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4》第302章


“陛下这是为何?”孙元化不解地问道。
“无他,朕就喜欢这里。”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可是北海距离京师路途遥远……”孙元化说到一半便停了下来,他话里的意思是人要死里,再运到北海去可能尸体都腐烂了。
“朕暂时不会修陵,朕会先修一条从京师到北海的驰道。”朱由校说道。
朱由校说完,又斩钉截铁地说道:“此事朕意已决,无须再议了。”
“陛下,自从我军北伐大获全胜以来,俄军一直并没有东征的迹象,臣认为此事有些蹊跷。”袁崇焕说道。
“难道情况有变?”朱由校看向王礼乾说道。
“俄国沙皇米哈伊尔刚刚病逝……”王礼乾将俄国沙皇的情况简单地汇报了一遍。
“俄国人有没有在西波尔增兵的迹象?”朱由校问道。
“根据京师都督府的军报,俄国人在西波尔有增兵,但数量极少,最多只是加强防御。”袁崇焕答道。
“陛下,东厂在俄国的探子极少,暂时无法打探到更多的消息。”王礼乾说道。
“大都督府和兵部这边有什么打算?”朱由校知道东厂现在还无法渗透到莫斯科去。
“陛下,臣认为应该先解决卫特拉蒙古一事。”孙传庭说道。
“理由呢?”朱由校问道。
“卫拉特蒙古现在分为绰罗斯(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部落以及数个小部落,而小部落大多依附四大部落存在,其中杜尔伯特部,在我军北伐喀尔喀蒙古之时大多已经投降帝国,剩下的三大部落中,其中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了伏尔加河一带,目前实力最强的和硕特部却是时常入侵帝国领土,和硕特部已经数次侵入青海和西藏,至于绰罗斯部,在帝国击败喀尔喀和杜尔伯特部之后,绰罗斯部迅速壮大,不日将会成为帝国的心腹大患……”孙传庭解释道。
朱由校知道在历史上,绰罗斯部曾数次叛乱,绰罗斯部迟早会成为祸害。朱由校想到这里,便问道:“孙爱卿,你的意思是西征卫拉特蒙古?”
“臣认为在西征俄国之前,一定要先解决卫拉特蒙古一事,跨过叶尼塞河之后,我军极有可能会同时遭到卫拉特蒙古以及俄国人的夹攻。”孙传庭说道。
“袁爱卿,你认为呢?”朱由校问道。
“臣赞同孙尚书之言,我军控制叶尼塞河之后,便与卫拉特蒙古已有冲突,根据京师都督府的军报,俄军与卫拉特蒙古有联手的迹象。一旦我军跨过叶尼塞河,我军极有可能会同时面对俄军和卫拉特蒙古。”袁崇焕说道。
“你们拿一个具体的计划给朕。”朱由校说道。
“诺。”
……
回到后宫,妃嫔们都在讨论朱由校要将陵修到北海之事。虽然根据宫里规矩,能与朱由校合葬最多只有两三人而已。
“陛下,您真的要将陵修到北海吗?”虽然朱由校已经下定了决心,但张嫣还是忍不住问道。
“此事朕已经决定了。如果你们不愿意葬到北海,朕不会强求的,但如果你们愿意的话,百年之后,谁都可以跟朕合葬到北海。”朱由校肯定地说道。
“无论如何,妾都一定会追随陛下的,生死相随!”张嫣说道。
“妾也愿意追随陛下,生死相随!”妃嫔一起说道。
“陛下,您为何一定选择北海?”范慧妃问道,说完,她马上又解释道,“妾只是好奇而已。”
“天命所归。”朱由校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他只得糊弄地说道。
朱由校的答案虽很笼统,但却很能让人接受,也让人无话可说。听到朱由校的答案,妃嫔们再也没有继续追问。
(本章完)
第424章 皇子历事() 
?? 感谢龙天大圣868、For love 、不落小子的月票支持!
