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麦》第247章


老白第一次来中国,临走,县民委啥表示都没有,这明显地表面,县民委根本不会在意验收团,只不过,有了省里的有关领导,跟政府有关,就不得不应付应付,其实,省里的领导是齐老师的旗帜,没有省领导,就没有齐老师,齐老师利用省里领导的招牌,好让刘秀有所依靠,有所依赖,刘秀做项目走进了死胡同,认为,在内地做项目,离开了齐老师,啥事都别想办成。
要说出钱的,就是刘秀所在的机构,还有刘秀所在机构的合作伙伴,他们出了钱,在刘秀看来,出钱还是要依靠当地政府,没有政府,就没办法进村,没办法进村,村民就无法受益。无法受益,那钱就花不出去。
钱花不出去,那么说,这个项目就不算成功,对捐赠人如何交代,岂不是欺骗吗?那一定是骗捐,这样,整个机构就无法运转下去了。
现在的齐老师为什么骄傲,原因就在这里,民间慈善机构不可能让你进村,必须要和政府机构合作,而与宗教口合作的,只有省里的主管机关,有关领导表态,帮助协调引荐,才能在县里开展项目,哪怕是做慈善,做好事,也是如此,不能任意妄为。
齐老师一骄傲,自然就有许多麻烦事出阿狸,首先,她不清楚自己的分量,总觉得非常厉害,天下女人都该死,惟独她不该;所有人都是笨蛋,惟独她聪明;她全知全能,任何人都比不上她。她非常厉害,所有人都不是她的对手,谁要不服,她就搞谁,绝不手软。
县民委的送他们上了船,那种俄罗斯的军用转民用的快船,想必老外们还没坐过,在长江三峡里跑这种船,是非常合适的。经过三年,三峡的水位已经涨到了156米,船在水上,行走起来非常安全,远没有以前,船过三峡时凶险,这种凶险,可以轻易地夺取船工的性命,包括在岸上拉纤的纤夫纤娘们,他们生活在长江边,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听惯了船上的号子和歌声,也看惯了人生的生死,非常豁达,只知道朴素的道理,干活,干了才有饭吃,才能活命。他们睁开两眼开始工作,到太阳落山,开始睡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就这样过来的。
船开始小说,喷气喷得老高,拍打着水面,船开始飞起来,那船头离开水面,船尾在水里,划开碧绿的水面,向大山之间飞去。
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的豪迈,在此时可以实现,现在过三峡,非常快,不像过去那种帆船,现在开船,技术含量很低,什么人都能开。
船很快到了茅坪港,然后坐缆车上去,上了大巴车,向夷陵开去。
到了夷陵,再转大巴车。
在大巴车上,老白给德志一支笔。这是一支美国产的圆珠笔,非常好!可惜不知道里面的笔芯在哪里有卖的。不过,能有一支笔,也算是一种纪念。
到了巴东,到了中国,老白没有收到县民委的礼物,他就自己买,买了衣服,还有瓷器。所谓的瓷器,就是搁筷子的支架,这个东西,在中国随处都有,可惜在加拿大,就非常不容易买到了。
这个小玩意又不贵,又有纪念意义,因老白来一次中国,非常难得。有了这次,不知是否有下次。
德志收了老白的礼物,非常开心,在这方面,他已经做得比其他人要好得多了。因老白懂得英语,懂得了英语,就学着跟别人交流,人家感到亲切,在异国他乡听到母语,不亲切才怪。还有,老外有赠送礼物的习惯,只是,隔着千山万水,没办法带来很多礼物,即便带来了,还要经过上面领导的挑选,恐怕也到不了前线同事的手中。
在这个方面,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大同小异,特别是现在,非政府机构向政府机构看齐,在效法政府机构,就难以避免那些不良的习惯和影响了。
第223章 免费咖啡() 
车很快就到了江城,德志、尹懋和余哥先回到宿舍,她们带着老外们去吃饭住宿,德志他们自己解决吃饭。。芭比还在路上,原来,芭比坐卧铺车,明天早晨才能到达江城。
本来大姨妈齐老师让芭比提前走,芭比不肯,想在宣恩县民委办公室上网,她没有现实中的男友,网上的却不少,她的目的就是通过网恋,来找到另一半。
她已经习惯了坐卧铺车,在高速公路和铁路修成通车之前,她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躺着回江城。卧铺车,其实是万般无奈的,坐卧铺车,就要学会忍耐。鸡鸭多的地方,就脏;人多的地方,也不会干净。更不会安静。人一旦踏上这样的旅途,就很难退回,没有后悔的。
