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4》第127章


“皇上还不如直接强征王恭厂一带的土地,这样自然就没有人会留在王恭厂了。”张嫣建议道。
“可是京师人口密集,征地的话,可是要牵涉到不少的人。”朱由校说道。
朱由校思维被后世的思想固化了,脑筋一下没转过来,从头到尾他根本就没想到征地这个上面去,这还让他想了许多天都没想到这个方法。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皇上要征地,这天下的百姓自然服从皇上。”张嫣不以为然地说道。
“宝珠真是聪明,朕干脆花钱将王恭厂方圆一里之内的地全部买下来,那什么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朱由校笑着说道。
“那戏班进京之事还办吗?”张嫣问道。
“办,肯定要办,宝珠你喜欢,朕肯定要办。”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可是这样的比赛会不会花费甚巨?如果花费太大,妾认为还是不办得好。”张嫣问道。
“不会,还是赚钱,朕会将赛场设在皇家艺术院,而评委是观众和皇家艺术院的教师,观众进场看戏要缴钱的,表演的戏剧就是皇家艺术院新编排了两场样板剧,朕只会邀请帝国的名戏班进京,每个戏班表演一天,一天表演两场,为期一个月的时间。以后这样的比赛每五年进行一次。”朱由校高兴地说道。
朱由校此举就是要推广他的忠君爱国的样板戏,这可是他对国民进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一环。
“妾有空也去看看,您设在艺术院的超级V什么房,妾身可还没去过了。”张嫣开心地说道。
“后宫的妃嫔愿意去的,都可以去看看。”朱由校点头说道。
“此事妾会亲自安排的。”张嫣点头说道。
张嫣说完,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皇上,今年信王也已经十五了,到了选妃的年龄,信王之母已不在人世,妾是信王的嫂子,此事自是由妾来负责,妾准备待此次天罚之后,就给信王选妃,您看如何?”
“信王才十五,此事不用着急,朕的新政十条上就有男女需满十八岁才可成婚,你这首先就要坏我的规矩啊!”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你不是说有勋爵者可例外吗?”张嫣说道。
“朕是指的有勋爵者可娶一妻一妾,而成婚的年龄必须男女皆满十八岁。此事朕亲自和由检解释。”朱由校解释道。
“那就依皇上所言吧。”张嫣无奈地说道。
……
朱由校亲自出面说明此事,朱由检肯定是不会不同意的,至于原因,朱由校也解释得很清楚了。
有了张嫣的主意,朱由校心头的这块大石头终于放下了。朱由校准备再修改一下,然后直接跟内阁提出“新政十条”。
但对于王恭厂一带土地的征收却在第二天就开始了,朱由校采用的补偿是给房子和给钱相结合的办法。而负责此事的是顺天府。朱由校准备在天启大爆炸结束之后,在此地修建住房出售,顺便又将钱又赚回来。
朱由校要求在五月份之前将人全部迁走,而现在距离五月份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了,顺天府丝毫不敢怠慢,加班加点地对王恭厂一带的人口进行迁移。
虽然京师土地征收比较麻烦,但是这次是朱由校亲自下旨征收土地,那怕京师的百姓日常根本就不怎么畏惧顺天府的官员,这次也只得老老实实按照顺天府的意思开始搬家。
(本章完)
第177章 新政十条() 
同时,朱由校下旨,召集全国的戏班进京,这次朱由校采取的是自愿的原则。但“御赐第一戏班”这个名头实在是太过响亮,在这个时代,皇上钦点的第一戏班,那就一定是大明的第一戏班,任何人都不会质疑,这绝对是让戏班名留青史的机会,这个名头对于大明每个戏班来说,具有致命的诱惑力。
虽然朱由校采取的是自愿的原则,但是依然吸引了各地有名的戏班纷纷赶往京师,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喜欢看戏的人前往京师,这是戏曲界一次盛会,他们谁都不想错过这次盛会,尤其是朱由校在公文里宣称,观众的打分占据了一半的分数,这就使得这些戏班都主动带上了自己铁杆粉丝前往京师为自己助威。