……
京师,缅挝王王府。
朱慈炅虽被封为缅挝王,但他的王府却在京师。朱由校没有规定皇子成年之后必须离开京师,只是规定年满十八岁之后必须离开皇宫。对于皇子未来的安排,朱由校只是给他们一块产业,其他一概都不负责,就连王府的建造都是自行负责的。这使得朱慈炅的王府极其简朴,也就是一个两进的院子。
“皇上昨天下旨,年满十八岁的皇子都必须历事。温尚书,你可曾听说?”朱慈炅问道。
“臣已经听说了,此次历事事关太子的归属,殿下一定要慎重。”温体仁回答道。温体仁是朱慈炅最坚定的拥护者。
“我也明白此事事关重大,但我却不知应该如何选择?皇上的意思是此次历事我们可以自行选择,从军,从政,从商都可以,甚至还可以从事其他的事务。温尚书,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建议。”朱慈炅恳求道。
“自从臣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臣认为去兵部最为合适。”温体仁说道。
“兵部?兵部尚书孙传庭一直中立,他似乎不愿意卷入皇储之争。”朱慈炅说道。
“第一,自去年起大改,新设立总政治部,根据陛下的旨意来看,这个部门将是兵部最重要的一个部门;第二,兵部尚书孙传庭深得陛下信任,最迟在下下届内阁选拔中,就会出任内阁首辅,现在正是去兵部的最佳时机;第三,陛下致力于开疆拓土,这几年一直是在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在兵部是一个容易建功立业的地方。”温体仁解释道。
“那我就去兵部。”朱慈炅点头说道。
“按陛下的脾气,无论去那里肯定都是从基层做起,你极有可能会担任兵部胥吏,到时候一定要沉得住气。”温体仁叮嘱道。
“谢温尚书提醒!”朱慈炅客气地说道。
……
还有一名需要参加历事的皇子便是朱慈焾,朱慈焾被朱由校封为缅中王,缅中一地的皇庄全部都赐给了朱慈焾。
朱慈焾虽自幼是张嫣抚养长大,但他却和军方的关系非常好。段纯妃出身于南京鹰扬卫,其父亲段黄彝是鹰扬卫的指挥同知,军改之后,在应天都督府内担任闲职,现在已经退役。朱由校并不禁止宫内与宫外的交往,朱慈焾和其外公经常有来往,与大都督府及应天都督府中许多将领关系都很好。
朱慈焾读得是军事院校,他此次选择历事,选择的也是从军。
“慈焾,你准备去哪个都督府从军?”朱由校问道。
“兰州都督府。”朱慈焾说道。
“为何选择兰州都督府?”朱由校问道。
“父皇,帝国接下来无论是西征卫特拉蒙古,还是北伐俄国,兰州都督府都是首当其冲的,孩儿想去战场看看,想亲眼看看父皇建立不世功勋。”朱慈焾说道。
“你想上战场?”朱由校好奇地问道。
“是的。”朱慈焾点头道。
“上战场可是很危险的事情,就算是在后方待着,也非常危险的,你可要想清楚了。”朱由校说道。
“慈焾,你可以去兰州都督府历事,但没必要真的上战场。”张嫣劝说道。朱慈焾从小就是张嫣抚养长大的,张嫣对他还是有很深的感情。
“母后,孩儿真的想得很清楚了,父皇当年在大同府击败插汉,在辽东击败建虏,才得以再次中兴大明,何况我此去并不会去第一线的战场,也就是想去看看。”朱慈焾轻声说道。
“上了战场去看看是不可能的,如果因为你的错误,使得大军受损,朕可是要将你直接发配缅中去的。”朱由校严肃地说道。
“孩儿明白,孩儿定不会让父皇失望的。”朱慈焾说道。
“嗯,朕准了。”朱由校点头道。
“谢父皇隆恩!”朱慈焾高兴地说道。
“还有,中兴大明并不是因为朕当年在大同府击败插汉,在辽东击败建虏,这一切都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自己回去之后多想想。”朱由校说道。
“诺。”
……
待朱慈焾离开之后,张嫣问道:“为何一定要皇子们去历事?”
“朕可不想以后再出一个‘何不食肉糜’的皇帝,只有真正的去民间走了一遍,才能真正的知道民间的疾苦。”朱由校解释道。
“可是慈焾这次要上战场,皇上你也不准备阻止吗?”张嫣抱怨道。
“路是他自己选的,朕不会阻止的,何况就算慈焾上战场,他应该也不会有生命危险。”朱由校说道。
“在慈焾出征之前给他选一门亲事吧。”张嫣轻声说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