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第343章


洛阳是大夏的东都,消息灵通,京中的传闻徐文胜知道的一清二楚,宁是勤、宁是敬兄弟眼看着一场大火并,诸侯大臣都在设法自保,李默攻下潞州不走,徐文胜便知他的心意,待李默召他来潞州,他一路上都想好了,便道:“欲要安稳,需得将根扎的深些。泰山顶上土少,松树将根扎的很深,依然能傲立千秋,池塘里的烂泥很肥沃,浮萍没有根,照样随风飘移。欲要在一地站稳脚跟,就得做到军中有军,官中有官,民中有民,潞州之下还有一个潞州,日后不管他风吹雨打,星转斗移,这里都是咱们的。”
徐文胜建议李默仿效宁氏在宁州时的那套做法,在潞州之下再造一个潞州,把根扎到潞州的角角落落,建立一个完全由李默控制的秘密社会。
李默道:“我们跟宁氏不同,宁氏本是宁州人,能把根扎下去。而我们却是远道而来的外人,谁肯扎下根来,深耕于此?”
徐文胜道:“是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人往往这样,知易行难,譬如深耕潞州,说着容易,做起来就不容易。需要有人沉下心,弯下腰,去长年累月的下苦功夫。徐文胜不才,愿意在此做苦功。”
徐文胜向李默献计,由他娶当地大户薛氏女儿为妻,将根扎在潞州,将触角延伸至潞泽两州的军、政、民、学、商各个领域。借助大都督府的权势迅速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地下社会,将来不管李默人在何方,潞泽都永远是李默的根据地。
这一套做法偷师于宁氏,跟宁氏在宁州的做法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徐文胜在军政商学后面加了个民字,这个民是指民间结社组织,俗称的黑社会。
“他们可以把官换掉,可以把军队调走,可以侵吞商栈商社,可以解散学堂,但他们不能把潞泽的人都迁走,只要有人在,我们的根就在。”徐文胜进一步说道:“潞州有个脚帮,替人挑东西赚钱的,人多势力广,我要加入脚帮,改造脚帮。”
李默道:“你娶了薛家姑娘为妻,怎么还能加入脚帮。这不体面,你可以安排人进去,逐渐渗透它。军、政、民、学、商都可以派人去做,你居中抓总,最主要是要能制约他们,宁家在宁州能立足,不仅靠军队官府总社,还有左寺坊,军队是靠山,官府是打手,左寺坊才是控制力,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左寺坊。这个方面你尤其要用心。”
徐文胜道:“徐文胜尽心竭力,万死不辞。”
李默唏嘘道:“真委屈你了,你本来有更好的前程。”
徐文胜已经辞官,李默为了安抚他老娘,表奏他为从五品朝散大夫。朝散大夫是散官,为了让他看起来更像个官就聘他为大都督府掌书记。
(本章完)
第366章 铁血、忠义() 
一面唤来小七,叫他找城中最好的媒婆去薛家保亲。
小七道:“薛家挺难缠的,文胜这等级怕是玩不转,哥,要不我来吧。”
被李默照屁股踹了一脚后,小七笑嘻嘻跳开了,拍着胸脯对徐文胜说:“你就等着做新郎官吧,我李道远出马没有不成的。”
打发了小七,李默又与徐文胜通宵达旦商讨扎根潞州的具体策略。
商议的结果,首先是要完全控制军队,潞州军首当其冲,天狼军也要彻底驯服,狮虎营和铁旗营自不必说,过去为了避嫌,李默跟铁旗营刻意保持着距离,虽然该军上下都是他的旧部,都买他的账,但正如徐文胜说的,假如有一天他李默大难临头,铁旗军能不能挺身而出站出来为他李默拼命。
这一说李默不觉出了一身冷汗,他竟然一点底都没有。若是自己有难,胡志庸等一干老将肯定会为他两肋插刀,但以韩江上为首的中生代将领会吗?低层军官和士卒会吗?
一连串的问号!