阴历四月二十三日,冷害,霜情严重,白露著树如垂棉,日中不散。
朱由校也是在这天跟内阁正式商议他的“新政十条”。新政十条的威力是毋庸置疑的,内阁五名成员看着这份“新政十条”之时,内心的波动可想而知,五人的手无一不在颤抖,这薄薄的几张纸仿佛重逾千斤,使得他们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拿住。
“陛下,此十条实乃祸国殃民之根本,万万不可实行。”韩爌率先跪倒在地说道。
“陛下此十条万万不可实施,否则我大明危矣。提出此十条者,该杀,该诛九族。”林尧俞也跟着说道。林尧俞不认为“新政十条”是朱由校一个人写的,他认为朱由校的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陛下……”其余三位大臣一起跪倒在地。
“此十条乃是太祖高皇帝在朕的梦中令朕所为,朕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朕也认为此十条有些条款过于偏激,但实在是太祖高皇帝的旨意,朕不敢私自决定,才让各位前来商议。而且太祖高皇帝还说,如不执行,自会有天罚降世。”朱由校说道。
“天罚?!”众人惊讶地说道。
“太祖高皇帝可说是什么天罚?在何时何地?”魏广微赶忙问道。
“下月,在京师的王恭厂附近。”朱由校回答道。
“怪不得陛下要将王恭厂的人丁全部迁走。”王绍徽说道。
“只是太祖高皇帝可曾告知陛下天罚具体在下月哪一天?这天罚具体又是什么?”魏广微再次问道。
“这个太祖高皇帝并没有告诉朕。”朱由校说道。
“陛下,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鬼神我等要敬而远之,君子当正道在心。如果自己不以正念做主而去崇拜鬼神,那就要为鬼神所制。”乔允升义正言辞地说道。
“乔爱卿所言极是,只是这‘新政十条’该当如何处置?”朱由校问道。
“臣以为天罚之事,太过玄奥,姑且不论真假,但这‘新政十条’如果推行下去,帝国必乱,到时候引起的灾祸恐怕比天罚更为严重。”乔允升说道。
“臣等附议。”其余人赞同道。
朱由校没想到这些文臣会这么固执,他原本想借势的,可没想到这些文臣根本不为所动,这让朱由校原本打算搬空王恭厂火药的计划,他也不打算执行了,他让这场“天罚”一如历史上那么发展。等这场天罚发生之后,看他们如何处理。
“难道这‘新政十条’众位爱卿就准备一条都不执行吗?”朱由校冷声说道。
“臣以为在各地建乡学,实行三年义务教育之事可先行。”魏广微说道。
“那建立新县学,新府学一事呢?”朱由校问道。朱由校新政的新县学相当于后世的中等教育,新府学相当于高等教育。
“陛下国库收入今年虽相比往年略有增加,但是北虏之患未除,九边所费巨大,而且官员自提高俸禄之后比以往开销增加了三倍,还有各地的赈灾、城墙修葺等等无一不费钱钞,国库依然入不敷出,现在实在是无法全面推行新政。”韩爌回答道。
朱由校的新政是一环套一环的,就拿兴办教育来说,如果不增加税收,这兴办教育的政策根本就推行不起来,而在兴办教育中,新县学除了学习四书五经之外,还会学习数学,简单的物理、化学,还有历史,时政。而在新府学中,朱由校又设立六大学科,包括物理、化学、历史、时政、儒学、数学等,当然儒学是任何学科都要学的。
而当兴办教育无法推行起来的时候,朱由校的科举改革自然也就无法实行,科举改革无法推行,教育也无法兴办得起来,在这个时代,没人愿意读了十几年的书之后,最后换来的却是科举无法过关。
“太祖高皇帝之命,你等可以不敬,朕可不敢不敬,朕决定先推行六年制的乡学。”朱由校冷声说道。
在新政中,乡学采取六年制,三年是义务教育,剩下的三年学童需缴纳学费,而教师的束脩由官府统一发放,月俸三两。乡学的教师配置数量按学生数量来配置,教师的廉政考核直接纳入督察院。朱由校认为,教师腐败比官员腐败更可怕,官员腐败影响的是一个国家的现在,而教师腐败影响的是一个国家的未来。
“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