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1949民国圈子-第49章


俊薄坝兴母觥!薄坝靡桓龃蚱补嗥故怯盟母龃蚱补嗥俊薄暗比皇怯靡桓觥!薄叭⑿±掀啪褪钦飧龅览恚 ?br />
⊙辜鸿铭是个“妻管严”,他的第二任老婆淑姑是他的天敌。辜鸿铭后来经济条件不好,但碰上叫花子上门乞讨,却总少不了要布施几个小钱。有一次,辜鸿铭施舍叫花子时,被淑姑撞见,当即挨了一顿臭骂,头上还被淑姑拿碗砸了一下,痛不可当。淑姑虽然厉害,辜鸿铭却本性难改,从此以后,夫妻俩就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一遇乞丐上门,辜鸿铭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门来,闪电般地扔下几枚钱币,立即返回,不落形迹。即便如此,这偷偷摸摸的举动还是不时被淑姑逮个正着,恶语相加。对此,辜鸿铭却不以为耻。若有他人借以取笑,他甚至为自己辩解说:“不怕老婆,还有王法吗?”
⊙翻译了《茶花女》的林纾很怪,他曾九谒崇陵(德宗陵),自称“清室遗民”,却又是赞成共和制度的一个人。民国初立,他毅然剪去辫发以为诸老倡。民国六年张勋复辟,他劝告同乡人陈宝琛、郑孝胥,说是此举不仅足以危害国家,且足以危害清室。对自己矛盾的行为,他解释说:“我中过举人,已受前清功名,所以自觉是一个遗民了,我承认我的思想太落伍,但做人的方法不可不如此。”
⊙樊樊山,即樊增祥,湖北恩施人,清朝诗歌产量排行榜上第二名的人物,第一名是乾隆。樊从11岁开始写诗,活到老写到老,足足写了70多年,一生共留下诗词30000多首。从24岁到64岁的40年间,是他诗词的高产期,几乎每天必有几首诗。自称是:“生平以诗为茶饭,无日不作,无地不作”。
⊙樊樊山在清朝做过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袁世凯上台后,想搜罗些晚清旧臣名人进参政院,原定的首选人物为王辏г耍跻泊鹩α耍急复由虾F舫瘫鄙稀7脚芾此担骸澳刹荒苋ィ蝗ゾ褪欠〕迹辉僭颍窃笸肥悄艹墒碌闹鞫穑俊闭饷匆凰担蹙筒缓靡馑荚偃チ耍揽醪宦蛘耍硕笃浯危惆逊噶巳ァ?br />
⊙1923年,溥仪大婚。陈伯陶特意从香港辗转到北方,献上港币一万元作“皇上大婚”费用。后来回港,陈向各遗老说:“皇上英明才干,必有中兴之日。”
⊙袁世凯倒台后,黎元洪当大总统,樊樊山向黎这位湖北老乡主动发出求职信,要求给个大总统顾问、咨议之类的做做。没想到黎元洪对他不感兴趣,反而把这封信给手下人传阅,说:“看,这个樊樊山又在发官瘾了。”有人问该怎么办,黎元洪一瞪大眼珠,“不理!不理!”直到徐世昌做了总统,大家都是“大清旧臣”,便安排给樊每月发一份薪水。
⊙1938年,76岁的铁良病逝于天津,他的墓碑上刻着“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前江宁将军予谥庄靖满洲穆尔察公墓志铭”,依旧是昔日的头衔。此时,大清已经终结了26年,他的老对手袁世凯也已经死了22年。
⊙1913年春天,前清遗老们在江苏扬州策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尊孔崇道会”。这年的8月份在山东曲阜,举行了一次更为浩大的祭祀孔子大会。从8月24日下午到9月1日上午,历时七天整。会议的内容主要还是祭孔与讲经。这次祭孔大会的盛况,是晚清以至民国所罕见的。据载,“尊亲孔圣,举国同情,赴会者竟异常踊跃”,“与祭者二千余人”,除了孔教会的各省代表外,全国各界也派人参加。此外,还有港澳地区的代表参加行礼,若干外国记者也到会观礼。
⊙辛亥革命后,年轻人都穿洋装,樊樊山则仍然穿长袍,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还穿着满洲人的衣裳?”樊反问:“你穿的是哪里的服饰呢?”答曰:“我穿的是外国衣服。”樊说:“这就对了,我穿的也是外国衣服。”所以有人说他是一面标榜遗民的气节,一面又想捞取新朝的好处。
⊙朱汝珍在前清时曾是皇帝秘书,1931年从北京到香港做寓公。他拿出所有积蓄开办了一所学校,每生每年收费100元,但仅有学生三四十人,程度参差不齐,他又不是管理人才,所以举步维艰。其实朱汝珍一直就霉运当头。当初进士考试本为第一,但殿试慈禧太后阅卷时,厌恶朱是广东人(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及孙中山均为广东人),而且“朱”、“诛”同音,而“珍”又令老佛爷想起那个不听话的儿媳妇珍妃;最要命的是,朱汝珍的粗笔楷书和蟑螂体有一拼,所以慈禧就将他的试卷扔在一旁,把第二名、贵州人刘春霖提升为状元。以此朱汝珍只得屈居榜眼。
