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二十八总督》第87章


历史的里程碑
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三个附件。《联合声明》草签,标志着历时两年的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取得了圆满的解决。正如《人民日报》社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所指出的那样:这个联合声明确认了我国将在1997年收回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同时,还指出了使香港保持稳定和繁荣的各种安排。这样,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就获得了圆满解决。香港处于外国统治的不幸历史,将要宣告结束。中国人民受的历史耻辱将得以洗雪。对香港恢复行使的主权,本来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中国作为主权国家,有权随时以任何方式收回自己的领土。但是,考虑到中英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我国政府还是愿意同英国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以求得到问题的妥善解决。中英双方以大局为重,友好合作为重。通过谈判解决了香港问题,只要双方都具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求实精神,采取互相谅解和合作的态度,是不难找到解决办法的。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不仅可以医治中英之间历史留下的创伤,而且必将使中英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两国的友好合作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完全符合香港同胞的心愿。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广大香港同胞,爱祖国、爱香港、有理想、有志气。他们拥护祖国统一,希望香港繁荣安定,有信心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祖国的强大后盾,把香港管理好。香港同胞将以当家作主的精神,为香港的繁荣和发展,为1997年政权的顺利移交作出贡献。香港的前途和祖国的前途一样,充满希望,无限光明。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草签公布以后,中国人大常委会开会审议《联合声明》时,一致表示赞同。英国议会上下两院对《联合声明》进行辩论时,也一致通过。1984年12月1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赵紫阳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正式签字。《联合声明》圆满解决了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问题,也为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撒切尔夫人讲话说:我保证,英国政府将尽其所能使这个协议成功。
经历了两年22轮慎重和耐心的谈判,冲破了重重阻力和障碍,使香港问题终于获得了圆满解决。
香港市民一直关心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会谈的进展。1984年9月26日,香港电台预告上午10时直播中英在北京草签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现场新闻,引起香港全市市民的关注。9点电视台的直播开始以后,不少市民停止了工作与活动,在机关、学校、公司、家庭,围在电视机旁收看这一伟大的历史性场面。根据中英谈判保密的原则,规定《中英联合声明》具体内容,9月26日下午7时,在北京、伦敦、香港三地同时公布。当天距离公布时间还很早,香港许多下班的职员、工人和放学的学生,已经跑到新华社香港分社门口,各区政务处和政府指定处,排长队等待派发声明。几十万份《联合声明》和文本在几个钟头内就全部散发一空。很多人来不及回家,接过联合声明文本就在街边、车上、或是路上边走边看。这种动人场面,这在香港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整个香港处处都在谈论《中英联合声明》。人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称赞这个协议,为香港未来的稳定和繁荣,为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而欢呼!经历过苦难历程的老一辈香港人,回顾过去自己走过的道路,深深懂得这一天确实来之不易。香港一些社会团体也纷纷聚会,热烈畅谈和称赞《联合声明》,出现了满城争颂联合声明的盛况。香港人把这一历史事件看成是当代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香港历史的里程碑。
空前的反响
尤德在出席北京草签仪式以后,9月26日下午即乘机返回香港,7时就主持立法局特别会议。这次特别会议除立法局议员参加外,全体行政局非官守议员以及驻香港16个国家的领事也列席了会议。
尤德在会上详细介绍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内容,他指出“这是一份将要支配香港未来半个多世纪前途的历史性协议。”他郑重地向立法局和广大市民推荐这份协议,因为“协议构成香港发展新阶段的蓝本”。他表示坚信香港人一定“能依着这份协议为自己缔造一个成功美好的将来”。
香港的知名人士纷纷发表感想,支持《联合声明》。原来参加赴英游说的九议员之一,也是上北京访问的三议员之一的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钟士元,在参加立法局会议后,立即代表行政局全体非官守议员发表声明,认为协议内容比许多人所期望的为多,表示相信“此份协议将会令港人对香港前途重获信心,并能继续维持香港繁荣和安定。”钟士元的话反映了曾经对中英会谈有过种种看法的人士的心声,大家笑逐颜开,终于为中国的诚意和允诺所感动。
1984年香港工业署资料表明,《中英联合声明》草签以后,外商在香港的投资的数目还在继续增加。署理工商司易诚礼说,《联合声明》草签后,“贸易发展局驻海外办事处接获外资查询投资问题竟陡增五至六成。”美国驻香港总领事李文10月29日在旧金山国际市场协会上宣称:在许多方面,香港今年对美国商人更有吸引力,首先是租金与经营成本均已由1981年时有如天文数字水平回降下来,再加上中英会谈成功所达到的保证,美国公司今年大量进军香港,有如下一些实例:美国施碧电子工厂在九龙成立,年产电容器1。44亿件,同时雇用220名员工。德士古石油公司投资2500万美元,购置新的石油输送设备,并雇用160名员工。美国太平洋银行动用4500万美元,收购广东银行股份。
《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受到日本经济界的普遍重视和欢迎,产业界、金融界人士表示从此“可以安心下来”,继续利用香港这一信息中心和商业基地,发展同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交往。三菱开始计划增强在港子公司;西武集团等大百货公司加快向香港发展步伐;日本许多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纷纷在香港增设分支机构。日本三和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吉水信二说:“中英表明会维持香港资本主义的制度不变,今后日资将会源源不断地流入香港。”
英国有两家公司在中英协议草签后,决定在香港投资2。4亿港元。
欧洲各国也看好香港前途,积极向香港发展。法国国家巴黎银行中国香港地区总经理谢怀志表示:“中英联合声明之后,香港前景明朗,香港银行业将因此进入新的蓬勃期。巴黎银行决定把握时机,大力拓展中国和香港业务。”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后,香港的经济建设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外国的财团对香港的前途看好,增强了投资的信心。香港的财团和企业家更加充满信心,准备以新的姿态,为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1985年内共有18465家新公司注册,比1984年增加5031家。新注册公司的注册资本总额为36064亿元,注册资本额在500万元或以上的新公司有104家。1985年内有5312家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增加额达144。12亿元。1985年底已注册的香港公司总数有147636家,比1984年的130726家增加16910家。可见,1985年香港的企业家比起1984年对香港的信心更强,投资的积极性更高。
一任奔劳溘然而去
1986年7月,尤德访问美国,走遍旧金山、西雅图等地,到处演说讲话,强调中英联合声明为香港的未来提供了稳固的建设基础,是解决香港这一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的一个富有创意的方法,使香港在九七后继续与今天一样发挥效能。访问的目的主要是宣传香港是一个旅游及贸易的地方,是一个繁荣稳定的地方,能给商人提供新机会,是自由贸易区。欢迎美商投资香港。
1986年11月14日,他返英。在接受英国《西部邮报》记者访问,回答问题时,他说对香港前途充满信心。当记者问到:“现年62岁的你已经远超55岁退休年龄,当你将来离开香港后,你希望怎样打发时间呢?”
他回答:我将继续留在香港,至少直至1988年底。一直以来,港督的职位被视作独立于整个公务员架构。不过,我相信自己若然继续留在香港直至1997年,就未免太老一点。不过,我至今仍对东方研究学问或远东事务教育的发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