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女当嫁》第172章


王顺子很自然地答应了,对郁小闲说到:“小的也以为就这样荒废了刚刚出名的市场很不划算,我愿意跟着太太把市场建起来。何远兄弟是个能干事的人,太太可要调教他一番了,让他也跟着,其余的人都去山里。我只留十几个宣城来的有手艺的人跟着,其余的人我们完全可以在本地雇,我们这边靠农活吃饭的人少,做工的价钱也不会因为在农忙时涨价。”
郁小闲觉得这次王顺子的脑筋是开了窍,于是她对梅管家说到:“就想王顺子说的那样,我就留十几个人调度,其余的事情我划分为几十件小工程,包给附近的人做,我们家只管验收,做的我不满意,我就不给工钱。这个市场最多十天,我就要让它开起来,繁盛起来。不出半年,就能回本,从此就算我们家又多了一百亩地的收成了。”
梅管家等人都被郁小闲的魄力给镇服了,全部没有了意见,当晚就按照名册把人给分了。郁小闲考虑到粮食和入冬入秋的衣被,又找来了小罗大罗兄弟,她的意思是,家里的三头骡子配上车,留下一辆家里用,其余两辆让王大山赶一辆,二虎赶一辆,跟着他们两兄弟去跑芜湖的短途。去的时候拉大理石和药材,反正两人都知道往哪里销售,本钱也小。回程就是买布匹和粮食,三天半一趟,这样中秋节前正好跑两趟。过了中秋再跟着金世莱跑,到了那个时候,估计每一次带一封信过去,徐老爹的人都可以帮郁小闲提前备货,这样来回一趟的时间就可以缩短,郁小闲暂时没有空闲出门,家里的事情都管不过来了。
想起金世莱的邀约,郁小闲觉得自己当时是昏了头,早就决定了除了十月初去接李四子他们,不再随意出去跑商了。可那天偏偏答应了和金世莱一起去扬州,这是明摆着要放金世莱的鸽子,不知道这家伙会不会生气。才两天不见,郁小闲还是有点挂念金世莱的,也不知道这家伙能不能把刘珍珠和徐忠义撮合在一起。
宣城那边的金世莱一回到家里,就对家人宣称徐忠义是他嫡亲的表弟,幼年时失散了,现在表弟已经是芜湖一个财主的养子,如今跟着他回宣城,预备开一家大客栈做自己的买卖。徐忠义的干爹也是仙姑在俗世的一位世交,所以将来他表弟的生意规模小不了。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刘花氏和刘珍珠的耳朵里,金世莱又悄悄对刘花氏说了郁小闲的意思,直接放下一句话:“仙姑认了我表弟当干哥哥,想着让你的闺女当老板娘,帮着我表弟开客栈。我表弟本分,仙姑觉得要找个能干的媳妇给他当家。只是仙姑不喜欢勉强别人的婚姻,这件事就你家自己考虑,成不成都不要紧,以我表弟的这个条件,在宣城找一个合适的姑娘是很容易的事情。”
金世莱的这些话丢下来,刘花氏哪里还会考虑,自然是立刻保证要结这门亲事。虽然王小七对她姑娘钦慕得很,王婆婆也是有意无意地探她们母女的口风。本来刘花氏几乎是肯了的,因为王婆婆的家底似乎也有上百银子,又是金罗氏的奶娘家,王小七本人又是一个很精明能干的人,姑娘跟着他以后的日子也会过得不错。可跟金世莱的表弟,财主的义子,仙姑的干哥哥比,王小七又算什么呢。
85趁热打铁
金世莱不愧为一个狡猾的商人,他以利诱之,两天就办成了郁小闲交给的差事。刘花氏知道现在刘珍珠和王小七在一起处久了,已经有那么一点意思了,要赶紧想办法让他们断了。她找到刘洪生把事情说明白了,刘洪生干脆停掉了刘珍珠在店中店卖东西的事情,让刘珍珠跟着金世莱的手下去罗家新给的嫁妆店铺卖海货和布匹,胭脂什么的。刘三妹和刘花氏也在金世莱店里住下专心经营店中店,不再回金家的宅子住。
金世莱也明白刘家的用意,于是他让王小七不用在监管酒肆的事情,只需专心管理两家店铺和喜铺的开张筹备即可。徐忠义也跟着去新铺子帮忙卖货,和刘珍珠一起就吃住在新店铺那边院子里。年前繁忙,店里的生意自然是让人忙得没空想别的事。到了中秋,刘珍珠也只能回刘家过节,这样一来彻底断了她回金家见王家人的机会。徐忠义天天和刘珍珠相处在一块,不说日久生情,就算最后来个包办,估计姑娘也不会太反感。
