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锦书难托》第2章


吐槽归吐槽,能被霍教授这种国宝级的考古学专家一路指点提拔,白素锦始终觉得自己太好命。
“您又通宵连轴转了吧,我带了不少营养片,您赶紧吃了补一觉,墓室那边我这就去帮您看着。”白素锦也抓心挠肝惦记着,起身把背包递给罗教授转身就往外头走,没想到老头竟然不听话,也跟着出来了。
白素锦知道劝说无用,只好随他意,想着自己在旁边多注意老头一点,可别让他累倒了。
两人赶到墓室的时候,工作人员已经清理到棺椁附近。白素锦一眼望去,只见一具巨大的棺椁被淤泥密密实实包裹着,灯光照在淤泥上,无数璀璨的反光点,几乎闪花人的眼睛。
看到白素锦瞬间的失神,霍老头深有同感地拍拍她的肩膀,“你是没见到墓室刚开启的时候,我差点腿软。”
听他这么说,清理墓室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么大量的陪葬品,要不是有关部门第一时间进入武装警备状态,他们还真是一个放心觉都不敢睡。
一点点将沉积在棺椁之上的淤泥连带着陪葬品清除掉,这个过程就用去了整整两天时间。相关人员小睡一觉重整精神状态后,就正式进入开棺程序。
为了打开棺椁,考古队已经将墓坑加固。目前国内考古学界,对于墓葬棺椁这一块的研究最具权威的当数霍教授,是以这次的开馆指挥,身为本次考古工作领队的顾所长当即让位给他,白素锦身为第一助手,面对这具巨大的石棺,心情也立刻紧张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第三层金椁的打开,当通体乌黑、在光线照射下隐隐透露着玉石质感的第四重棺暴露在大家眼前时,现场的气氛更加严肃。
“这是。。。。。。黑玉?”一旁的某个考古队员吞了口唾沫。
“不,是乌木,而且,表面还经过了蜡化处理!”在霍教授示意下查看情况的白素锦没有发现她话音里竟带着明显的颤抖。
乌木,又称阴沉木,是楠木、红椿等古树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被埋入淤泥中,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经过成千上万年碳化过程而形成的,被誉为“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
将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乌木在我国历代以来都被认为具有辟邪、镇灵的效果,但完整的大块天然乌木罕之又罕,故而乌木多用来制作中小型的挂件,饶是如此,也有“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的比喻。
而此时,展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具棺椁,却是由货真价实的纯天然形成的大块乌木打造而成,当棺盖开启的一瞬间,看清里面的景象时,白素锦被震撼得脑中一片空白,只有镶满均匀玉片的棺内壁和安静从容躺在棺中身着金缕玉衣的墓主人。
“原来,玉棺的真正面貌是将玉片镶贴在棺材的内壁上。。。。。。”见到此景的霍教授震惊过后,恍然呢喃道:“也对,既然认为玉石具有辟邪和保持元气不散的作用,自然要放在离身体最近的地方,镶贴在内壁更适合。”
要把一整套的玉片从棺木上拆解下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失误率,霍教授准备亲自动手,参与人员几番筛选下来,就只有顾所长、两个副领队和白素锦。
当第一块玉片被取下来露出里面的乌木时,白素锦再次被震撼到。被打磨得平滑均匀的玉片下,乌木呈现着暗黄色,这是古金丝楠木在地下埋藏至少四千年才会呈现的魅力色彩!
金缕玉衣,通常也会被认为是一重棺。这个拥有五重棺椁、黄肠题奏、金缕玉衣、金丝楠乌木内椁、玉棺及数不尽陪葬品于一身的墓主人,究竟是谁呢?
这个问题萦绕在作业现场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心头。
随着最后一块玉片被取下,白素锦深深松了一口气。这些玉片在制作时不仅在规格上有着严苛的标准,同时也做了细致分区的编号,这对后期的玉衣复原工作来说意义巨大。
长时间蹲着猛然起身,白素锦觉得脑袋一阵发晕,鼻腔胀热,稳住身形后忙不迭拿衣袖捂鼻子,可惜,还是晚了一步,一大滴鼻血径直滴到了乌木棺材板上!
