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明》第202章


“此等纸币,乃是特殊原料制成,若无意外,十载之内,都不会有人能找出配方。”
这是近代水平的造纸技术,原料是棉和麻,就大明那些工匠,要仿制,二十年都未必办得到。
接着,朱皇帝给他们示范了下,让个他们拿起一张面额大比较大的五十分纸币,正对着光线的方向。
“是不是看到了一个简单的水印图案?”
一众大臣很快就惊讶地发现,他们还真看到了一个方形的图案。
简单图案的水印,并不是多高明的技术,西元13世纪意大利人就发明了。当然,这会的水印技术还比较粗糙,只能造出一个简单的图案。
孙玮在照着做了之后,很快赞道:“这纸币,若各种秘法不为奸人窃取,应当是无人能仿造。”
其他大臣们,也很快对这种新技术是赞不绝口。
当然,称赞归称赞,他们还是不大赞同皇帝搞这个会让人有不好记忆的东西。
对此,朱皇帝当然是不会同意的。
发行银本位纸币,铜荒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要收回铸币权,牢牢地把金融这个核心权力掌控在自己手里。
现在的大明,私钱泛滥,朝廷对此完全是束手无策,这让他感觉很不好。
至于使用银本位,而产银地不在自己手里,会受制于欧洲和倭国,这个问题,他不是没考虑过,这也是无奈之举,大明的黄金存量终归太少,金本位并不可行。
反正,大明都实行银铜复本位这么多年,也不差这一会,等把国内的问题解决,倭国他当然是要彻底控制的。
对这个中央银行,朱皇帝暂时任命了毕自严以户部侍郎头衔总理中央银行。
此时央行事情不多,毕自严就算能力差点,不懂金融,在皇帝的亲自指点下,暂时也应付得过来。这位年纪还不算太大,也还有学习的能力,慢慢学,也总是能胜任这一要害职位的。
配合中央银行的出现,朱皇帝还写了一篇科普货币金融知识的文章钱源,直接刊登在了邸报上,同时还写了白话文版本,交给天下的识字的阅读。
这篇文章,考据了钱这个字的源头,指出了货币的本质,同时具体分析了宝钞等纸币的滥发,以及大明银本位确立的原因,甚至对重新发行纸币,也提出了十分谨慎的态度,指出若不能保证不因为缺钱而滥发,便不如不发行纸币。
李起元说道:“陛下此文大善,货币乃一般等价物之说,切中要害。某先前还忧心,大明又要重蹈覆辙。如今看来,起码陛下这一朝,发行纸币应当无忧。”
孙承宗摇了摇头后说道:“怕就怕后人不肖,便是雄才大略如太祖成祖,不也因入不敷出,滥发纸币,把宝钞变为了废纸。”
朱皇帝倒是不大担心,不出意外,大明会很快进入工业时代,那个时候,他的后代若是因为缺钱滥发纸币,那破国还是直接灭亡了得了,因为实在太无能。
第227章 88。萧条的京师() 
京师的反腐风暴,同时还暴露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权贵之家,蓄养奴仆超出法定数额。
把一些大事处理完之后,朱皇帝为此,不得不召开了一次廷议。
“旧制,存养奴婢,公、侯之家不过二十人,一品不过十二人,二品不过十人,三品不过八人。如今,一个伯爵之家,奴仆就动辄上千。各罚没文臣之家,也不在少数。庶民之家,也假借家人为名,蓄养奴婢。京师之中,奴婢竟有数万,其中多不农不工不商之辈,这如何中?”
