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第463章


老头停下了正在嚼动的腮帮子,很明显是听出了柳才的声音,缓缓放下了手中干粮,右手往柳才搭在肩上的手背拍了拍,“柳才啊,你怎么也来了。”
“爹!”
柳才一把扳过柳老汉的身子,抱着他大哭。
“囡囡,他俩是父子?”赵婶儿这才明白事情原委。
囡囡抹抹眼泪,点了点头。
赵婶儿轻轻叹了口气,这年月,不知多少户家破人亡,多少人妻离子散,父子还能重聚,那当真是万幸了。
父子二人很快收拾情绪,止了哭声,旁边还有蒙人,动静大了,多少会带来不便。
“公。。。公子,囡囡!你们。。。你们怎么也来了?那山里。。。”柳老汉跟着柳才过来,一见到志文和囡囡,就瞪大了眼睛问道,语气有些惶急。
“没事儿没事儿,老柳叔,不是你想的那样,咱们边找马齿苋边说。”志文知道柳老汉肯定想岔了,急忙解释道。
大半个时辰后,柳才总算把分开后这几年涿鹿山的情况同柳老汉大致说清楚了。
“胡闹!”柳老汉忍不住斥道,“公子,我这儿子不明事理,你怎么也陪着他,我身子骨大半截已经埋入黄土了,不值当你们来冒险的。”
话虽如此说,但语气中却尽是满足之意。
“安啦,柳老叔,我们现在可是来给阿济格贝勒看病的,他们将我们视为上宾,哪有什么危险。”囡囡笑道。
“那大凌河那边呢?”柳老汉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知道那里正在爆发战事,是个凶险之处,而志文他们正是从那里赶过来的。
“想要走脱却是不难。”志文也开口劝慰,又打岔问道,“对了,柳老叔,怎么赵婶儿说你姓刘呢,还有,你怎地当上什么牛录额真了?”
“这。。。唉!”刚才还挺豪爽的柳老汉一下子扭捏起来,支支吾吾地说了半天,才将他在太行山麓与志文他们走脱后的经历讲出来。
他只身单骑撞向建奴,将建奴骑兵拦截下来,给志文他们逃脱追击提供了方便,本来是抱着必死之心的,不过神奇的是,柳老汉除了最后摔倒在地,并没有受到一丁点的伤。
那箭术高超的建奴骑兵,是个牛录额真,柳老汉让他功亏一篑,没有逮住脱逃之人,照常理,本该拿柳老汉开刀,以泄心头之火的。
不料此人倒是个人物,对柳老汉的作为非常欣赏,认为他年纪虽大,却是个好汉子,就此饶了柳老汉的性命,将他一路带到京畿,最后来到辽东。
这人一心赴死也就是在特定的场景之中才会迸发,一旦过了,本能还是好死不如赖活的,柳老汉也不例外,既然没有死成,又被饶了性命,也就抱着苟且偷生的念头跟着建奴走了。
柳老汉年纪虽大,但身体不错,干农活有一手,又帮柳才劫过道,胆子不小,能镇得住人,到了辽东没多久,就坐上了汉人牛录额真的位置。
只是他想着自己的身体发肤都从了蛮夷的样式,又与柳才隔着千山万水,也不知道这个儿子情况如何,柳家是否能后继有人,自觉死后无颜面见柳家的列祖列宗,遂把柳姓改为刘姓,也不告诉别人祖籍,生怕让祖宗蒙羞。
“不用操心了,柳老叔。”听到这里,志文笑了,“柳大哥早成亲了,媳妇有了身子,他这才来辽东找你的。”
“当真?”柳老汉看看志文,又看看柳才,兴奋得胡须都在抖动。
柳才此刻居然害起羞来,志文只能替他说道,“不骗你,柳老叔,再过几个月,你就能当爷爷了。”
“哈哈哈。。。”柳老汉这回笑得比刚才见到柳才还要开心,“总算你小子还有良心。”
“哥,哥!”囡囡此时突然冲志文不住挤眼,又朝柳老汉努嘴。
“怎么了?”
