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风波》第628章


!?br />
崔众在李光弼面前不敢放肆,但也摆出了御史台的架势,挥手说道:“五千兵将,全在这里,请元帅验收。”
李光弼对身边的郝庭玉说道:“郝将军将朝廷送来的军队安顿好。”郝庭玉接过军旗,带走军队。崔众有些不知所措,想跟军队一起走,看到郝庭玉已经接管了,停下脚步,呆立在那里。李光弼突然拉下脸面,对崔众说道:“你仍六品侍御史,见到本帅为何不跪?”
崔众一怔,他平时趾高气扬惯了,当即用强硬的口气说道:“我奉旨前来,代表朝廷,岂能向元帅跪拜?”昂首挺胸,对李光弼甚是不屑。李光弼怒火中烧,大声说道:“你只是带兵前来的官员,竟敢冒充钦差,来人那,给我拿下。”
崔众头一偏,讥笑一声说道:“你只是一个边将,凭什么拘押御史台的官员,有本事你将本官杀了,不然的话,我跟你没完。”
御史台三个字提醒了李光弼,想想这斯敢于这样肆无忌惮,仗的是御史台的势,现在已经得罪了他,只有一不做,二不休。大声吼叫:“来人那,将这无理的匹夫,推到营门外斩首。”
李抱玉上前说道:“这斯虽然傲慢无理,但他是朝廷的命官,没有圣旨,擅自斩杀朝廷大臣,犯了死罪。他虽然该杀,也要皇上的圣旨。元帅应先将其收监,上报朝廷,再行斩之。”
李光弼也开始清醒了,没有立时说话。崔众却是昂首向天,全然不把李光弼放在眼里。李光弼骑虎难下,当看到崔众的神态时,理智又一次被冲散了。当即下令:“将这斯收入狱中,待本帅奏明皇上,再行正法。”立即写了一份奏折,向朝廷上奏。
李揆拿着李光弼的奏折,向唐肃宗上奏:“启奏皇上,李光弼来了奏折,上奏崔众嚣张,不讲礼仪,前线将士,怒火中烧,群情鼎沸,已被光弼下狱,他奏请皇上批准他就地正法。”
唐肃宗说道:“崔众前去交兵,有何罪责?言语上张狂一些,也罪不致死,光弼有何权力杀他?”
李揆说道:“李光弼上奏:‘崔众骄横,惹怒前线将士,光弼欲杀之平愤。’此举是为了稳定军心,从带兵的角度上,是树立军威,统一号令的举措,对治军有好处。”李辅国在旁边说道:“启奏皇上,崔众前去交兵,本是代表朝廷,李光弼虽然是元帅代表的是太原前线的军士,怎能向他跪拜?朝廷对太原这样重视,李光弼不谋向东进兵,抓住叛军内乱的时机出击,却将刀子放到崔众的脖子上。这是在威胁朝廷。臣奏请皇上,令李光弼立即释放崔众,并向其赔礼道歉。”
李揆听了李辅国的上奏之后,觉得那样做,就打击了李光弼,不利于平叛。当即说道:“崔众乃朝廷命官,有罪也应由三司审理,定罪之后,由朝廷惩治。李光弼不会不懂这个道理,他这样做,是要争取朝廷的信任。他虽然没有权利杀他,但崔众现在他的军中,如若不准其奏,心中不满,前线不稳。何况崔众乃骈拇枝指,损之无碍大局,事后朝廷可以抚慰其家人。李光弼就不同了,他手握重兵,朝廷平叛还要依靠他。臣奏请皇上依了他,以安其心。”
李辅国说道:“丞相怎能如此纵容边将?崔众再怎么说,也是朝廷的命官,而且代表朝廷。李光弼这样做不是要朝廷信任,而是向朝廷叫板。此风不能长,如果前线的将官,动不动就要杀朝廷的命官,朝廷还有何威信可言。”
唐肃宗觉得李光弼做得太过,应该给他暗示,保护崔众。对两人说道:“崔众的侍御史有些年头了,是否能晋升御史中丞?”
