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余烬》第203章


曾九娘跪坐在他的榻前,轻言细语地说道:“这里,是穹隆银城,象雄人的王宫所在,你来到这里已经两天了。”
刘稷放眼四顾,这才发现所处的居室,的确与吐蕃人的王宫有所不同。
“我睡了多久?”
“加上路上,半个月了。”曾九娘拿了一块软布,在一旁的盆子里蘸了蘸,帮他擦去头脑上的汗珠。
“你当日阵前昏倒,又是发热,又是说胡话,军中医者束手无策,不得已,他们便将你送到这里来,因为我素来有些薄名,被百姓们称为有神力,可是当我看到你昏迷的样子,我就知道,这不是一个医者所能治的。”
“五郎,你在挣扎,你不愿意来到这个世上,你想离开。”
曾九娘的话,让他百感莫名,这份心思,似乎从一开始,就如影随形,他之所以骁勇无敌,并不是不怕死,而是一心求死,只是从来没有一个人,会这么直白地说出来。
终于,他的身心撑不住了,那些伤口,实实在在地割在身上,所流出来的每一滴血,也都消耗着他的生命,毕竟没有人是铁打的,当真什么都不怕。
如今,所有的伤口,都被重新包扎过,他想要动一动身体,却发现身上一点力气都没有,就像被人抽空了一样。
“莫动,你方才醒来,身子太弱,我让她们煮了一些粥,慢慢进补吧。”
在她的亲手服侍下,刘稷勉强吃下了一些粥水,一次还不能吃得太多,如此这般,几天之后,总算能站起身,慢慢地开始在王宫里走动,只是依然什么事也没有过问,平时只会与曾九娘聊聊天,所聊的不过是些风土民情罢了。
这些变化,被细心的女人瞧在眼中,更是百般呵护,让他体会到一种难得的轻松和闲情,直到有一天,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
逻些城中,赤德祖赞再一次住到了自己的寝宫,而除去带来的一些侍者,已经是物是人非,他却毫不在意。
城中的汉人、象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皆已离去,唐军进驻了城中,而城外,由吐蕃人和南诏人分别立营扎寨,他们在等待着,从长安城来的天可汗的使者。
事情涉及到了诸多国家,区区一个鸿胪寺少卿已经不够格,张博济在达成协议的第二天,就带着正式签署的文书,赶回了京城,只有通过朝廷的审核,盖上天子的印玺,这份文书才能最终生效,而处置的结果,便需要从长安送来。
以现在的形势,主持盟约的,只能是宰辅一级的大臣,哪怕是哥舒翰之尊,也只能在这里等待。
如今,逻些城中真正成为了唐人的天下,可当他们进驻时,才发现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不光是人,就连每间屋子,都是空的。
这样的发现,自然会让远道而来的河陇将士心有不甘,要不是哥舒翰严令压制,只怕一早就爆发了。
一个立国数百年,一刻不停地扩张,每一天都在向外袭扰的强邻,国都怎么可能一点财物都没留下?
对此,哥舒翰也心有疑虑,然而事涉同僚,没有任何凭证,又如何问得出口?
封常清当然知道他们的想法,可问题是,自己也并不知道那些财物的下落,在此之前,象雄人一直把持着王宫的守卫,那也是唯一可以存放财物的地方。
象雄人大张旗鼓地离开了,再加上为数众多的汉人,就算每个人抓上一把,也能将事情做得无声无息,又有谁敢不放行?要知道,他们还抬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年青人。
这一切的缔造者。
让两个节度使头疼的,还不是些许安抚将士的财物,而是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被赤德祖赞提出来,也是他唯一的要求。
吐蕃赞蒙那囊。芒保杰细登,竟然失踪了。
事情是谁做的,两人心知肚明,可是为什么,却无人知晓。
“不知五郎安好否,老封,你还是遣个人去瞧瞧吧,也好让我等安心。”
哥舒翰的意思,封常清焉能不知,他只是无声地点点头。
头疼哪。
第二百六十四章 余烬(二)() 
?? “艾尔西蕾娅,卓玛,玛力乞,你们怎么来了?”
