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哥罩你》第134章


章惇聊天似乎很随性,一会儿聊风土人情,一会儿聊诗词歌赋,还不时问起易州各地的情况。徐诚忻就随着他的路子跟他胡侃,又跟他说起易州的所见所闻,以及辽人的情况。
换上新茶,章惇朝堂下挥挥,下人们都退了出去。
“贤侄,”几杯茶下肚,章惇的的称呼都亲切起来,“如今北疆安宁、四海靖平,圣上又刚刚亲政,正是朝中用人之际,不知你有何打算啊?”
“我还能干什么,”徐诚忻歉虚地说:“我就是一个打仗的,自然还是带兵喽。韩相有所不知,辽人虽说暂时老实了,但亡我之心不死,早晚还得来找麻烦,我们要做好准备啊。”
章惇微微一笑,道:“是嘛,我倒不这样认为。前次辽人气势汹汹,一见我二十万大军?援不就立即退回去了吗。我料辽人也知我宋军不好惹,占些小便宜还行,若是这仗打得久了便后劲不足,败退是迟早的事。”
徐诚忻暗暗皱眉,道:“我军虽说人多势众但与辽人对阵向来胜少负多。我在易州与其对阵,深感辽军之强悍,若不是借助火器威力怕易州也难保。后来在孔山遭遇骑兵,其势锐不可挡,而禁军……”
章惇一摆手,截断了他的话,起身负手踱了几步,缓缓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此话固然不假,但事有轻重缓急。”徐诚忻正等着他的后半截话,他却将话锋一转,问道:“开国伯如此忧心北疆,不知打算如何应对?”
“练精兵、造装备、养马、储备粮草。”徐诚忻有满肚子的计划,禁军必须大换血,精兵、简政、简化程序、稳定人心、培养军事人才。许多事都需要这位韩大人的点头,至少不要来使绊子才能实施。所以早就打算跟他来通个气,以求支持。
“最重要的还是改革军制,让兵识将、将识帅,同时尽可能简化各项流程提高前线指挥官的权限……”
“好。”这是章惇第二次打断他了。徐诚忻看了他一眼,暗想:好个屁,我怎么看你象是不耐烦了,这死老头!
“你既有这么多想法,抽空写个折子来,大家一起议议。”章惇显然对此没多大兴趣,道:“其实今天找你来,一是为贤侄的平步青云道贺;二来也要亲近亲近,以后同朝为官少不得要相互提点着;三嘛,本相有点小事想请贤倒帮个忙。”
前两点徐诚忻直接过虑掉,这第三点听着有点意思,便道:“韩相有事尽管吩咐,我徐诚忻最喜欢的就是交朋友。”
“好,”章惇微微一笑,道:“今日贤侄定然已经发现朝中官员换了一大批,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本无可厚非。本相不才,蒙圣上错爱,占此位领群臣,心中甚是惶恐,唯恐有负圣恩。只有竭尽所能、兢兢业业办好差事,怎奈近期官员变动较大,许多要职无人可用,倒成制肘。”
徐诚忻一听,原来是帮手不够,人不够找我干嘛。大宋朝不是出了名的“冗员冗兵”吗,光听饭不干活的官要多少有多少,随便挑几个不就行了。
章惇似乎看出他的想法,接着道:“本相用人一向很严,前日在吏部翻了半天册子勉强用了一些。不过有个位置非常要紧,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想来想去也只有贤侄能担此重任,只是不知……”
这老头太可爱了,搞了半天原来是想提拔自己,绕这么大圈子累不累啊。徐诚忻对做什么官没太多想法,只要能让他把事情做好就行,便躬身问道:“多谢韩相抬举,不知韩相要让下官补哪个缺?”
“贤侄对商贾之道颇有章法,如能入职户部侍郎必能有所建树。”章惇故意停顿一下,一边喝茶一边眯着眼睛暗打量,徐诚忻也端起茶杯,脑子却在不停思考。
“圣上曾把贤侄的文章示于我,本相观之颇为欣赏,可见你我乃是同道中人。”章惇继续说:“我大宋虽富甲天下,根子里却是积弱积贫,若再不变法必生祸端。这次辽人来攻,大军才动,户部便已经空空如也。国有弊政,朝中有硕鼠啊!”