“姥姥姥爷。”囡囡小声说道,原来她见柳氏父子团聚,高兴之余,又想到了仍没有下落的姥姥姥爷,想让志文开口,找柳老汉帮忙。
“囡囡,你说什么?姥姥姥爷?”没想到柳老汉耳朵还挺好使,被他听到了。
“哦,柳老叔,我们还想找找姥爷一家,他们是陕北安定丁氏,不知有没有听说过?”囡囡索性大方问道。
“安定丁氏?我还真没听说过,不过不用担心,我这就让人去找,最多今晚,应该就会有消息了。”柳老汉道。
“还是柳老叔好。”囡囡甜甜地笑了。
柳老汉回了囡囡一个笑,招招手,很快有几人来到他身边,听他低声交待一番后,四下散去,看来柳老汉的威信很高。
“志文,囡囡。”见他们总算告一段落,一直跟在他们身边,憋了半天的赵婶儿说话了。
她很有眼力劲儿,刚才父子相认,故交重逢,赵婶儿都是默默看着,相互间叙旧聊天,她同样也没有打搅,静静听着,等志文他们都有了空闲,这才开口。
正文 第614章 故人(2)
听赵婶儿吭吭哧哧半天,志文总算明白了她的意思。
刚才同柳老汉叙旧的时候,把涿鹿山和塞外的情况大致讲了一下,赵婶儿在一旁自是听得清清楚楚,跟着志文干,只要不偷懒,就能吃饱穿暖,这对他们这些先逃难,后来又跟金人做牛做马的人来说,不啻是天堂。
所以赵婶儿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跟志文他们一起走。
囡囡听了,自然是看着志文,等他表态,她知道要想带着人从建奴的控制下逃出辽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行,没问题,赵婶儿。”志文没有丝毫犹豫地就应承下来,不为别的,就凭她帮忙找到了柳老汉,也要给这个面子。
再过几天,这里不论金人蒙人都要自顾不暇,汉人自己只要够胆,也能逃出生天,不过顺手而为的事,这些人还不惧鼠疫,不论带到达林台,还是卓尔湖,都是一大助力。
“不过赵婶儿,你可千万保密,要是说出去被金人蒙人知晓,那就麻烦了。”志文叮嘱道。
“我知道,我知道。”赵婶儿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
回到金人大营,又煨了一道药,让婢女服侍阿济格喝下。
灌了一天的药之后,阿济格烧退汗止,病情大有起色,只是仍旧昏迷咳嗽。
这样一来,不但金人心服口服,将他们视为贝勒爷的救星,就是志文自己也大感意外,看来除了药方对证之外,系统里的池塘水也起了不小作用。
到了这一步,要想止咳,除了常规的止咳药之外,还需调理脾胃,这叫培土生金,如此才能有更好的疗效。
在志文的口述下,柳才又开了一付止咳的方子,然后借口要去汉人营地找灶心土做药引,带着志文和囡囡大摇大摆地走了。
灶心土是汉人砌灶用的黄泥,经烟熏火燎之后,凿取些许用来做药,对脾胃的效果还行。
金人这边做饭,都是直接在火堆上烧煮,蒙人同样也是如此,只有汉人那里,因为在此地呆的时日不短,有那闲不住的人,硬是抽空砌了几个小土灶,方便做饭。
调理脾胃的思路没有错,开的方子也对证,至于要用来做药引的灶心土,就纯是借口了,其实有它不多,无它不少,完全是为了去找柳老汉。
阿济格的侍卫头子一开始还是想派几个士卒随同,或者让蒙人同行,都被柳才劝退了,他的理由是,汉人打骨子里惧怕他们,要是他们同行,没准会因此把土灶毁了,如此灶心土可就拿不到手了。
这个借口实在牵强,不过金人本就觉得汉人怕他们没错,又佩服柳才的医术,居然也信了。
一进汉人营地,早有人等着了,七拐八弯地走了一阵,终于见到了柳老汉。
“爹,怎么样?囡囡他们的姥姥姥爷找到没有?”刚见到柳老汉的身影,柳才就大声问道。
“哈哈哈。。。”柳老汉大笑,“找到了,安定丁氏嘛,这不是?”
“姥姥,姥爷!”几道身影刚现身,囡囡就大声喊着扑了过去。
“囡囡!”
“志文!”
接下来,自然免不了一番唏嘘,几番落泪,然后亲人相认,互诉衷肠。
兄妹两人的姥爷一家子,的确是逃难很早,是以志文的爹娘都没有找到他们,一路辗转,颠沛流离之后,一家人死的死,散的散,最后还在一起的,只剩老两口和一儿一女,也就是志文和囡囡的舅舅和小姨。
志文免不了也落了几滴泪,倒不是他有多伤感,而是气氛使然,看着囡囡哭得那么伤心,眼泪不由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