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撤退逃难记》第23章


拢?br /> 1956年又被空军选派去苏联学习导弹(我部队仅我一人,更是令众人羡慕至极),在大连解放军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一年'获大专文凭'。
1957年因中苏关系开始恶化,去苏联学不到东西,故转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国防科技大学)导弹无线电遥控专业学习,'这是当时尖端技术中之尖端,绝密又绝密,在此专业学习,有一种无限优越感和自豪感'同班学习的有叶帅次子叶选宁'后为中将退休',董老之子董良羽,南汉宸之子南新翔。'见一次传奇的毕业分配'
1963年毕业分空军司令部,从事打u…2高空侦察机反干扰研究,65年因保证击落u…2作出贡献而立功,受到周恩来总理,邓小平总书记、朱德委员长等人民大会堂的接见。'详见揭密击落u…2高空侦察机的战斗'
1967年初,被派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搞军管,69年初调中科院军管会,此间曾参与中科院总理联络员刘西尧主持的解放中科院老干部学习班,刘布置完工作后,最后加一句:周代表还有什么指示,我当然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立刻说:联络员己布置得很全面,我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他最后这句话,并不是我周新璿个人有什么了不起,而是对军管会的尊重,因为我是代表军管会来的,我的任务只是了解情况,回去汇报。
1969年中又被选为驻国家科委总理联络员助理(相当中央部长助理),在京西宾馆,接受聂荣臻元帅亲自布置任务,并有幸与聂荣臻元帅共进午餐。后入中南海总理联络员办公室办公,巧的是两名助理均姓周,且都是空司地空导弹部的技术参谋,一名是前苏联留学回来,而我是54年曾去德国学习,哈军工导弹系毕业,选这么两个人,可能是派驻国家科委的特意安排。
1970年空司已受林彪线上人物掌控,而对我这总理线上之人则被视为眼中钉排挤,表面上升我职调我至贵州遵义,实则迫害我拆散我的家庭,故自己被迫申请复员回地方当工人。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坎坷,遗憾的是,71年林彪裁在温都尔汗,过去被整的领导都官复原职,他们复职后即问:“周新璿到哪里去了?”“复员了!”“为何将这名由国家化大代价培养又是我单位用得着的人将其复员?”“是他自己以身体不好为由申请复员的”。白纸上写的黑字,这叫过去看重我的领导也无能为力,其实我那里是自愿而是被迫。就此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复员回家当工人,可以说从天上掉到地下。'详见复员回地方……第六节冤家路窄'
1970至1980年在武汉无线电厂任仪器室主任,1975年作为中南地区两名群众代表之一,出席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的全国首届无线电计量会议,并介绍我厂无线电计量工作。
1980年落实政策,改办转业,81年调无线电天线厂任技术厂长,同年出席全国建筑电气学会年会,作电缆电视报告,后被建筑电气杂志约稿,分四期连载,于83年又将其加写成10万字出书,首次获一千元稿费
1983年调武汉市科委科技交流中心任总工。高工。
1993年退休,发挥余热,进行过几年业余讲学,也为自己有所创收,95年开始,写写回忆录性质的纪实文学,上上网,安度晚年。
附录二:封面照片说明
此照片系1945年2月,四十三兵工厂并入四十四兵工厂办理家属粮油配给所需之“全家福”,此时已由原来八口之家变为五人之贫、病一群,其中二、四、六逝去,留下一、三、五,这似乎是上天有意安排,故此书又名劫后余生之一家。照片中左起:作者本人,此时的我已是瘦骨嶙嶙,脸成猴型;父亲也是骨瘦如柴,面颊尖尖;母亲则是满脸憔悴面容,穿的鞋也非一对,故收回一支脚,怕显原型;三妹因头上长满蚤子,剃光变成男儿型;只有五弟没病没伤,是家中唯一健康之人。
全书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