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1879》第580章


强硬的总统先生明确的向摩根表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不需要提前和大公司们汇报。但是面对着摩根等人的压力,老罗斯福也非常明智,表示只对事不对人,不会因此对摩根等人的其他产业下手。愤怒的摩根自然不肯善摆甘休,表示要组建豪华的律师团和政府打官司;而罗斯福也决心与其一战,冒着炎炎夏日四处演讲,揭露垄断的危害,争取更多的支持……
不得不说,老罗斯福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摩根、洛克菲勒和卡内基等人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比如说卡内基和伯利恒公司操控钢铁价格,同样的船用装甲卖给美国政府要六百美元一顿,卖给俄国人却只要两百五十美元一顿等等,这都让美国人甚为不满。而铁路公司的垄断就更过分了,他们操控运费,进而操控各种商品的价格,牟取暴利,但是却把许多人逼到了绝路上……
这些给摩根等人带来庞大利润的同时,也给他们埋下了一颗原子弹。
所以当罗斯福决定解散刚刚成立不久,控制了美国铁路的北方证券时,摩根彻底的慌乱了。而出于自身的考虑,洛克菲勒也开始自己的标准石油,并且和摩根站在了一起。如果卡内基没有卖掉自己的钢铁公司的话,恐怕他的选择也是一样的。
“这些人,现在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在老亨特拉尔发来的电报中,老爷子很是幸灾乐祸的说道:“罗斯福总统的态度很坚决,而且说服了许多的议员支持他,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摩根的铁路已经在劫难逃了。而标准石油公司被架上火刑架也是早晚的事情。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摩根和洛克菲勒频频来访,想要说服我们和他们站在一起,共同应对罗斯福总统的指控……”
“呵呵,这怎么可能?!”
看到这里的时候,约翰仿佛已经看到了外公脸上的那丝不屑!
如果本人不是穿越者,或许约翰还是稍稍考虑一下,但是既然已经知道了未来的发展轨迹,约翰怎么可能还会做这种事情?
摩根和洛克菲勒的时代,确实快要过去了。
当科技的力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当那些垄断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厌恶的时候,哪怕洛克菲勒和摩根等人的权势再大,也不可能抵挡住历史的滚滚车轮了。所以老罗斯福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最终把摩根和洛克菲勒打下了凡间。哪怕最终的结果很奇妙,拆分后的标准石油给洛克菲勒家族带来了更多的收益,但是想要像之前那般操控石油的话,却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至于我们的话,不用担心。”
在电报的最后,老爷子叮嘱道:“无论制药还是汽车,或者无线电,我们都从来没有使用过非法的手段,靠的都是领先的技术和专利……而且只要罗斯福担任总统,我们就永远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
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约翰忍不住笑了。
这就是当初他最终放弃了接盘卡内基钢铁,转而让出所有股份的原因之一。和摩根、洛克菲勒等利用金融等各种手段垄断的巨头们不一样,亨特拉尔家族一方面从未想过真正垄断一个行业,另外一方面靠的就是技术和创意,这是本质上的不同。而且既然投资了罗斯福,就必然会在对方的任期内获得足够的庇护,这也是美国政界的潜规则。
所以在沉吟了片刻之后,约翰先把手头的几封电报放下一边,反而找出了几天前收到的另外一封电报。
这封电报,是来自于白宫的。
又看了一遍这封由罗斯福的助手发来的电报之后,约翰终于提起了笔,写下了一封拖延了一周之久的回复:“尊敬的斯科特先生,对于罗斯福总统最近的决定,我个人持坚决支持的态度。但是也请总统先生给与理解,我们无法站在前台去和洛克菲勒、摩根这样的财团直接对抗……”
第五章 协议
在美国的反垄断战争中,亨特拉尔家族站在了总统一边。
虽然没有公开声明自己的立场,但是在北方证券公司和政府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小亨特拉尔先生远走欧洲探亲,老亨特拉尔先生则闭门不出,从不表相关的言论,这已经向世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至少摩根和洛克菲勒等人已经很明白了。
对一场结果已经注定的战争,约翰没有参与的兴趣。
而且老罗斯福既然敢和摩根等巨头对着干,也不是那种不顾一切的愣头青,知道要先向民愤极大的铁路先下手,然后是牛肉和烟草等等,最后才是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罗斯福也不是没有妥协,比如说摩根的美国钢铁公司等等。所以约翰相信,已经老迈的摩根和洛克菲勒等人,最终也只能选择妥协……
亨特拉尔家族的态度,很快便为他们赢得了巨大的利益。
当其冲的,自然是旗下的造船厂。作为马汉的好友、海上强权的坚定支持者,老罗斯福已经开始为自己将来的“大白舰队”而力了。约翰旗下的造船厂开始接受海军大量的订单,其中甚至包括了未来五年六艘战列舰的订单!
