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宋从靖康开始》第229章


王十朋才二十出头,人年轻倒也没想太多,但是史浩年龄要比王十朋大上六岁,也已经成家人情世故要见得多些,笑着问张九成:“子韶兄,醉翁之意不在酒,今天请客是有事情吧?”
张九成闻言,叹了一口气,把筷子放在桌子上,对着王十朋说道:“龟龄老弟,大祸将至矣。”他的话吓了两人一跳,王十朋更是目瞪口看着张九成,赶紧咽下嘴里的饭菜才问道:“此话怎讲?”
“你还记得今日官家问你的论语中“群而不党”之事?“张九成问道。
今天白天发生的事情怎么会不记得,王十朋点点头。
“这是官家在旁敲侧击提醒咱们啊。”张九成叹了一口气:“自从成立了这个书记处,就引起朝廷上下的关注。龟龄,最近官员宴请你次数颇多吧?”
王十朋是个聪明人,马上明白过来其中的意味,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你不满咱们和大臣的亲密交往?”
“就这这个意思,咱们官职不大,但是位置却很特殊,你也知道官家对政务并不是十分精通,有些事情征询我们的看法。我们变相成了官家的幕僚,那个皇上喜欢自己的身边谋士和大臣走的很近?”张九成问道。
他作为曾经的状元,又在官场上呆过几年,经验较为丰富,赵君经常有意无意征询他对某些奏折内容的看法,这样的次数要比其他三人多。而张九成也是小心翼翼,伴君如伴虎啊。
听了张九成的话,王十朋更是悔恨万分,自己离开故乡的时候,恩师曾经提醒过自己,怎么到临安就忘记了呢。
“子韶兄,你说该怎么办?要不明早进宫我就向官家承认自己过于孟浪?”王十朋一时没了主意,旁边的史浩也是一脸担心,虽然他没有像王十朋那样交友颇多,但是毕竟还是参加了几次大臣的宴请的。
“暂且不必。”张九成思索了一会摇摇头回答:“既然官家不愿意点破,那么我们也不必多说,只要以后我们少和那些朝廷大臣们接触就是,要交友一般士子,我感觉反倒欣赏那些没有官身的士子,比如你们三位,可都是官家一手提拔起来的。”
张九成的这番话,王十朋和史浩深以为然。王十朋想的更多,自然前段时间有些放浪不羁,现在需要好好收敛了,官家不是喜欢和精通杂学吗?自己在业余时间找些杂学书看看倒也是消磨时间的好办法。
第二天一大早,张九成来到御书房,找了一个机会就把昨晚他们议论的事情悄悄告诉了梁清,梁清自然不敢多说,作为一个贫苦孩子,很珍惜现在这份工作,立即保证以后绝对不在胡乱交友赴宴。
而下午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王十朋胆战心惊:工部侍郎王次翁因妖言惑众,背地蛊惑煽动士子在报纸上攻击当今天子,证据确凿,已经被刑部逮捕,投到刑部大牢,等待大理寺进一步审理。
自己昨晚还准备和他一起去勾栏喝酒,王十朋想到这里,直感到后背冒冷汗。
“直翁、龟龄、白东,官家召见”,这个时候张九成从侧门出来,对着三人说道。
三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有些忐忑不安,跟着张九成来到了赵君的办公房。
“都坐下。”赵君不喜欢讨论公务的时候官员们站着,就在自己的办公房放了几把椅子,就招呼众人坐下。
见三人坐下,赵君才从案牍上拿起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对众人说道:“现在报纸开始在各州府兴起,但是鱼龙混杂,层次不齐,王次翁之案就是其中其中的警讯,因此朕认为对于报纸必须进行适当的管制,我昨晚写了一篇条律,你们都是年轻人也在报纸上投过稿,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说完,赵君就把递给了张九成,就在众人间传阅起来。
张九成已经看过,就交给了旁边的梁清,他仔细看文章并不长而且还是以白话文形式所写,不过样式颇为新鲜。开头则是总纲,主要是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不同学术、不同流派可以用报纸的方式进行交流,既鼓励写阳春白雪文章,同时也鼓励下里巴人贴近市井的文章,从而促进大宋文化的繁荣,为大宋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云云。后面则是三条准则:一、新闻自由;二、报纸可以私营和国营;三、舆论监督无须官方经过批准;最后则是一些限制条款如:不准攻击大宋皇家、不准造谣诽谤、不准刊登淫秽文章等,条款倒也不是很多。
文章不是很长,但是用了大量梁清从来没听过的新鲜词语,不过好歹是白话文连蒙带猜也就基本明白过来了。
等众人看完,赵君希翼的目光看着他们,这是他做皇帝以来,第一次颁布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也是他拉开大宋政治经济军事改革的头一炮,一定要打响。
四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后还是梁清主动开口,他在报社干过好长一段时间,也最具有发言权。“官家,这份条律出台颇为及时,只不过有一事微臣不解,上面的条律只写不准攻击大宋皇家,但是没有写不准攻击朝廷,将来如王次翁之案如何避免发生?如他这样别有用心之人攻击朝廷某位大臣或者大政方针如何处理?”