李起元不得不站了出来,大声说道:“陛下,良民沦为奴婢,乃是朝廷德政不修所致。还请陛下委一贤臣,派给农具与银两,购买耕牛,专事开荒屯种。待起科之后,便可依照皇庄之例,分期收租,直至其还清积欠,便可赎买地契。”
接下来,李起元就说出了他根据皇帝调查到的北直隶土地抛荒情况,做出来的一个屯田的计划。开荒需要很大的投入,单个百姓,当然是没有那个资本的,这笔钱当然只能朝廷来出。
孙承宗等大臣也跟着站了出来,说道:“臣附议。”
朱皇帝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此议可行。不过,朕以为,驱人为奴,终归是不妥。今后废除奴籍,官绅富户只得雇人为帮佣,不得假借家人之名,存养奴婢。从今日起,着京师各家,限期一月放奴为良。一月后,若有司查到有人无视朝廷法令,存养奴婢,杖一百。”
良贱制度,这玩意,他当然是不会喜欢的。
接下来,朱皇帝就详细解释了新的规定,完全解放了奴婢,将他们视为编户齐民,身份等同于雇工,比起宋代“主仆名分”下的奴婢地位提升,还要更进一步。
同时他还稍加修订了一下大明律有关佣人法律地位的规定,把大明律研究了一遍后,朱皇帝发现这玩意照搬唐律的部分太多,自然也就带来了许多落后反动的东西,当然得纠正过来。
这个提议,一经提出,下面就安静了不少。奴婢,他们哪家没有,皇帝这个命令,可是让他们有些难受。
最终李起元还是带头站了出来,“陛下圣明。”
这个事是小事,他们也不认为,皇帝的政令在京师以外的地方,也执行得下去。
朱皇帝当然清楚,解放奴婢这事,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大明的奴婢,被强逼为奴的倒是不算多,大部分都是从小被卖,另外还有大批是自愿投入势家。这完全是官吏们横征暴敛,逼得大批百姓没有了活路造成的。
现在,他也暂时只打算逐步把北直隶和辽东两地的问题解决。
奴婢的问题,也得同对北直隶胥吏整肃,以及对荒地的开垦一并进行。
奴婢问题,在他看来,远不是简单的法纪废弛,其中还牵扯到了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相对国朝初的这种大规模的倒退背后,正是因为大明农业长期只有没有多少发展的增长,完全抵消了手工业发展带来的进步,使得整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层面都出了大问题。
在了解大明的奴婢制度的同时,朱皇帝又一次仔细研究了一遍大明律。
对于山寨自唐律,所以不得不修改很多条款,结果搞得很多内容甚至都是互相矛盾的大明律,朱皇帝当然是十分不满的。不过,大规模修改法律,颁布民法和刑法,改变中国法律民刑不分的状况,出台其他各种专门法律,这些事,他暂时只能想一想。
动作太大的话,根本不会得到多少支持,完全没有可行性,还会严重动摇统治根基。
经过这么一番大折腾,数以千计的文武官员和勋贵外戚落马,京中百姓自然是人人拍手称快。
“工部衙门东厂的番子又光顾了一番,乖乖地,光六品以上的,就抓了几十个。”
“那算啥,刑部连两位侍郎都叫番子抓了。”
在一间茶馆,三个衣着富态的中年人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谈论了好一会,最近又有谁落马了。
“圣天子这一出手,真是痛快,解气。大明这些官老爷们也确实是需要整治一番了。”
“痛快是痛快,可俺这生意真是没法做了。”
“俺以往都是卖给各家贵人,这一回京师富贵人家,少说有三成都没了。往后,这日子咋过。”
“别说俺们这些做贵人生意的,便是京师各处的商铺,生意都差了许多,街上的人都少了。当今是圣明天子,不过经过这一出,京师怕是十年都缓不过来。”
几个商人坐在茶馆里,一开始还挺高兴地谈起这一次的大清洗,为皇帝的大杀特杀拍手叫好,不过很快,一提到自家的生意,他们脸上都露出了苦色。
在拍手称快过后,所有人很快都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往日还算繁华的京师,在这一次整肃过后,瞬间就冷清了很多。
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家青楼。往日里那些出手阔绰的公子哥们,如今不是被流放,就是还在监牢里,剩下那些,在京师高压恐怖的气氛下,也都被吓得不敢出门。
那些高档青楼,现在都可以说是门可罗雀,青楼里老鸨们和名妓们,都是整日枯坐,差不多个个都在心里暗骂狗皇帝瞎折腾。
大量的奴婢被兵丁看管着,送去北直隶各地开荒垦种,也一下就把京城的人口数量给削减了不少,京师的商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
对于京师的这种萧条景象,朱皇帝是一点都不在意的。京师往日的繁荣,完全是畸形病态的,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