所以当务之急在在铁旗军里再建一个铁旗军,确保这支由李默一手缔造的功勋部队永远跟着他走。
驯服铁旗军其实是有基础的,因为铁旗军里有个铁血忠义社。
铁血忠义社是徐文胜旧日在铁旗营和卫府新军里创设的秘密组织,用以凝聚人心,运作的一直很好,正因为这个秘密组织的存在,李默即便离开铁旗营(军)和卫府新军很久,仍然能在这两支军队里保留着巨大的影响力。
但大夏建国后,徐文胜离开军队做了文官,铁血忠义社虽然依然存在,但组织上行动上都已经大大不如以前。
加上韩江上等一干年轻将领的排斥打压,使得铁血忠义社在军中的影响力每况愈下。
现在要控制铁旗军,就必须重新发挥铁血忠义社的作用。
形成以李默为核心,以徐文胜、胡志庸、李文喜、尚铁牛、李道远等人为次级核心,目标明确,信念坚定,组织严密,行动有力的一个根植于军队的秘密结社组织。
在这个组织里,李默是当然的核心和天然的精神领袖,徐文胜则是组织的实际运作者,一个无所不能的大管家。
二人议定,由胡志庸负责铁旗军的组织运作,由尚铁牛、李道远负责天狼军的运作,由徐文胜、李文喜负责新组建的潞州军的组织运作。
类似铁血忠义社这样的结社组织各个军中都有,哪个大将没有几百个把兄弟,在军中根本玩不转,推而广之,但凡军中为大将者,身边都有私人,或以义气相结,或以乡情相聚,或以利益为纽带,总之多的是团团伙伙,但像铁血忠义社这样的未免就走的有点远,为了免遭非议,李默给铁血忠义社披披上了兄弟会的外衣,以“忠君报国”为号召,打着“一统河山,济民水火”的幌子,以此减轻外界的非议。
发迹之后,徐文胜纳了两个妾侍,生了几个子女,却一直没有娶妻,因为他志向远大,不肯轻易把自己给卖了,这次为了李默狠了心要娶潞州当地望族薛氏之女为妻,但薛氏自恃世家高门不肯接受这样一个寒门出身的外人。
小七这个媒人几番碰壁后,就有些恼羞成怒,建议李默和徐文胜另选一家,再给薛家一点颜色,用他的话说索性连根拔起。
“这恰如一片长满树木和野草的山坡,你若想种花种草,就必须铲除一些树木花草来给自己腾地方,薛家就是那毒草,他既然不合作,那就别跟他客气了。”
但李默并不主张对原来的草木赶尽杀绝。
一些草木根深蒂固,历经风雨,时间证明了它们的韧性,对这些草木,最好是拉拢、利用,而不是赶尽杀绝。
譬如地方的这些豪门大户,大可以进行渗透改造,使之成为命运共同体,而不是赶尽杀绝,取而代之,需知一棵参天大树的长成是需要时间的,而他缺的正是时间。
“他是世家豪门,文胜出身寒门,心里有抵触是正常的,你不必为此恼羞成怒,多动动脑子,我相信你一定有办法的,我还等着喝文胜的喜酒呢。”
小七无奈,只得再去干活。
徐文胜并不着急,他要做的事很多,娶妻是为了利益,他又不是贪恋薛家女儿的姿色。他建议李默在潞州创办一所学堂,专门招收寒门子弟入学。
“潞州地方官府被豪门把持的很厉害,想拉拢豪门弟子事倍功半,代价太大。而目下寒门子弟几无立足之地。设立学堂培养人才,逐渐以寒门子弟替代豪门执掌地方官府。我们的根才能扎的牢靠。”
李默十分赞赏,在潞州城内创设潞州文理学堂,潞州法政学堂,在各县创办小学堂,中学堂,专门招收寒门才俊。
李默叮嘱徐文胜:“青年恰如一张白纸,心思单纯,容易教化,要在他们身上多下功夫。有了年轻人的支持我们的事业就能兴旺发达起来。”
徐文胜请示,是否可以在学堂里发展铁血忠义社,李默道:“不仅要发展,还要作为重点。军政商学各系统我们都要深入,但系统不同,人员不同,我们的方法也要不同。你建议把铁血忠义社拆分开来,军中推行铁血那套,政商学届用另一套,我觉得完全可以试试。就以这次创办学堂为契机,将二者拆分,铁血社深耕军队,其余归忠义社。”
徐文胜是个踏实能干的人,在他的刻苦努力下,铁血、忠义社在潞州迅猛发展。
继军队、官府之后,地方豪门、商业、江湖门派也逐渐被渗透,徐文胜仿效宁氏在宁州的做法,在各系统内独立设置管事,谓之“总管”。
潞泽沁三州的经济实力远胜宁州,李默经过多年磨炼,眼界能力也与当年大为不同,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