芭比适合这样的环境,她不爱干净,车上也很脏,可是她看不惯,发短信,发牢骚,就是要吐槽重生之血狱女王。
芭比没回来,和老外他们吃饭就没福了,因她不在江城,即便在,也有可能会让她跟德志他们在一起,这样做,好往德志他们心里觉得公平,实际上,领导骨子里是想让芭比去享受美餐,不过,芭比不争气,从哪一方面讲,都不行。可是,这是中国,从上到下,都讲关系。没有关系,或者有关系,关系不硬,最好认命,再努力也白费,再抗争也没用。
三名老外都是基金会的合作伙伴,他们能筹款,德志他们把善款用下去,他们来验收。在验收过程中,自然会有差旅费的开支,这样,款项提前打给了基金会。在中国的开支,都由基金会来操作。这样,减少了老外到中国的不适,也是好的。德志这样想,心里自然好受得多。
德志所领的工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既然不能搞钱,只能花钱,那就没啥好说的。
当晚,德志、尹懋他们在宿舍休息,当然,晚饭是自己解决,很简单,到街上买一份蛋炒饭、两块豆腐、一杯豆浆,全部搞定,免得围坐在一大桌子上,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菜,说着虚情假意的话,喝着难以下咽的水,或者饮料,心情总也爽不起来。看到了领导,就知道不公义是怎样写的了,哪里还有心情吃饭?加上那些小人,总是舔菊,溜须拍马,说一些凉人后脊梁的恭维话,让人觉得非常冷,恨不得马上就走。
到了早晨,芭比到了,看起来,她像是才从外面讨饭回来,头发乱了,眼角有眼屎,眼睛通红,布满血丝,脸色黝黑,没有水分,如同一天一夜没喝水的人一般,不仔细看,还以为遇到了一位老大娘。
刘秀安排今天就开始正式的培训,因约翰的机票已经订好,要抓紧时间,让大家多一点水利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项目做下去,才有可能让基金会办出自己的特色来。
一个机构,没有自己的特长,什么都做,什么都不精,早晚要被淘汰,这个社会竞争激烈,哪怕是慈善机构也是,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做好事,做不好,也会死。要把别人的爱心用在真正渴望得到爱心关照的地方,不是暂时地被情所动,要将机构长期健康发展下去,就需要有自己的特色。
这一点,刘秀看不到,她被齐老师控制,两个女人,来决定内地的项目,真是笑死人,为何发笑?因为女人在某些方面的确太感性了,没有理性思考,没有远见,也就是说,没有眼光,怎么会做好项目呢?
德志一直坚持学习法律,从不中断,越学,越觉得自己无知,越钻研,越对现实失望。但是,德志不能改变社会环境,也没有办法扭转乾坤,只有想办法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不是为自己学,是为了帮助别人。
德志的目的是学好了法律,将来考取律师,然后就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可是,目前要忍受很多苦难。比如不公平,还有被没有文凭的人耻笑,再就是,素质低下的人懂得如何让领导开心,只要有了这些本事,就能在机构里混得不错,根本不用再学习,再追求进步了,那是假的,学再多也没用。
德志的思想单纯,觉得领导不公义,他能忍,相信总有一天,他会得到重用,最起码,自己活得也踏实,不用担心无知,被别人耻笑,德志也不会在别人面前卖弄学问,因为,学无止境,没人是完美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到了时间,约翰准时赶到宿舍,宿舍又是办公室。约翰是很守时的,这是外国人的传统,更是基督徒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他是专家,学者型的,又有信仰,当然比别人更注重做出好行为。
约翰头上缠着纱布,网子罩在头上,总有些有碍观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