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大隐士》第102章


“原来你也是这样,我入道是咱众弟子中最久的,可是对于无垢体的瓶颈也是一直没有办法触碰的到,师父说,这事由于自己的积累还不够,等积累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杨凡说的没错,没有奇遇,光光凭借脚踏实地的努力,以修炼的岁月来说,秦瑶她们确实是积累不够,所以才迟迟触碰不到瓶颈,但这句话说了,更让秦瑶她们着急,因为看不到进度,这才是最熬人的。
“别急了,其实咱们已经比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幸运多了,起码我们还有这个机会,可以拥有永驻的青春,甚至还可能永生,比浑浑噩噩生活在世间的凡人好多了。”
“嗯嗯。”
秦瑶点了点头,当然她们没有忘记这一切是谁给她们带来的,正是那个日日夜夜教导她们的杨凡。
两人就在房内修炼了一整晚,想到自己的境界还这么低,自然没有心情入睡,还不如争取时间多修炼,如果不珍惜时间,哪怕有两百年的寿元也不够自己浪费。
第二天雷婷感受到窗帘处透射出来的阳光,明白现在已经是早上,她轻轻一拍,示意秦瑶已经早上,秦瑶也慢慢地睁开眼睛,这一晚收获还行,杨凡也给了她们一些灵石,虽然无法携带太多,也足够他们修炼一段时间了,还是得以天地灵气为主,灵石为辅。
将灵石收了起来,雷婷和秦瑶洗漱完毕之后来到大厅,秦英已经去公司了,只剩下秦半城在餐桌前等着她们。
“爷爷,你干嘛等我们吃呀,我们都是晚辈。”
“秦爷爷,你客气了,真的。”
雷婷大大方方坐在桌前,下人立刻给她准备碗筷。
秦瑶也夹起自己最爱吃的小笼包,吃了起来。
小笼包,别称小笼馒头,在苏南、上海、浙江一带习惯叫做小笼馒头,四川叫做小笼包子,一个蒸笼里有10个包子,10个包子为一笼,它源于北宋京城开封的灌汤包,南宋时在江南承传、发展和演变而成。小笼包是常州、无锡、上海、南京、杭州、嘉兴、芜湖、徽州、嵊州等江南地区著名的传统小吃。
常州小笼包味鲜,无锡小笼包味甜。而诞生于清末同治十年的上海南翔小笼同样历史悠久,享誉中外。
小笼包,别称小笼馒头,在苏南、上海、浙江一带习惯叫做小笼馒头,四川叫做小笼包子,一个蒸笼里有10个包子,10个包子为一笼,它源于北宋京城开封的灌汤包,南宋时在江南承传、发展和演变而成。小笼包是常州、无锡、上海、南京、杭州、嘉兴、芜湖、徽州、嵊州等江南地区著名的传统小吃。
常州小笼包味鲜,无锡小笼包味甜。而诞生于清末同治十年的上海南翔小笼同样历史悠久,享誉中外。
小笼包的历史可上溯至北宋,尚有类似的“灌汤包子”流传至今。清代道光年间,在今常州出现了现代形式的小笼包,并在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常州味鲜,无锡味甜,但都具有皮薄卤足、鲜香美味等共同特点,并在开封、天津等地也得到了传扬。近代江南小笼包真正成形的历史已很难考证,但普遍认为现代小笼包与北宋时期的“山洞梅花包”和“灌汤包子”有着传承上的渊源关系,在靖康之变后由北宋皇室南迁时带入江南后演变而来,与华夏北方地区流行的灌汤包子系出同门,千百年来传承一直没有断绝,并在各地得到了创新和发扬。常州万华茶楼在清代道光年间的“加蟹小笼馒头”,上海南翔镇的黄明贤在1871年创制的“南翔小笼馒头”,包括清代光绪年间流行于无锡惠山秦园一带的无锡民间小笼馒头,及开封、天津等地近代创制的小笼包,都各具特色。江南一带的常州、无锡、上海、南京、杭州、芜湖等地都有着悠久的小笼包烹饪历史,现存着不少以小笼包为特色的百年老店。
“师妹,这是我家李叔做的小笼包,皮薄馅大、汁多味美、肉香四溢。”
秦瑶在岛上最为思念的美食,还是家里的小笼包,从小就爱吃这个。她曾经尝试自己去做,可惜虽然也弄出来了,味道也可以入口,但是始终找不到李叔做的那骨子韵味,她可是完完全全按照李叔教的配方做的,材料也是用的顶尖材料,可惜达不到就是达不到。
