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4》第59章


委以重任,朕会留秦良玉在云南协助你实行改土归流。”朱由校说道。
“诺,臣明白。”魏大中说道。
“另外你此去云南,必须完善各地的社学,对社学的学生实行为期三年的免费教育。”朱由校说道。社学简单来说就是官办的乡镇小学。
“为什么免费的教育只有三年?”魏大中疑惑地问道。
“因为朕没钱,国库也没钱。而且你还必须在各郡县设立小学,负责十岁以下六岁以上的小孩的教化,十岁以下小孩免费入学,这笔资金由地方和朝廷各承担一半。而教育内容除了传统的启蒙教材外,还有皇后编写的汉语拼音以及标点符号,尤其是忠君爱国的思想培养,要让他们都明白他们也是大明的子民,都是华夏民族的一份子,只有这样百年之后,云南再也不会有土司叛乱了。”朱由校说道。
朱由校的资金不足以在全国铺开义务教育,就连六年的义务教育都无法支撑,只能先从个别地方开始,未来再逐步铺开,在模式上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寻找最适合大明的模式,朱由校只希望在有生之年将六年义务教育推广开来。
“教化子民乃是大善之举,臣一定会竭尽所能地去完成陛下所托。”魏大中点头说道。
……
此时孙元化也从辽东回到了京师,对于出使荷兰,他并不排斥,他也想去西洋看看,他甚至想去梵蒂冈看看。
“你此次出使西洋,除了要和荷兰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也要试着去和英国人接触一下。”朱由校说道。毕竟从下一个百年开始,英国人开始崛起了,朱由校甚至在想要不要介入英国即将发生的内战,扶持查理一世。
“臣明白。”孙元化回答道。
“另外此行还一个目的,在西洋帮朕寻找,数学,天文,格物等等方面的人才,将他们带回帝国。”朱由校一下不知道这些后世的术语应该怎么表达了。
“为什么?”孙元化对朱由校的这个举动就很不了解了。
“西洋在这些方面已经开始领先帝国了,现在帝国很多人连地球是圆的不知道,而西洋人已经在谈论地球围绕太阳转的问题了。”朱由校说道。
“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吗?”孙元化疑惑地问道。
“这个不是关键,你到了西洋就会明白了,现在有两个人是必须给朕带回来的,一个是伽利略?伽利雷,现在在罗马并担任林嗣科学院的院士,还一个是约翰尼斯?开普勒,他现在应该在奥地利。这两个人朕是不管你是绑,还是骗,都必须将这两人给朕弄回来。”朱由校说道。
看到孙元化满脸疑惑的样子,没得孙元化开口,朱由校又说道:“不要问理由,你去了西洋就知道了,反正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两人给朕弄回来。”
“诺。”孙元化现在是满肚子的疑问。但是朱由校没再给孙元化机会,如果让孙元化这么问下去,朱由校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朕给你七天的时间准备,至于随行的人员,你可以去国子监或者其他的任何地方挑,另外朕还会派一队精锐保护你等此次出使西洋。”朱由校说道。
“诺。”
……
(本章完)
第82章 国子监() 
孙元化见完朱由校,立刻就去拜见自己的师傅徐光启。徐光启现在在田里忙活,一身农夫打扮,现在怎么看也不像是一名正三品的朝廷大员。
“你出使西洋的消息为师已经听说了,你这次找为师来所为何事?”徐光启说道。
“弟子此去西洋前后需要五年的时间,所以特意来看看先生。另外还有一事弟子非常困惑,特来向先生请教。”孙元化被朱由校弄得一肚子疑问。
“何事?”徐光启问道。
“陛下今日召见弟子,跟弟子说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话……”接着孙元化将朱由校说的一些事情都讲了出来。
“陛下这么做自然有陛下的道理,西洋人在数学,天文,地理等一些方面的确已经超越了大明,为师在和汤若望等人翻译西洋书籍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徐光启说道。