当少女牵着小女孩的手,后面跟着两个男子,走入他的寝宫时,刘稷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意。
“我让人送的信,你们慢慢聊。”曾九娘解释了一句,便带着屋里的人离开了房间。
艾尔西蕾娅看到他的样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俟对方离去,便放开小女孩的手,扑到了他的身旁,刘稷勉力将她抱住,笑着说道。
“你好像重了些,我都有点抱不动了呢。”
少女哽咽着没有说话,他抚着那头柔顺的青丝,继续说道:“没有事,就是饿了几顿,身上乏力,歇歇就好了。”
少女红着眼睛连连点头,蜷缩在他的身前,让他想到了第一次相见时的情形,也是害怕得不知所以,只是这一回,是为自己担心。
有外人在场,刘稷也不好做什么,招招手,将卓玛叫过来。
“你阿爸很好,可能很快就会过来。”
“我们是要回去了吗?”几个月不见,卓玛似乎又长得高了些,只是脸蛋依然有些黑,只有一双眼睛,亮晶晶地。
“如果我说,你们以后跟着我,再也回不到那个村子了,你会不会愿意?”
小女孩有些纠结地皱起了眉头,刘稷等她自己去想,转而看向同来的两个男子,前面一点的是山民打扮的玛力乞,后面的则是康老四。
他们二人,加上艾尔西蕾娅,便是尼婆罗境内几大力量的掌控者,这次过来,当然不会是探病那么简单。
刘稷让他们走一些,几个人围坐在他的病榻前,少女依然被他搂在怀里,发出压抑的抽泣声,两个男子也是面色沉重,结果他们已经知道了,现在想要知道的,就是下一步该怎么做。
“盟约签订之后,唐人或许就会撤出,吐蕃人元气大伤,不会马上卷土重来,你们应该还有一到两年的时间,当然,这是最坏的结果。”
“尼婆罗多山地,吐蕃人从前最强盛的时候,也没能完全征服,不得不施以怀柔的手段,因此,有了这段缓冲的时间,我们可以训练出一支可靠的队伍,这就是之前我提出的那个雇佣计划,仍以五千人为准,将这次损失的人手补足,告诉他们,可能会离家很远,但是依然会跟着我。”
他的话,就是决定,玛力乞闷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听到自己的那部分时,无语地点点头,而负责整支雇佣军的康老四,郑重地抱拳应下。
尼婆罗雇佣军并没有参与逻些城之战,因为他们的身份太过敏感,贡塘城下的袭击,刘稷推到了他们的身上,如果他们骤然出现在城下,会引起程千里等人的忌恨,不利于唐人的团结。
况且以当时的形势,再多出五千人,也是于事无补,这是事先就计划好的。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康老四等人也没有闲着,他们帮助艾尔西蕾娅稳定了国内形势,镇压了一部分心怀不满的旧势力,将几乎整个国家纳入了手中,使得他的手上,有着更多的资源可以调用。
尼婆罗的人口不少,一次抽出五千军力,并不会造成太大的空虚,刘稷是要通过这种形式,控制住山民,他们目前较为强势,初掌政权的艾尔西蕾娅,一时间还无法与之抗衡。
说完了军事方面的布置,刘稷将少女扶着坐正,她的脸上有些红,眼睛泪珠涌动,显然一颗心,全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上。
“艾尔西蕾娅,我不在的日子,你要与喀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各方面给他们支持,绝不能发生内讧,吐蕃人在发动军事攻势之前,一定会想方设法挑动你们内斗,从而为军事介入找到一个借口,你们要做的,就是冷静应对,不给对方以口实,同时去找唐人求助。”
少女和玛力乞听着他的告诫,都是点头应下,吐蕃人给了他们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也成为双方合作的动力,否则就算刘稷说破大天,也很难打破那种固有的隔阂,毕竟双方有着血海深仇,今天能心平气和地坐在这里,全靠着他来维系。
刘稷不会一直留在这里,少女明白,玛力乞也清楚,因此把事情放到桌面上说开,对于他们双方是很有必要的,至于私底下的那些小摩擦,只能靠双方的自制力了。
经历了逻些城下的变化,刘稷至少能够接受,自己无法掌控一切,无论计划做有多完美,总会有不可预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