雷婷也试吃一个,美妙的汁液瞬间在她的口腔内爆开,真是鲜香扑鼻呀,这个味道确实一绝,也难怪秦瑶在岛上一直心心念叨。
雷婷本来食欲不多的,遇到这般美味,也不由地多吃了几个。
第97章 前往京都() 
对于这个小笼包,雷婷看起来也很喜欢,直接开吃了一笼左右,感觉到饱意之后才停了下来,看着自己眼前那笼被自己消灭光光的小笼包,雷婷有些不好意思了,什么时候自己的胃口变得那么好了。
雷婷可不敢再吃了,再吃下去非得被人当成大胃王不可。
不过秦瑶没有看出雷婷的尴尬,她好久没吃李叔的手艺了,她刚回来的时候,李叔回老家办事去了,一回来,秦瑶就喊着要吃李叔做饭菜,可惜李叔回去了,没办法给她做,她只好打电话给李叔,跟李叔说,让李叔早些回来,李叔是秦家几十年的仆人了,秦家对于他来说如同第二个家一样,秦瑶身为秦家大小姐,她提的要求,自然得到李叔的响应。
李叔赶紧处理完手头的事情,赶忙买了回程的机票,立刻回到秦家,只为了给秦瑶做顿吃的。
大家在用餐的时候,李叔就在旁边服侍着,看着秦瑶一点点将饭菜吃完,脸上露出幸福的表情,李叔从小看着秦瑶长大,在李叔的心里,秦瑶就如同他的女儿一样,虽然这话不敢说出来,但是李叔心里一直都是这般认为的。
李叔等到众人用过饭之后,将碗筷收拾下去,这才能去用饭,这就是在大户人家做事的规矩。
在古代一般都是有管家管的,大户人家都有严格的家规,仆人们住的一般是西,很多大户人家的房子像矛房、柴房都是在西方、下人们的条件是很辛苦的,吃饭一般都在仆人们聚居的地方或院里偏僻的地方、厨房,不过一般贴身丫鬟、仆人的条件好很多,很多都是住在主人偏房或外间。
虽说到了现代好了很多,但是规矩依旧繁多,比如主人吃饭的时候,仆人就得在旁边候着,可能也没什么活给你干,顶多就是拿拿筷子,盛盛汤之类的,也算不上有多辛苦。
不过这就是规矩,主家用餐的时候仆人怎么能够先去吃饭呢,这是对于主家极大的不尊重,大户人家都讲究这事的,所以仆人们哪怕干了再多年,即便主家已经赐姓给他们了,也还是不可越雷池一步。
这便是仆人永远的悲哀之处,无论为主家付出多少,哪怕付出了一辈子,换来的可能也就是跟主家同姓,秦家有一处坟墓,专门收纳那些跟随秦家打拼的忠仆,忠仆才有如此待遇,何为忠仆,就是那些为了秦家做出杰出贡献,或者为了秦家贡献出生命的人。
比如三十年前,有一位林姓家仆,为了救秦半城,身中三十多刀,最后流血而亡,就这样才搬进这个忠仆墓,成为众仆的楷模。
李叔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进入忠仆墓,这样也算对得起自己的大半辈子的付出了,大家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下,忘记了还有一群人,虽然他们衣食无忧,但他们始终得不到真正的人权,无法在人权之上与大家平等。
这种现象,其实从古到今都存在,没人去纠正它,没人愿意纠正它,当事人都认为理所当然,当仆人的就是比主家要低一等,即便在这种法治社会,依旧没有改变,往往这种仆人是祖传制度,虽然你有自己的家庭,但你祖祖辈辈很有可能都是某个大家族的仆人,你的父母亲比人低一等,身为小孩,自然心里也会认为比主家的小孩低一等,等到彼此的小孩长大,又是周而复始。
这是一个死亡循环,永不停歇。
雷婷用过早餐,便不想再停留在此,雷婷也直接提出自己的想法。
“爷爷,我想去趟京都,我们的大师兄在那边,我和师妹都想去看望他,而且我们也好久没有去京都了,这次正好去玩玩,这次不好好玩,等到下次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来了?”
秦瑶也懒得待在家里,正好利用去这次机会,好好去京都玩玩,在晋市能聚的闺蜜也已经都聚完了,能够去京都走走,一方面能跟找找师兄,本来她们对于这个师兄也没什么概念,但经过一个暑假的相处,彼此之间也渐渐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