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二号》第104章


周森一听,连忙说:“当然是兄弟,你是我兄!”
王德哈哈一笑:“是兄弟何必计较这些身外之物。”
周森点头,收下了这幅《琵琶行》,交给洪媚收藏。
在洪媚进屋去的时候,周森在她的耳边说了几句话。
洪媚点点头,进去了五六分钟,拿出一个袋子。
周森接过了袋子,将袋子交给了王德:“我收了你的礼物,你也要收下我的礼物。”
王德接过周森递来的袋子,打开一看,不禁喜出望外。
能够让王德喜出望外的东西,正是一件防弹背心。
而这件是由铝合金与高强尼龙组合的防弹背心,型号为M12步兵防弹衣。其中的尼龙66(学名聚酰胺66纤维)是刚发明不久的合成纤维,它的断裂强度(gf/d:克力/旦)为5。9~9。5,初始模量(gf/d)为21~58,比重为1。14克/(厘米)3,其强度几乎是棉纤维的二倍。
以尼龙为原料的防弹衣能为士兵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但体积较大,重量高达6千克。
但是,相对王德来说,这点重量真不算什么。
而有了这件防弹衣,等于王德有了一个护身符。
对于一个长期在枪林弹雨中打拼的人,他的死亡率比别人要高出几倍,所以对他们来说,黄金千两,不如防弹衣一件。
“兄弟,你给我了,你用什么?”王德问。
正文 第137章 找人
洪媚在边上回答:“木头的发小这次来,带来了三件防弹衣,这次过来,我们一人一件,另外的一件就是给你带的。木头说了,你在这比我们在沈阳需要它。”
其实这是洪媚说的脸面话,真正的原因是从沈阳动身时,知道要见王德,周森不知送什么礼物好。最后还是洪媚作主,决定将这防弹衣送给王德。
这件防弹衣不是很贵,也就一百多美元,但是它的实用价值超过了一万美元,由于是去年研制成功才批量生产的,所以在中国,很少有人拥有他。
物以稀为贵,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王德特别的喜欢。
收起了防弹衣后,王德才开始下达这次的任务。
原来,承德被共军收复后,南京方面如坐针毡。
承德市离北平太近了,二百多公里,对北平的威胁很大。
所以南京方面决定,要将承德收复,将共军赶出热河省。
但是热河的共军的兵力布置和防御计划,是对国军最大的威胁,所以,南京方面急需拿到共军的军事情报。
而毛人凤则是向老头子邀功,说自己有办法拿到共军的情报。
原来在十年前,军统便向八路军安插了钉子。
这枚钉子当初是跟在现在的中共冀热辽区党高官,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副总司令员,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热河省政府主席李运昌的身边工作。
由于是沉睡者,所以十年来,一直没有唤醒他。
并且对他的工作也是不了解,不知他现在的情况。
说严重一点,只知当初他进入中共的名字,当初的年龄在二十多岁,其他的是一概不知,由于是重要密员,相貌也没有记载。
听完王德的介绍后,周森感头皮发麻,竟然还有这样的人隐藏在我党我军内,真是一颗定时炸弹啊。
“不知他的情况,我们怎么去联系他。”洪媚说。
“只知他叫赵德强,现在的年龄大约三十五岁。”王德说。
周森皱起了眉头:“王哥,这个事由你们河北站就可以办,为什么要我与媚儿来呢?”
“听说赵德强原藉是沈阳的,所以局长便想让你们以他的表弟的身份来寻找他。”王德解释道。
这时,周森与洪媚才明白,为什么这事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那给我的任务不是寻找十二月花神图吗?”
“已经摸清楚了,十二月花神图也在承德,有六张。在承德的一个富人家中,那富人现在被关押在承德监狱。”
周森问:“关到了监狱?那他犯了什么事?”