徐诚忻犹豫片刻,说:“韩相如此看重我,真是感激不尽。只是最近手上还有许多事未了,若半途而废实在可惜。要不先让我把那些事了了,到那时如果还有需要,下官一定不再推辞。”
“贤侄啊,”章惇有些痛心地劝道:“你应该清楚我大宋的国制,一向是重文轻武。治理天下还是得靠满腹经纶的文臣,为将者虽用命疆场也只能博得一时得意。如今天下太平,圣上对你甚是倚重,贤侄须趁机为自己谋个前程,文治才是正途啊!本相为百官之首,门下之人自然不会薄待。”
这话越说越明显,徐诚忻也听出味道来了。这不是拉帮结派是什么,那意思分明是说:你做我小弟,跟着大哥混保证吃香的喝辣的。要不然,别看你现在得意,过几年就没花头了。
徐诚忻这种愤青,自然不肯就些服软,再说现在朝中的形势还没看清,怎么能随便去站队。就算你韩琦一党独大,可你还不知道圣上用我不仅是因为易州的那点功劳,更重要的是与女真联手灭辽。谁说为将者只能博得一时风光,用兵的时候还多得很啊。
想到这儿,徐诚忻哈哈一笑,道:“多谢韩相指点,下官已经明白了。不过我的确还有许多事情没了,我有个脾气,事情不做完就没法换地方。不得已只好先辜负您的美意了。”
韩琦听了也不生气,只是淡淡一笑,道:“贤侄心意已决,那也不必勉强。你我同朝为官,都是为了大宋江山、为天下百姓,殊途同归而已。”
徐诚忻离开韩府不久,韩琦便乘着夜色上了一顶青衣小轿直奔宫门。
景政殿内,哲宗刚刚听完范纯仁的禀告,听说韩琦来了便打发范纯仁回去了。
“如何?”哲宗端着香茗问道。
“回陛下,此人性格坚韧、形迹放荡、不畏权贵、无视高官厚禄。言谈之中颇有轻君贵民之意,且好武轻文,看起来其志不小,陛下须小心使用。”
哲宗眉头紧皱,缓缓说道:“他想从军倒不是好武轻文,这点我是相信他的,只是我到现在还搞不清倒最喜好的是什么。权、钱、美女、名声、似乎都喜欢,却又似乎都不是最喜好的。你怎么看?”
“臣……无能。”
“罢了,你与他才见,朕不怪你,下去吧。”
“臣告退。”
看着章惇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哲宗自言自语道:“可控……徐诚忻啊徐诚忻,我要用你,可我却总觉得看不透你呢?”
正沉思间,门外传来一阵轻巧的脚步声,紧接着便听到赵舒叫道:“皇帝哥哥,我明天要出宫去玩,你一定要放我!”
哲宗一怔,突然明白了什么,嘴角微微一笑,道:“行,你随时都可以出去见他,哈哈……”
第126章 忧国忧民 '本章字数:3245 最新更新时间:2014…10…14 07:00:00。0'
离开韩府,徐诚忻一路信马由缰低头沉思,这种官场有把戏本不是他的强项,话已说到,但难免有些患得患失。
正走着猛听有人在叫他:“开国伯请留步!”
回头一看,竟是赵谏。当初徐诚忻不知他身份,小小地捉弄了他一番,后来才听说这位竟是润王赵颜之子。回想这位小王爷态度谦逊、处事合情合理,心里倒有些不好意思。今天偶遇自然不会再无礼,忙上前还礼,口称小王爷。
赵谏还是一付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笑道:“真是三日不见须刮目相看,此次为大宋立下不朽之功,小王心中敬慕得紧,不知可否屈架移尊到敝府一叙?”
徐诚忻对他倒没什么成见,宋朝的王亲都不参予政事,这中间应该不会有什么花样。交个朋友也是不错的,便干脆地随他而去了。
润王府位于马步街东北方,地势开阔、闹中取静,门口两座大石狮,气势非凡。院内假山亭阁、花草池鱼布置得错落有致。不时有下人路过,这些下人男俊女俏,礼仪周全,真如世外桃园一般。
徐诚忻看得暗暗叹息:尼马,这才叫贵族生活。权势、豪宅、时间、银子一样不少,这些丫环随便找一个都是美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想不长寿都难。回头想想自己的那三室一厅,简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赵谏见他不时东张西望,一付很欣赏的样子,不由微微一笑。
不多时,二人被下人引至一间雅致的书房,说是书房,看起来比徐诚忻家的正厅还大。上首一张梨花书案,该有的东西一应俱全,而且样样华美精致,玉雕的砚滴、金铸的笔床,随便拿一样都够平常百姓活上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