“这个嘛,首先报社要把关,看文章是否为真,是否是诽谤,如若诽谤一经查实,报社和所撰稿之人就要按照大宋律法处理。至于攻击朝廷的大政方针,这个只要在学术范围内则允许。同一条政策法令,有反对者也必有拥护着,真理越变越明嘛。我们且不可堵塞言路。”
众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最后张九成建议对于报社的管理放在礼部比较合适,可以在其下面专门成立一个报司,专门管理各地的报社,无论官府还是私人办理报社必须要到户部审批后才行,赵君同意了,让张九成按照自己这篇文章内容
重起草符合大宋文书的官方文件,下发到中书省审议通过。
大宋第一步有关新闻报刊的律法出炉了,也拉开了历史上称之为“绍熙改制”的序幕。
第270章 胎死腹中的商税改制() 
没几天,《大宋报纸律制》以朝廷公文下发,杭州周刊全文刊登,顿时引发了一阵办报纸的热潮,一些大的州府出现了本地报纸,而临安一下子冒出了四五家报社,基本上都是以文学娱乐生活为主,报纸业的竞争开始激烈起来。
而同时杭州报社和扬州报社宣布合并成立大宋皇家报社,作为皇家的私人报社,欧阳澈为社长,发行刊物为《大宋日报》和《大宋评论》两种刊物,在两地错日发行。前者为两日一刊,主要是一些综合性新闻以及商业娱乐信息,后者则为三日一刊是一些比较严肃的时政类话题和学术类文章,由当今皇帝赵君亲自题写了报刊名称,为此赵君专门练习了这报头几个字的写法,看上去也像模像样。
把舆论工具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这一初衷从数年前在扬州成立扬州报社的那一刻起,赵君都一直未变,虽然现在已经成了皇帝,但是话语权还是要抓到手,现在新成立的大宋皇家报社是国内最大的报社,其影响力是其他报纸无法相比的。
原来赵君是打算将其归为朝廷所有,成为彻底的官方报纸,但是经过仔细考虑之后他放弃这样的打算,在自己对大宋政治构架的设想中,皇室和朝廷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朝廷可以更替但是皇室却恒古不变,就如同后世的君主立宪制度。但是现阶段马上搞君主立宪是不合适的,但是不影响借鉴其某些做法。而成立皇家报社则是其第一步。
王次翁蛊惑造谣一案也很快由大理寺审理结束,最后的的判决是王次翁被罢免官职,流放至海南岛,同案的士子罗浩因念起只是受到蛊惑和蒙蔽,又是初犯,只是被剥夺了举人的功名,没有受到刑律。登载这些文章的报社杭州邸报也受到了响应的处罚:依照《大宋报纸律制》,命其在经营的报纸杭州邸报上连续刊登三天道歉公开,停业整顿一个月,罚款五万贯。
王次翁一案给刚刚兴起的大宋报业一个很好的警示,有些东西是不能乱登载的,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而书记处的四名书记经过这件事以后,特别是王十朋和梁清安稳了许多,主动远离了朝廷的官员,业余时间也很少交往。成了一些人口中的所谓的“孤臣。”
当这个词传到赵君的耳朵里,他哈哈大笑,这个词倒也贴切,作为秘书耐不住寂寞怎么行。
大宋报纸律制的顺利出台鼓舞了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