⊙民国成立后,清朝前直隶总督陈夔龙跑到上海当起了居士。几年后,他老婆徐夫人去世,陈夔龙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一次,陈在一家服装店里看见一具木制的模特儿,眉眼之间和徐夫人很相像,陈就站在那里,竟然看呆了。第二天,坐了车来,又在玻璃窗外踱着瞧着,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店员感到很奇怪,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陈就指着那模特儿说:“能不能卖给我?”陈夔龙买下模特儿后,又定制了几件高级绸缎衣裙,回到家中,把模特儿摆在房间,然后给它穿上衣服,就那样,始终看着模特儿。
⊙民国时期在香港享誉一时的孔学大师陈焕章是典型的遗老,据说他当年从美国学成回国,袁世凯想叫他在政府任职做官,他老娘特意到香港截住他,不让他回北京做官。母命难违,陈只好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实践和弘扬孔教思想的努力之中,而终成孔学大师。
⊙陈伯陶在前清时一直就是教育领域的权威,辛亥革命后,他跑到香港。某年正月十三日(溥仪生日),陈伯陶和许多遗老聚集起来对着溥仪的照片给溥仪祝寿。但当时几十个遗老中,只有两人有清朝的官服,所以,这些人只好轮流穿上这两套官服对着溥仪的照片行三跪九叩之礼。
⊙1926年,清东陵被军阀孙殿英盗取。陈伯陶在香港听说后,号啕大哭,随后就写了通知书,遍告在香港的遗老,建议募款修陵。他先捐1000元港币,本欲亲自携款到北京哭陵,但因身体状况不佳,为亲友劝止,只好到银行汇款给清朝王室。
⊙温肃是死心踏地的前清遗老中一个突出的人物,他虽然直到抗战时期才去世,但辫子一直留在脑后。据说,溥仪登基时就是由温肃亲手抱上的龙椅。1923年春,温肃在北京参加完溥仪的结婚庆典,回到香港时,有人约他在学海书楼演讲“宣统大婚盛典”。他虽然得意扬扬,却婉拒:“我是一个微臣,不能仰体今上圣德之万一,日夕诚惶诚恐,不敢冒犯圣颜。关于大婚典礼,倘若随便说出,恐有亵皇上之尊严,不敢不敢!”这些人固请,温肃才开尊口,吐沫横飞,神情激动地说了四个小时。
⊙陈三立(陈寅恪父)不辨菽麦,有一次谒中山陵后,见道旁稻秧成排,丰腴翠美,不由赞道:“南京真是好地方,连韭菜都长得这样齐整!”
⊙康有为后来请著名画家吴昌硕刻过一枚印章,上书二十七个字: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
⊙1923年,当时的陕西省省长兼督军刘镇华请康有为到西安游览讲学,闲暇时间,康有为到卧龙寺游览,发现了四大柜子的《南宋碛砂大藏经》。康有为对经卷版本可是行家里手,于是找到寺内住持僧景慧。但圣人不说真话,而是欺骗这位老实和尚说,寺里的这部经卷已经生了蠹虫,而且残缺。我是好人,自然有好心。我想用《正续藏经》两部抵押,把坏了的带走去修补整理,修补完毕再拿回来,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可以立下字据。通过这一招,康有为把四大柜子的《南宋碛砂大藏经》全都带走了。
⊙康有为后来到青岛做遗老,一个叫李可良的人在青岛与他相识,很快成为朋友。主要是因为他们二人都对军阀统治抱有仇恨。康有为经常会带女儿到李可良处喝茶聊天。有一天,李可良无心地说了一句话:“其实我是国民党员。”康有为一听,惊讶得从座位上猛站起来,张着嘴,半天没说出话来。当他认为李可良不是在开玩笑后,无力地坐到了沙发上。过了很久,康有为才慢慢地说道:“我们是好朋友,这就足够了。”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跑到国外。1904年6月开始,康有为成了“驴友”。6月份到达意大利;年底,他到达瑞典,买下了位于斯德哥尔摩东南沿海的一座小岛,并在岛上建起中国式的园林,取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