郁小闲可是说不准勉强人家过一辈子的,金世莱以为只要刘珍珠在相处的时候不讨厌徐忠义,这件事就成了一大半。金世莱甚至把从芜湖带来的一些胭脂水粉,衣料什么的交给徐忠义,让他看准机会,送给刘珍珠一些,山里的穷妹子没见过好东西,给她一点小恩小惠,姑娘就会喜欢这个人。另外他还教徐忠义对刘花氏和刘三妹大方些,送些布料给她们裁衣服,母亲和姑姑的耳帮风对于姑娘来说肯定管用。
当过店小二的徐忠义虽然是本分人,却还识教,他全听金世莱的安排,因为从他第一眼见刘珍珠就喜欢上了这个美貌而能干的姑娘,山里的妹子单纯干净,没有芜湖那一带女子看他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就是傻小子的想法了,当年他不过是栈的小伙计豆子。如今是仙姑的干哥哥,金老板的表弟,未来大栈的老板,谁又会瞧不起他呢。也该是傻人有傻福。他一个流浪儿老实本分,知恩图报,才有今天的运气。
金世莱这下子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金世莱和刘家商议了等过了节,就让媒婆说亲,一定要趁热打铁把亲先定下来。此时王婆婆母子还被蒙在鼓里,等大事定了。金世莱也会推说是表弟自己看中了刘家姑娘,央求自己提亲的,这样就算是“丈母娘”生气,也就是一阵子的事情。趁着这时候,他再让媒婆火速给王小七张罗一门亲事,这就皆大欢喜了。
如今金罗氏该得的嫁妆可都舀来了,罗老爷给了罗七娘三间还不错的铺子,三十亩良田。一盒子金银首饰,就这些就价值一千二百两了,所以罗七娘的弟媳妇才会生气。罗老爷的家产不过是接近一万两银子。办丧事花了两千两,又分出去这八分之一。剩下的钱,就算小陈姨娘的儿子和罗七娘一样分,剩下的家产再由罗家的两个正房之子平分,罗七娘的弟弟只能继承二三千两银子的家业,这日子太寒碜了,如何过得下去。
金世莱最看重的是罗家的几间铺子,有了这三间铺子,他就更能大展拳脚,把家业弄得兴旺起来。几十里之外的郁小闲干得和金世莱一样漂亮。她也是乘热打铁要把山神市场给快速变成聚宝盆。
郁小闲先用十五贯钱把市场对面的土地,包括现在租住的农家小院买了下来,这一处就只有五亩地大小,是最靠近市场,即便发生地震和泥石流都伤及不到的唯一地块。等到市场真的红火起来之后,她要在这里开一家栈。方便来往商吃住打尖,这样的配套要是能把商聚集在此处,那么栈的收益就更可观了。
市场的未建成地方,被分割成摊位区,地摊区,沼气池,牲口棚,菜地,水塘等九大块,公开招募工匠修建,由王顺子和黄有才带着那批人做监工监理,和有带头人的工匠们谈好价钱,包工包料,限期完成,验收之后付九成的钱,留着一成在年前给,算是质保金。这一笔银子就足足花掉了三百两,不过要紧的事情都能在中秋节前完工,初九开始整个山神市场足足有两三百号人从早干到晚。因为这个场面,山神市场成为全县最热闹的所在。
郁小闲把王顺子的老婆抽调出来,带着从附近招募的山民家的妇女三十多号人在新买的土地上做饭,再运到梅管家买下的院子里售卖给做工的人。粮食靠存粮和雇来的骡子来往于南陵…县运送,勉强能供应,菜是自家的菜地和在东市收来的。郁小闲还让把南坡陆续成熟的红薯也一点点收获过来充当补充粮食,要是三万多斤红薯在几天里收获,存储和保管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如从现在开始把藤蔓老了,成熟了的红薯陆续吃掉,减轻以后的压力。
初九一天,王李氏的饭铺就收到了四十五贯钱的流水,除去买东西和该付出去的工钱,正好抵消了山中近两百号人的粮食钱和菜金。郁小闲算是以工养工,省了一笔花销,还用去了近五百斤红薯,算是个好运作。新修好的上等摊位,有糕饼作坊的老板问过了是否能让他家在里面摆摊卖月饼,郁小闲建议那家糕饼作坊的老板联合别的老板就在她的地方开个庙会,把过节用的吃喝小玩意舀来卖,一直卖到八月十四日,她就收每个摊子一两银子的租金。
这样的好事对于那些小作坊和小商贩而言都是极好的事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