王德摇摇头:“好象破坏承德的市场经济的罪名。”
周森马上知道,承德解放后,一些地主资本家、不法商人哄抬生活物资物价,粮食的价格翻了十倍,所以热河省主席李运昌下令,严打不法分子的破坏经济的行为。
话题又回到了赵德强的头上,怎么样去找到赵德强。
“我们摸了一下情况,在东北人民自治军驻热河的中共党政军干部中,有十二个赵德强。”王德说。
洪媚瞪大了眼睛:“十二个?这么多的人叫赵德强?”
王德点头:“这十二人中,有一个女的,不是目标,剩下的十一个人中,有两个是四十岁以上的,也可以除去。剩下的九个人中,有三个是二十多岁的,也可以除名,最后剩下了六个人。”
周森递给王德一支烟:“这六个人中,有谁不是东北人?不,应该不是沈阳人。”
王德伸出了三个指头:“已经明确了,有三人不是沈阳人。”
周森点燃一支烟:“如此说来,只剩下了三个人。”
“对!三个人,需要我们去确定谁是我们的人。”
洪媚问道:“这三个人不能确定吗?你们调查过没有?”
王德:“当我们进行调查时,引起了共军方面的警惕,所以我们在死了一个替死鬼后,终于摆脱了共军的怀疑,让他们没有发觉我们是在调查这三个人。”
周森心一动,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为自己将来帮助组织除掉这个赵德强暗桩,找到有利借口。
于是,周森便说:“话不能这么说,你们去调查时,已经惊动了共军,就凭你抛出一个替死鬼,共军就相信你们了?”
王德心中一惊:“如果象你说的这样就麻烦了。”
周森弹了弹烟灰:“王哥,如果你是共军,你会这么轻易地相信对方,不去做仔细地调查吗?”
王德想了想,摇摇头:“我不会相信。”
“那就对了!所以暗中调查的方法不能再用了。”
洪媚看着周森:“木头,那你说怎么办?”
周森起身来到了窗口,看着窗外说:“我们就直接去找。”
“直接去找?”“公开找?”王德与洪媚同时问道。
“对!我们再暗中寻找的话,肯定是让共军越来越怀疑,最后我们还没有接触到那三个人,共军已经将他们严格看守起来,那我们就没有办法去找到人,就是找到了人,也是什么都拿不到。”
周森的话获得了洪媚的肯定,就是王德也认同。
“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洪媚问。
周森将烟头从窗口弹向屋外:“一不做二不休,我们就直接找上门去,就说寻找亲人。”
洪媚一楞:“寻亲?你说是亲人就是亲人啊?”
“我们就说是赵德强的表弟,赵家就剩他一个人了,所以奉父母之命,出来寻找他,求证他是否还安全。”周森说道。
“对,就说他的姑母牵挂着他!”洪媚补充道。
“家里的遗产要交给他处理。”王德想不出其他的。
三个人一合计,觉得这办法行,便决定向毛人凤汇报。
一个小时后,毛人凤回电:同意申报的方案,立即执行!
正文 第138章 接头
为了计划能够安全,周森给周定勋发报,让他在沈阳做好挡案,便于共军派人查询,另外,所谓的亲戚,财产都要安排好,并且周森的身份也要落实好。
一天后,周森派人乘飞机将材料送到了北平,王德接到后,便赶到了承德,将东西交给了周森。
1946年5月5日,周森与洪媚将材料完全熟悉后,便让手下的人也熟悉,从现在起,他们是沈阳的一家富人。
于是,他们的“寻亲”计划正式开始。
首先,周森带着一个人去了热河省政府,上门寻亲。
因为暗桩的特点是跟着李运昌,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目标在热河省政府内,在李运昌的身边。
手持着沈阳市警察局出具的证明,周森来到了热河省政府,求助于门口的一个接待处的人。
一个国民党占领区的人来到了共产党的解放区来寻亲,这事总是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于是,热河省保卫处专门开了一个会议,研究周森所呈上去的资料,分析中间可能存在的问题。
有一大半的同志认为这可能是国民党搞的阴谋诡计。为什么这久了,没有上门寻亲,而在热河解放了,便有人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