过许多战功,现在斩杀大将,对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是一个打击,对战事有不好的影响。撤销孙孝哲管理长安城的职责,长安尹田乾真兼任长安留守,兼管长安城的防务。任命李归仁为朔方节度使,全力向西北进攻,夺取朔方。任命安忠志为陕郡太守,固守潼关,作为崔乾佑的后方,与其一起从西南方进攻太原,配合史思明夺回太原城。”
张垍说道:“皇上的安排十分合理,但有过必纠。虽然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目前燕朝象孙孝哲这样的将军比比该是,对这样放纵部下,不懂治军的人,应该严惩,整顿军纪,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好基础。皇上爱惜部下要有一个度,要从治理国家的大局出发,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极不情愿,但还是斩了。为了国家,该舍弃的必须舍弃。”
安禄山说道:“我能舍弃吗?这事不要再议了。”他不能明言,开始急躁起来。心情不好,他的腹部又开始疼痛起来,这种阵痛越来越利害,虽然只有一段时间,但使人受不了。
疼痛促使安禄山想发火,但理智告诉他必须强忍着。他的额头已经见汗,眼睛盯着张垍,可是眼睛也不争气,不但看不见人影,而且也疼痛得很厉害,还流出了眼泪。
李猪儿上前为他擦试,安禄山挥手一掌打在他的脸上,大声吼叫:“谁要你多事?”李猪儿用手捂着脸,低声下气的说道:“皇上息怒,奴才替主子着急,您的疼痛好些了吗?”
说也奇怪,安禄山发泄一下之后,疼痛马上就轻多了。他改用缓和的口气说道:“对不起,这一掌打疼你了,请你不要生恨”
李猪儿说道:“能止住皇上不疼就好,奴才无碍。”安禄山脸上露出歉疚神色,向李猪儿挥了挥手。
李猪儿退下,安禄山恢复正常。他对张垍说道:“我的态度很明确,孙孝哲不准杀,按照张均新制订朝廷处理事件的程序,三省合议一次,你们按职责权限上奏。”
退朝之后,张垍与张均、陈希烈一起讨论长安事件和孙孝哲的处理问题。三人对安禄山的处置甚为不满。
张垍说道:“皇上如此精明之人,为什么死保孙孝哲,使人费解。是不是与他的病有关?他的病真是怪,发作之时好生吓人,但来得快,去得也快,发泄一通就太平无事了。”
陈希烈说道:“皇上不让惩罚孙孝哲,可能有苦衷。我打听过,有人说孙孝哲的母亲与皇上很好,年轻时有过风流史,听外界传言,孙孝哲是他的儿子。杀儿子他如何下得了手呢?”
张垍说道:“儿子又怎样?做皇帝就要以社稷为重,唐朝皇帝不是将第一个太子杀了吗?何况孙孝哲与皇上并没有父子的名份,他这样护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