李辅国心领神会,立即说道:“启奏皇上,崔众在御史台兢兢业业,口碑载道。臣早就想举荐他为御史中丞。这次送兵至前线,五千人马一个不损,有功于朝廷。臣奏请皇上任命崔众为御史中丞。”
唐肃宗满意的看了一眼李辅国说道:“准奏,中书省拟旨,派中使刘奉庭前去太原传朕旨意,任命崔众为御使中丞。”
刘奉庭来到李光弼的帅府,他装着不知道崔众被押的事件,进门便大声说道:“崔众何在?出来接旨。”李光弼说道:“崔众傲慢无理,藐视本官,已经被拘押在监”
刘奉庭说道:“皇上任命崔众为御史中丞,派我来宣读圣旨,请元帅放崔众出监,到堂前领旨。”李光弼大吃一惊,心想朝廷升任崔众为御史中丞,明摆着是认为我处事不当了。此事已经跟崔众结怨,如果让他回到京城,他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上,随时都能置我死地。只有一不作二不休,将他处死,以绝后患。不正面回答刘奉庭,绷着脸说道:“崔众扰乱军心,已经被关押收监。本帅已经上奏皇上,只等皇上的圣旨到来,就在营前立斩,以畏军心。”
第一百五十七章 京官嚣张光弼杀御史 城内生变怀仙进蓟城4() 
??
刘奉庭拿出圣旨给李光弼看,对他说道:“皇上已经下诏,升任崔众为御史中丞。请元帅带我去崔众面前宣旨。”
李光弼接过诏书,觉得事态十分严重。瞟了刘奉庭一眼,内心里想,‘如果放出崔众,他占据御史中丞的位置,就有弹劾他的权利。我在前线带兵打仗,总有一些不规矩的地方,有这样一个对头盯着后脑门,对其防不胜防。与其整日里担惊受怕提心吊胆,不如一错到底,除掉后患。’放下圣旨,斩钉截铁的说道:“崔众扰乱军心,违反军法,非斩不可。今只斩侍御史,若宣制命,即斩中丞,若拜宰相,亦斩宰相。”
刘奉庭见李光弼说得如此坚决,没有丝毫商榷的余地。生怕激起军变,不敢宣读皇帝的诏书,休息一晚后,便回到京城。
接到刘奉庭的上奏,唐肃宗感到事态严重,让李揆进宫,对他说道:“李光弼藐视朕,其罪难赦,朕欲罢其官。”李揆说道:“李光弼手握重兵,逼急了容易走向反面,对朝廷不利,不如先诏他进京,去其兵权。”
刘奉庭又一次到太原宣诏,批准了李光弼请求处斩崔众的奏折。并诏李光弼进京,商讨平叛方略。李光弼知道进京就会下狱,推说前线战事吃紧,不与刘奉庭一起去长安。。
唐肃宗立即召集李辅国和李揆,到宫中议事。对李光弼的抗旨,要他们提出处理意见。李辅国说道:“李光弼也是胡人,如此对皇上不敬,抗旨不尊,必须治罪,否则边将都不服朝廷管辖,那还得了。”
李揆说道:“李光弼现在掌握重兵,逼急了会与朝廷对立,则又多了一处叛军,朝廷危矣。只有先将他与其军队分开,升他的官,调到南方去防守江淮。代州剌史辛云京守卫前线,与叛军作战,屡战屡胜,颇有战功。臣奏请皇上任命辛云京为太原尹,接替李光弼。”
唐肃宗说道:“传朕旨意,命令李光弼为侍中、河南尹、江淮行营节度使,出镇临淮。知河南、淮南东西、山南东、荆南五道节度行营事,坐镇徐州,防御叛军南下。任命辛云京为太原尹,北京留守,总管太原防御。”
李揆草拟好诏书,与萧华商议。萧华说道:“李光弼明摆着对抗朝廷,让他与其兵将离开,到徐州去必不愿意。如果逼急了,又可能出现反叛。他只所以有恃无恐,就是仗着手上有兵。”
李揆说道:“现在国家已乱,李光弼这样与朝廷对着干,不能容忍。而且皇上已经明确指示,一定要让他与军队分开。”萧华说道:“那就要快,而且要做好准备。宣旨的时候,当着众将的面,使他手下的将军知道朝廷的决定,有所顾忌。而且先向辛云京传旨,让他在向李光弼宣旨的时候,到太原接任。”李揆说道:“我赞成,就这样办。”
刘奉庭又一次来到李光弼的帅府,对他说道:“圣上有旨,要对众将宣读。请元帅将太原城内五品以上军官集中,宣读诏书。”
李光弼以为又要征讨叛军,将太原的几十名战将集中到帅府。刘奉庭当着众将的面宣读了诏书。李光弼以为朝廷平叛离不开他,没有想到这个时候会调他走。接到诏书,知道朝廷对他猜疑,想耐着不走。征求手下几员大将说道:“皇上下旨,要光弼去徐州,本帅不想去,你们认为如何?”郝庭玉说道:“圣旨已下,全军都知元帅升官,不去赴任,军士不会答应。”
李光弼还在犹豫,正在这时辛云京已经带着一队人马进了太原。李光弼想拥兵自重也失去机会了。只得去了徐州赴任,但心中不舒服,整日里担惊受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