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女主》第327章


的功效。
“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所以群臣言大功小的要罚;这不是要罚小功,而是要罚功效不符合言论。群臣言小功大的也要罚;这不是对大功不喜欢。而是认为功效不符合言论的危害,超过了所建大功,所以要罚。”
这些社会上许多人,不谈国法,而谈纵横。那些讲合纵的国家说:‘只要合纵成功,就一定可以称霸。‘而讲连横的国家却说:‘只要连横成功,就一定可以称王。‘
试想山东六国;大谈纵横;不曾有一天停下来过。然而并没有成就功名,和称王称霸。这便是因为凭着空话,是不能达到大治的。当君王的,只有能独断专行,才称得上王。
所以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不致力于纵横捭阖的方略,就能匡正天下,春秋五霸不搞纵横捭阖的方略,就能明察天下,他们不过是在治理好内政的基础上,来自如地制定对外政策罢了。
“您与我说这个做什么,这天下,我是不会要的。”甄谨皱皱眉,似是不习惯听见这些话“我从未有过要代替您的想法,也希望您不要在说这样的话。臣告退。”说着甄谨就拱手,向着朝凤拜别。
若是甄谨走了,那还有谁能接替自己的位子呢?朝凤皱皱眉,伸手想要拉住甄谨,可是刚伸出手,就觉得眼前一黑。几乎就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
“您怎么了?”见到朝凤脸色煞白,甄谨也顾不得说什么离开了,急忙上前扶住,喊道“太医。”
他这话刚出口,就被朝凤堵住了:“好了,不要大惊小怪的,我的身体,我自己还不知道吗?现在多少人,多少双眼睛,就等着我可以出事。你这不是帮我,是在害我。”
“你到底是怎么了?这样多久了。”有一种强烈的不详感,笼罩在甄谨的心头。朝凤不是爱惹事的,也不会矫情的说些死不死的,期待别人的安慰,她现在会说这些,只怕真的是身体不行了。
轻轻地摆了摆手,朝凤示意甄谨不需要过多担忧:“你若是真的为我担心,那就好好地听我把话说完。
迟疑了良久,甄谨终于还是坐下了。见到甄谨肯妥协,朝凤的脸色也好看些,继续开口道:
“你记住,想治好宫中,要设置官员,但不可亲近。想治好宫外,要每个官职只设置一人。不让他们肆意妄为,他们怎能越职侵权?大臣的门下,就怕人多势大。凡是极佳的治理状态,就是臣下不能得到非法报偿;名实切合,臣民才会安守本分。”
若是丢掉这些,另寻出路,就是最大的迷惑;刁民就会越来越多,奸臣就会遍布君侧。所以说,不要使人大富裕,自己反而去借贷;不要使人太显贵,自己反而受逼迫;不要专门信任一个人,自己反而丧失国家。
“小腿比大腿粗,难以快跑。君主失去神秘莫测,老虎就会跟随其后。君主仍不察觉,老虎就会伪装成狗。君主不能及早制止,狗就会不断增加。等到老虎成了群,就会共同杀掉君主。”
做君主的没有忠臣,还有什么国家可言?君主施行他的法令,大虎就会害伯;君主施行他的刑罚,大虎自会服贴。法令刑罚如果坚决执行,老虎就会重新变成人,恢复他的本来面目。
“圣人治理国家,本来就有,使人不得不爱我的办法,而不依赖别人出于爱,而为我效力。依赖别人出于爱,为我效力就危险了。依靠使人不得不为我效力,才能平安。”
见到甄谨皱眉,朝凤还以为他是在担忧无法掌控。可是那又有什么办法,君臣之间,是没有骨肉之亲的,如果凭正直态度可以得利,臣下就会尽力来侍奉君主;凭正直态度不可以求安,臣下就会营私来侵犯君主。
“愚蠢的人不懂这些,反而看作残暴。现在的百姓,固然希望安治,却反对达到安治的方法;都厌恶危险,却又喜欢造成危险的原因。严刑重罚,是百姓所厌恶的,但又是国家得以治理的方法;怜惜百姓减轻刑罚,是百姓所喜欢的,但又是国家陷入危险的途径。”
圣人以法治国,必定违反世俗而顺应真理。懂得的人,就会赞同原则而违背世俗;不懂的人,就会违背原则而赞同世俗。天下懂得的人少,这个原则就成为错误的了。
“您怎么知道这些?”甄谨看看朝凤,轻轻地叹息了一声。
