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三国小娘》第56章


龀浅兀饩褪鞘盗Π。?br />
赵温、赵岐、伏完怒骂杨彪不讲义气,隐瞒他们这么久,继而担心刘协的安全,这是大汉根基,也是老头的根基,接下来组成以杨彪为首的军事小组,向夏阳派驻兵力等等,杨彪的意见得到最终认定,不能大幅动作,只能暗中行动,低调和继续隐瞒更能保障皇上的安全。
经历了这次秘密会议,三公劲头十足,立刻召集朝廷会议通告全城,朝堂上的决策,皆是皇上亲自参阅,由辅政三公共同决定,正式发布圣旨,诏令皇上成年礼后主政。消息传出,虽然刘协没有现身,但在几个老臣的巨大影响下,人心渐渐稳定。
……
就在祢衡四处扩张地盘,麴义远征奢延,刘协发展肤施的时候,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打响;就在祢衡前脚踏上黄河西岸,杨修作为劳军使者,走入韩暹大营。
迎接他的除了大将军韩暹,还有曹操的帐下谋士荀彧。荀彧面白无须,笑容温和无伤,任何时刻两手都是拢在宽大的汉袖内,一柄士子剑牢固地插在腰间。
韩暹反了。
“祖德老弟,别来无恙!”
“文若兄,别来无恙!”
荀彧躬身一拜,杨修松开执剑的手,合拢抱拳,二人恍若老友见面,傍边的韩暹却是面色尴尬,两个阵营的谋士见面,不但未曾怒骂反目,也未曾为难他这个将军,反而携手进入大堂,岂不怪哉!
三人分主客落座,寒暄半刻,韩暹受不了大堂中的虚伪气氛,借口通知劳军离去,荀彧与之纵谈天下。
当夜,荀彧夜会杨修。
“文若兄白日不曾挑明,晚上欲要当说客吗?”
荀彧安坐直言:“祖德老弟,君怀不世之才,当扶汉室于将崩,救大汉于倾危,当今皇上幼弱,不堪振兴汉室,我等何不辅佐一位忠于汉室的英雄,扫平域内以迎天子于东都,也可以恢复大汉江山啊!”
“文若兄所言不虚,如果真有这么一位忠心于大汉的英雄,当然需要大力辅佐。但方今天下皆以为汉失其鹿,无不倾力追逐,即便有这么的英雄,当他一朝追上这头鹿,他还能还给汉室吗?就算他想还,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将相王侯愿意吗?”杨修大笑,“我认为他不会还,也不敢还!一旦还给羸弱的汉室,天下重新大乱!”
荀彧喟叹:“你我皆知,现今天下不服汉室者十有**,各怀踞地称王的野心,唯有曹公一心忠于汉室,德才兼备,周旋于兖、徐之间,现拥兵三十万,可谓当世英雄。如果我们不相信他,还有谁能相信,即便如同祖德老的所言,吾等自然要以死相谏,方不愧对汉室祖先。”
杨修默然,荀彧趁机拿出一封密信。
“祖德老弟,明公倾慕老弟的才学,特让我转交迷信一封,希望我们能同帐效力,振兴大汉!”
杨修接过密信,却不拆开,沉吟半晌。
“老弟为何不先看一下?”
杨修抬眼看了一下荀彧,此人笃有忠心,对大势看的极为通透,若要在两个月前,绝对能够打动杨修,但是现在不行了,刘协经营下的安邑日益安稳,帐下兵马万余,更有徐晃、安敦、莫问等人辅佐,实力虽少,但君王之志却通达四海,而今更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羌胡的老家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占据夏阳、韩城一带,有天纵奇才的祢衡相助,必然会越高越大,一旦打下雕阴、高奴,与远在北方的刘协练成一片,则黄河以西的并州就牢牢握住手中,羌胡铁骑声势虽大,却是化外蛮夷野人,弹指可灭,怎可与威威大汉相比,迟早要雌伏与刘协脚下,有此作为基础,不出三年,在他们的辅佐下,刘协必定能够雄起于中原,根本不需要曲线救汉这条路。
第六十八章 杨修反游说 '本章字数:1988 最新更新时间:2013…07…25 00:53:28。0'
“文若兄,你素来谋定而后动,这方面我不如你,但你的计谋,却没有跟上大势啊?” 杨修深叹,不待荀彧提出异议,杨修用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将刘协派平西将军带领一万人马出兵上郡,占领韩城、夏阳、等地具以相告。当然,出兵一万绝对不可靠,实际掌控肤施也不可靠,但平西将军控制夏阳、韩城、远赴肤施近而立足,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本是流言,但从杨修嘴里说出,却让荀彧不得不信,登时大惊。
“文若兄,皇上在河东有御林军两千人马、王海将军四千兵马、徐晃将军四千兵马,就算你们策反了大将军韩暹,河东依然还有一万将士,尚且不论平西将军的一万精骑……你们策反韩暹,越过大阳渡口的黄河天险,皇上还有韩城的黄河天险!”