“让弟子不解的是陛下说的地球围绕太阳转,还有皇上要弟子无论用什么手段一定要将伽利略和开普勒这两人弄回来。”孙元化说道。
“关于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说法,为师也曾经听过,只是听说这只是谬论而已。至于这两个人很可能是西洋学问集大成者,关于这两个人你可以去问下汤若望,汤若望可能知道得更多。”徐光启想了想说道。
“其实最让弟子不解的是,陛下如何知道这些?难道陛下真如传言所说是天帝转世?”孙元化轻声问道。
“身为臣子,岂能在背后议论陛下?这是为臣之道吗?无论陛下是否是天帝转世,只要陛下能将大明中兴即可。”徐光启严厉地说道。
“先生,弟子知错,请先生责罚。”孙元化恭敬地说道。
“算了,有什么疑问你可以当面问陛下,今日的陛下已经不同往日,他一定会给你一个解释的。”徐光启说道。
“是,弟子明白。”孙元化说道。但他心里却在吐槽:今天陛下就要求我不要问理由。
……
孙元化见完徐光启之后,他并没有见汤若望。而是开始在国子监挑选随行的人员。
只不过现在的国子监已经大不如前了。现在国子监的监生大多都是例监,所谓例监就是捐资入监,例监自景泰年间出现之后,直接导致国子监的衰落。
在洪武年间,国子监的监生参加国子监的考试,是能获得积分的,积分及格的是能获得出身的,“岁内积八分者为及格,与出身”。到了永乐年间,监生历事变得更重要了,所谓的历事就是去政府部门做基础工作。历事出身成为了监生出身的唯一途径,历事合格就拔历授官了。
而到了成化年年间例监越来越多,监生素质急剧下降,到明末就连舆论都轻视国子监,这个明朝最高学府成了一个笑话。学风败坏,士风日下,这也是明败亡的原因之一。
孙元化在国子监挑选了半天也没挑出几名合意的人,他只得向皇上申请在举人中挑选。
孙元化的申请,自然得到了朱由校许可。也正是这件事情,引起了朱由校对国子监的重视。他决定对国子监下重手。
“国子监祭酒现在是何人?”朱由校问道。
“南师仲,此人即将调任南京礼部尚书。”王礼乾回答道。
“朕准备让刘宗周出任国子监祭酒,你觉得怎么样?”朱由校说道。
刘宗周被誉为明代最后一个儒学大师,是心学的殿军人物,明亡后绝食而死。他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后世有学者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但让刘宗周出任国子监祭酒,朱由校又担心他会极力阻扰自己的新政,所以他才非常犹豫。但国子监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刘宗周无疑又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
“这……刘宗周因弹劾魏逆和客氏被削职还乡,有大才,只是为人古板。”王礼乾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完全不知朱由校的意思。
朱由校想了想说道:“先传刘宗周见驾。”朱由校决定先见了再说。
“诺,陛下还有一事,东厂回报,贵英三日后进京。”王礼乾轻声说道。
“这么快,先把他晾着,随时汇报他的行程。”朱由校说道。
……
皇家艺术院临时搭建的舞台经过三天已经搭建好了,这次表演的《武悼天王》是精简版的,但是对戏曲的质量影响并不大。
在这个时代,娱乐的方式不多,戏曲可以算是最受欢迎的节目。而这次表演戏曲的还是专门为皇家表演的,可以想象影响有多大,万人空巷都不足以形容这种盛况。
表演的时间是每天下午一场,只连续表演三天。
“小绺,快点吧,他们都去了,再不去都占不到位置了。”
“晓宇,不要急,还有半个多时辰了。”小绺不在意地说道。
“不急,你看胡同里还有人吗?大家都去了,你再不走,我先走了啊!”晓宇催促道。
“等我,等我,我马上就好。”小绺说道。
等两人来到表演场地的时候,他们发现整个表演场地都已经坐满了人,他们只能站在场地外面围观了,这么远的距离不要说听见舞台上的人说话,就连人脸都看不清楚,唯一能看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