这是对君主不尊敬的话。然而古代没有虚妄的谚语,不能不详察。这句话是针对被劫杀死亡的君主说的。君主随随便便,而不能表现出神妙莫测,叫做弹威,它的危害在于后纪用毒酒,害死夫君的乱子会出现。
“作为君主,并非眼睛像离娄一样,才算锐利,并非耳朵像师旷一样,才算灵敏。假定眼睛不靠君主法术,而要等到亲眼看见,才以为明白,看见的东西就少了;这不是不受蒙蔽的方法。”
轻轻地笑了笑,朝凤看着甄谨,发现对方也在看着自己,于是脸上的笑意更加浓了。
“假定耳朵不靠君主权势,而要等到亲耳听到,才以为清楚,听到的东西就少了;这不是不受欺骗的方法。作为明君,要使天下不得不为我看,不得不为我听。所以身处深宫之中,明察四海之内,而天下臣民,不能加以蒙蔽和欺骗。”
听见朝凤的话,甄谨先是一愣,思考了好久,呐呐的开口“为什么呢?“
“因为愚昧混乱的办法废除了,耳聪目明的形势形成了。所以善于借势的,国家安定;不知借势的,国家就危险了。由此看来,明君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设立赏罚措施来昭示天下,如此而已。因此君主虽然不亲口教化百官,不亲眼搜索奸邪,国家却已治理好了。”
说道这里,朝凤从暗格中拿出了一张诏书,送到了甄谨手中。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结局
若是说甄谨之前,还以为朝凤不过是随便说说的。可是在看见这诏书后,他却再也笑不出来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将军甄谨禀柔成性,蕴粹含章。叶沼沚之芳猷,茂频繁之雅韵。晨昏奉盥,承尊孝以无违;拮据力操,治阃严而有则。故朕离世后,让位甄将军,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君主制的国家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号称皇帝,自称曰朕。并改命为制,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
“按理说,禅让诏书应有三份,第一份是由皇帝在禅位前首发退位诏书,自责罪过,宣布退位,然后在禅让大典上,由主持仪式的大臣,拟定一份禅让宝册。虽是麻烦了些,可这是必须的一个程序。等到登基后,再下一道诏书,宣布登基。你放心,内容不过是冠冕堂皇的自谦,然后册封百官,大赦天下一类。”
说罢,朝凤低下头轻轻地笑了笑。就好像自己让出去的,不是什么皇位,而是一个大包袱似得。
“你早就不想当皇帝了,是这样吗?”看诏书上的字迹,只怕已经写了不少时日了。只怕朝凤早就想好,只是到了现在,才告诉自己。想到这里,甄谨有些说说不出来的气闷。
看着甄谨紧紧抿起的嘴角,朝凤自然知道他心里不痛快。可是知道归知道,自己却无法直视。罢了,反正不论如何,这也是自己最后一次坑害他了。以后只怕是再也看不见他了吧。
“古代秦国的风俗。君臣废法而行私,因此国乱兵弱,而君主卑弱。商鞅劝说秦孝公。要变法易俗,倡明公道。奖励告奸,抑制工商,便利农耕。在这种时候,泰国百姓习惯于犯罪可以赦免、无功可以显贵的旧俗,所以轻易触犯新法。”
难得的低下头,朝凤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又接着开口。
“法度是治国之本。只有对违反新法的人,,刑罚严厉而坚决,对告发奸邪的人赏赐优厚而守信。那么奸邪的人,就没有不被发现的,那时遭受刑罚的人很多,民众怨恨,大家的责难每天都能听到。秦孝公不加理睬。坚持推行商鞅的法令。民众后来知道有罪必诛,而告发奸私的人多,所以民众没有敢犯罪的,刑罚也就没有对象施加了。”
因此,国家太平而兵力强盛。土地广大而君主尊贵。泰国所以治理得好,是因为对包庇罪犯的惩罚严厉,对告发奸私的赏赐优厚。这也是使天下人一定成为自己耳目的方法。最好的治国法术已经够明白了,而当代学者却一点也不懂得。
“要做的,就是这些吗?”甄谨皱皱眉,似乎在思考,自己到底应当做些什么。
看着甄谨沉思的表情,朝凤轻轻地笑了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