荀彧沉思,杨修冷笑道:“就算你们三十万大军渡过黄河,将皇上的兵马一网打尽,你且试想,天下还有何人相信曹瞒是为了忠于大汉,为了复兴汉室?”
荀彧有些迷茫,是啊,杀了皇上的兵马,告诉天下,这是为了皇上好,谁信?
皇上有兵马?
荀彧突然回过味,等等,平西将军不是传言中是土匪将领吗,什么时候成了皇上任命的?再有,徐晃和韩暹都是黄巾余贼,就王海手里还有一点兵。对于河东这个弹丸之地来说,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兵,杨修有意夸大。
“祖德老弟,明公为清除皇帝身边的黄巾贼人才兴兵河东,大将军韩暹忠于汉室归附明公,黄巾贼人徐晃不从,誓必杀之,促皇帝还都洛阳,以续汉室二百年的社稷,明公一心为皇上,岂能不忠于大汉?”
“韩暹归附曹操就是忠心大汉,投降皇上难就是反贼?如果荀兄如此想法,杨修不屑于同席!”杨修直接喊名字,愤然逐客,荀彧汗颜。杨修趁机游说荀彧,“文若兄乃当世第一谋士,还看不出皇上的用意,避开中原杀戮,起雄兵于长城内外,坐等渔翁之利,这等雄才伟略,如果有文若兄来实施,重振汉室指日可待。”
荀彧蒙了,照杨修之言,未尝不是一条捷径。
杨修再加言:“假以时日,皇上与曹操必有对阵,不知文若兄如何自处?”
荀彧顺着杨修的意思想下去,不管胜负,在史书上,他都是汉庭的叛逆,顿时心中发凉,然而荀彧毕竟不是三岁小儿,任然寄希望与心中英雄曹操。
“祖德妄论,以明公之德,岂不能主动归附汉庭,以求荫封子孙!”
“既然早晚都是归附汉庭,为何不早走一步?等到皇上强大了紧巴巴去锦上添花,莫不如此时雪中送炭!文若兄高才,不会想不通此中关节吧!”杨修本就善辩,口才极好,此时正是发挥所长,一句紧跟一句,将荀彧逼的无言以对,
荀彧沉思无果,转身溜达半晌才转回来。
“今日之言出我之口,入君之耳,万不能有第三人知道,否则你我皆出不得此营!”此话一出,杨修已经知道荀彧已经心动,刚才就是去巡视有没有偷听的探子。
“文若兄一心为汉室,必当青史留名!”杨修一鞠到底。
荀彧连忙摆手,“容我三思!”
“文若兄,你思考的时间只有三日?”
荀彧苦笑。
……
不过两日,徐晃引兵三千,进逼大阳,韩暹大惊,软禁杨修之事并无人透露,何以徐晃瞬息即到?立刻提审杨修,杨修也不抵抗,有问必答。
“我料你必反,故与徐晃将军约定,每日送信一封,若无信至,即刻引兵大阳!”
韩暹心中害怕,问计于荀彧,荀彧大笑。
“大将军勿虑,明公已经令曹洪将军引兵五千,不日即至黄河南岸,将士只管准备渡河船只,待曹洪将军来到,不出三日,定将贼人徐晃杀退!”
韩暹心中大喜,看杨修怡然自得,全不将他放在眼里,顿时恼羞成怒,喝令人推出去斩了。
“请大将军且熄雷霆之怒,杨修乃名士,大将军杀之,定然失天下士子之心,恐与将军不利,不如且放他回去,借徐晃只手杀之!”
“荀彧先生说笑,放了杨修,徐晃高兴还来不及,岂能杀了他?”
“不然,我等只需散播谣言,说杨修已投明公,然后在两军阵前以贵宾之礼相待,徐晃乃是一山野村夫,一旦杨修返回徐晃大营,必然以为是劝降而杀之。杨修是太尉杨彪之子,徐晃杀了杨修,杨彪岂肯善罢甘休,只待汉庭大乱,我军相机而动,岂不妙哉!”
韩暹拍案叫好,荀彧带人直奔杨修处,巡视无人,方与杨修进屋对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