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1949民国圈子-第25章


个性特点:性情豪放,以“四捷”著称,即口齿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动捷;常出入于酒楼、茶馆、戏院、澡堂、妓院
主要经历:辛亥革命中组织敢死队;策划刺杀陶成章;参与“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张群〕
出生地:四川成都
生卒年:1889年5月18日~1991年12月14日
毕业学校:保定陆军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身份:早期同盟会员,蒋介石的把兄弟、心腹幕僚
职务:历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总参议、上海市长、湖北省府主席、国民政府外交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四川省府主席
名言:我们做幕僚的,好比是主人的厨子,不能讲自己会做什么菜,而是要看主人愿意吃什么菜
同僚评价:(张群)只能呼为蒋之使女而不得称为如夫人,以如夫人尚有恃宠撒娇时,而张并此无之,唯知唯唯诺诺,欲如何便如何,无一丝违抗
宋希濂(1907~1993):湖南湘乡人,黄埔一期生,历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14兵团司令。
何应钦(1890~1987):贵州兴义人,黄埔系二号人物,早期同盟会员,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总教官、教导团团长,抗战中任第四战区司令官、中国陆军总司令,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解放战争时任国防部长,后去台湾。
李根源(1879~1965):云南腾冲人,国民党元老,新政学系代表人物,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隐居苏州时期,人称“山中宰相”。
陈诚(1898~1965):浙江丽水人,保定军校毕业,黄埔系的骨干将领,后又组建黄埔系中的土木系,历任湖北省府主席、第六战区司令官、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做到副总裁。
胡宗南(1896~1962):浙江宁波人,黄埔一期生,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蒋介石的心腹爱将,抗战时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有“西北王”之称。
顾祝同(1893~1987):江苏涟水人,毕业于保定军校,曾任黄埔军校教官,黄埔系八大金刚之一,抗战期间任第三战区司令官,兼江苏省府主席,国民党军政高层中的“军中圣人”。
张治中(1890~1969),安徽合肥人,保定军校毕业,黄埔军校军官团团长,历任国民政府第五军军长、第四路军总指挥、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湖南省主席、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重庆谈判中的国民党首席谈判代表。
汤恩伯(1898~1954):浙江武义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历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首都卫戍司令、陆军副总司令等。
陈布雷(1890~1948):浙江余姚人,蒋介石的高级幕僚、侍从室第二处主任,人称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国民党第一支笔”。
※※※
⊙蒋介石用人,总要多少有点光荣的革命历史,像前北洋旧官僚,不敢乱用;党内与蒋有夙怨的如左派、共产派、西山派、汪胡派,蒋均敬而远之,存有戒心。蒋的嫡系主要分三支:党务系统靠CC系,军事力量靠黄埔系,政务人员靠政学系。
⊙蒋介石的黄埔学生宋希濂总结说:“蒋介石用人的标准第一是亲戚,第二是同乡,第三是学生。而他真正给以军权的,主要还是亲戚和同乡。”
⊙陈其美做了沪军都督后,蒋介石从日本回国,担任沪军第五团团长,这时黄郛任第二师师长。三人结拜为把兄弟,陈是大哥、黄是二哥、蒋最小。
⊙陈其美是蒋介石过铁的把兄弟,民初革命中,有陈的地方就有蒋的身影。1915年2月,陈其美从日本回上海策划反袁起义,送别时,蒋对陈说:“此去万一不幸而为袁氏所害,余当为兄之第二化身,以成未竟之志!”一年后,陈其美在上海被暗杀,蒋便以陈的“第二化身”自励。
⊙蒋介石一生有“三不知”:一不知官职有多少;二不知手令写了有多少;三不知结拜兄弟有多少。