乌木内壁因为镶贴玉片,所以并未经过蜡化处理,如今玉片被完全剥离,正是赤裸裸的状态,白素锦暗叫一声不好,忙蹲下身补救善后。
突变,就在她蹲下的那一刻发生了。
原本呈现暗黄色均匀色泽的乌木棺壁上突兀地浮现出数条朱砂红的曲线,这些曲线宛若有生命一般彼此交错游走,最后,形成一幅诡谲妖异的复杂图形。
此时,只有白素锦一个人站在被分离的棺木中间,眼前的情景发生得太突然,白素锦仅来得及站起来喊了声“师父”,就在凭空乍起的一片刺眼红光中失去了意识。
☆、第3章
第3章白府
早春三月的临西府还残留着一小节倒春寒的尾巴,今儿清晨,白府和往常没什么不同,白二爷昨晚和同行应酬多喝了几杯,将近子时才回府,这会儿正酣睡着。作为当家奶奶,白二太太小齐氏天微微擦亮就起身了,拾掇利索后草草用了一小碗燕窝,赶忙动身往福林院给老太太请安。刚出清溪院走了不到百步,就碰上从清风苑方向走近来的白三太太余氏。
俩人一如往常般老生常谈地互相寒暄了一番,结伴往老太太的院子走着。
如今的白府虽被誉为临西“小四象”之一,富甲一方,但实际上白家的崛起前后也不过三四十年,尤其是白家大爷白明启接管家业后,倾尽家财涉足盐业,白家资产迅速累积,仅仅数年后就凭出色的品行和经营手腕赢得江南“八牛”之首许家许老爷子的亲睐,招为女婿,有了岳家的强大助力,此后十年间,白家的财富几乎可以用飞速膨胀来形容,可惜,四年前,白大爷跟着商队外出途中遇到山匪不幸遇难,白大太太伤心过度,缠绵病榻将近一年后也过世了。
白大爷在世时与太太许氏情意深厚,虽然婚后多年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却始终没有动过纳妾的念头,是以夫妻相继去世后,大房只留下白三姑娘一人。
白大爷兄弟一行三人,白三爷科举入仕,虽没位列三甲,但在兄长的打点帮助下谋到了临西府辖内锦阳县知县的正七品官职,任上政绩良好,又有家世相助,白三爷也算是踌躇满志。
白三爷仕途颇顺,所以白大爷夫妻相继离世后,白家偌大的家业就由白二爷接手,二房夫妻俩成为内外院的当家人,一时间风头无两,尤其是二太太小齐氏,自加入白家以来,处处被拿来同大嫂相比,处处差人家一大截,终于能出了这口闷气。
三太太余氏并没随白三爷去任上,一来是为孩子们读书考量,二来也存了维系三房同老太太、二房之间关系的打算。余氏出身官宦之家,出阁时恰逢父亲迁升为临西府同知,其中也不乏白家的关系,自小在明争暗夺的官家后院耳濡目染长大,余氏自然深谙如何在内院为白三爷筹谋一二。对这样的三太太来说,大房当家还是二房当家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至于白家的大家长白老太太,对于二房当家一事自然是高兴的。老太太膝下三个儿子,顶数白大爷脸最冷,从小就同她这个亲娘不热络,接掌家业后更是三五天见不着人,后来又死活不听自己的话,非要娶个精明强悍、娘家背景压过自家好几头的媳妇进府,最后弄得连个继承香火的儿子都没有!
而二房就完全不同了,白二爷是最得老太太欢心的儿子,二太太小齐氏更是她娘家的亲外甥女,这俩人翻身当家,老太太自然乐见。
不过,这种和谐的平衡感是在大房强势存在的状态下经过多年磨合形成下来的,如今前提条件消失,三四年时间冲击下,原有的和谐关系已慢慢露出失衡的苗头。
其中,苗头最明显的,就是两房儿媳对福林院的晨昏定省。
基本上,只有皇亲权贵或书香世家为了彰显端仪才会遵守这个旧礼,一般的官宦之家都不如此,遑论百姓之家。可是这白老太太也不知是怎么了,大房太太病逝后不到月余,反倒折腾起两房的儿媳妇来了。
余氏是个善隐忍的,小齐氏可就不同了。老太太是她的亲姨母,想当年拍着胸脯保证促成她和大爷的婚事,为此,她还撺掇着她娘推掉了一桩不错的提亲,结果呢,大爷宁可挨罚跪祠堂也不答应成亲,弄得她丢尽了脸面,后来没有选择,只好嫁给二爷,心想着好歹白家家境好,还是给亲姨母当儿媳妇,日子总会过得随性些,结果,上面一个样样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