而打着从国内采购的名义,亨特拉尔汽车和无线电也成为了美国政府的主要供应商。
与此同时,美**队开始掀起了一轮新的换装大潮。十几万6军的规模本身就不大,在老罗斯福的推动下,亨特拉尔武器制造公司投入巨资研的勃朗宁步枪二代——19o2式步枪成功进入了6军的视线。这种步枪吸收了多国步枪的优点,再加上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一些建议,拥有着非同一般的性能!而手榴弹、迫击炮乃至一些大炮,也都被6军买了不少拿去试用了……
这些事情,远在欧洲的约翰自然是心知肚明。
不过对于这些事情,约翰已经不是很关注了。如今的亨特拉尔财团人才济济,有亨利?福特这样的未来大牛,也有泰勒这样的管理专家,还有庞大的会计师和律师团队为约翰保驾护航,他很放心把事情交给下面人处理。相比较而言,他更希望自己的这次欧洲之旅是纯粹的休闲之旅,好好休息一下。
只不过……
有些事情,该做还是要做的。
19o2年8月1日,约翰?亨特拉尔先生与自己的母校达成了一纸合作协议。按照协议的规定,未来十年柏林大学将会接受约翰推荐而来的三百名学生入读,而约翰除了承担这些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之外,还将出资一百五十万马克,资助母校的科学研究。
这三百名学校,将会来自那个东方古国。
虽然在德皇威廉二世的宣传下,****之名依然在德国泛滥。但是随着庚子年战争的胜利,出了一口气的威廉二世没有之前那么偏激了。所以为了和自己最出色的学生之一打好关系,柏林大学毫不犹豫的接受了约翰的提议,只不过同样要求东方学生们必须达到柏林大学的入学标准……
签署协议之后,约翰立刻便给容闳去了一封电报。
每年三十个来柏林大学留学的名额,约翰把他们限制在了科学技术领域,所有人的费用由约翰承担一半!
除了美国之外,约翰在给祖国寻找另外一条道路。
中国人的留学大潮就要到了,约翰必须要抓住这次机会。庚子年战争的失败,让许多中国人意识到了必须要改变,因此留学就成了重要的学习手段。因为距离近、费用低等原因,日本毫无疑问成为了留学生们的选之地。到了19o5年的时候,中国人去日本留学的人数过了八千人,19o6年更是过了一万!
但是约翰知道,日本其实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近代日本学习的是西方,相对而言,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后他们总结、筛选出的东西确实更适合中国人学习,但是同样的,很多东西他们也没有消化完毕。所以如果个人能力足够的话,直接去欧洲是最好的选择,其中尤以德国为佳。约翰想要为国人建立的,就是一个通畅的留学渠道,同时再提供一些必要的资助,减少留学生们的负担。
这封电报,自然让容闳大喜过望。
具体的事情自然由容闳和约翰任命的专人负责,他自己要做的就是给德国其他大学校长们一一写上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件,甚至包括英国、法国的那些大学,试图说服他们接受更多的中国留学生……
与此同时,约翰也没有停下挖人的脚步。
新生的亨特拉尔大学急需更多高素质的教授和讲师,所以凭借着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和朋友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