⊙民国时,有首打油诗这样评价国民党政权:子向父宣誓,弟对兄效忠。翁婿成搭档,父子共掌兵。亲家正副手,叔对侄下令。同窗为阁僚,连襟同理政。同乡随左右,君臣是师生。
⊙李根源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的早期会员,回国后在云南讲武堂做监督、总办多年,后来的滇军将领多是李的学生。辛亥革命后,蔡锷做了云南都督,李任副都督。李根源长了一脸麻子,自诩是“智珠粒粒”,每一粒麻子都是智慧的结晶。
⊙政学系可说内有宰辅,外有封疆。政学系的成员没有小官,都是一批做大官、享厚禄的“治世能臣”的组织。政学系形成于北洋时期,以谷钟秀、张绍曾为领袖,后期以李根源、杨永泰为中坚,奉黄郛、张群为领袖,以《大公报》为喉舌,又结交受到黄埔系和CC系排挤的政客、军人如刘镇华、黄绍竑、熊式辉、吴鼎昌、张公权、陈仪、沈鸿烈等。
⊙1928年,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后,杨永泰为蒋介石献上一条妙计,只有短短的十二个字,却奠定了蒋氏的江山:“军事化整为零,财政化零为整。”具体办法是:以经济方法瓦解冯玉祥集团;以政治方法解决阎锡山集团;以军事方法解决桂系集团;以外交方法对付奉张集团。唐德刚称之为“隆中对”。
⊙据王柏龄回忆,黄埔军校初建时,下级干部十分之二来自保定军官学校,十分之六是王从云南讲武堂推荐过来的。王是蒋介石在保定军校的同学,后来一起留日学习军事,黄埔军校建立后,任军校教授部主任。
⊙蒋介石和张群在保定军校时认识。1907年初,两人都被选派到日本学习军事,在日期间,蒋介石和张群结为最要好的朋友,张群说:“蒋介石和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自保定时代以来就很投契。”张群原本想学习步兵,听了蒋的话,中途改学了炮兵。
⊙1932年3月,在贺衷寒、滕杰、康泽等筹划下,大名鼎鼎的特务组织蓝衣社成立,奉蒋介石为社长。设中央干事九名,为最高领导机构,康泽为干事,又任宣传处处长;戴笠则是三名候补干事之一,不久即任特务处处长。
⊙蒋介石属于晚辈,资历浅,蒋当校长,很多人都有不满。粤军总司令许崇智的参谋长陈翰誉公开宣称:“(许)总司令不听我的话,老信任介石,叫他去办军校,其实总司令自己办最好。”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邹鲁则说:“我们高等师范很好,只要加强军训就可以文武双全,又何必另外办一个军校呢!”
⊙王柏龄是蒋介石在军校倚为心膂股肱的人物,据说王能力平庸,又抽鸦片,经常不在学校,有事也找不着,蒋便转而倚重于何应钦。何先任军校总教官,教导团成立后,便任教导团团长。
⊙北伐前夕,军校教育长方鼎英,苦于学校内的派系斗争,向蒋介石请求辞职。蒋不许,答复说:“这好办,政治问题可找国民政府代主席谭组庵(延辏В┫壬撑晌侍饪烧抑醒氲巢看飨啪步壬阒桓捍送獾囊磺性鹑魏昧恕!辈⑴煞蕉τ⒁越逃ぜ嫒未3ぁ?br />
⊙1925年1月25日,青年军人代表会推举蒋先云、曾扩情、贺衷寒、何畏能四人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筹备会,这便是黄埔系内左派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的由来。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后,右派势力在戴季陶的领导下,迅速组织了“孙文主义学会”,以戴季陶、王柏龄、陈诚、贺衷寒、缪斌等为首,后来著名的胡宗南、吴铁城也属于这一派。
⊙1926年初,蒋介石宣布解散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随即成立了黄埔军校同学会,蒋亲自任会长,由曾扩情代理会长,至此,黄埔系才真正为蒋所有。
⊙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关于校长的最初人选,说法不一,有人说孙中山最先指定的是许崇智,有人说是程潜,而以蒋介石、李济深为副校长。但蒋不愿居于人下,中途跑回了上海,后来张静江、戴季陶出来说情,孙中山便派蒋为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黄埔军校校长。
⊙复兴社有所谓“十三太保”,真正的台柱是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戴笠四人。康泽后来组织了“别动队”,人称“御林军”、“天子门生”、“监军”。
⊙黄埔系有所谓“八大金刚”,最为蒋介石所信任:何应钦、陈诚、刘峙、顾祝同、蒋鼎文、张治中、钱大钧、陈继承。
⊙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想同南京方面讲和,问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