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坑》第3章


坚持到现在的工程兵们得到了消息,明天开始,就要到其他地方开始工作。结果第五天早上,十个人全部到齐。在工作队的带领下,杨家村的工程兵们向着其他地方前进了。
民间的消息要对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那可灵通的很。工程兵开始集结,在五处开始修建县里面新推行的什么模式,这个消息当天就传遍了整个县的所有村。大批的树苗,草籽运到了各处。
绥德交通很不方便,只有最有钱的,或者娶媳妇这等大事才会动用骡马。而这些运输的队伍就动用了大批骡马,这个消息惊动了整个县的上下。人民虽然不理解为何政府要这么做,但是政府这样做绝对是对政府自己好。大批百姓跑了好远,前往那五处修建场所看新鲜。然后看到这几个地方所作的和各村的干部们所说的真的一模一样。百姓们不由得不开始嘀咕了。难道官府没说瞎话?
人民们有一种朴素的概念,官府干的,绝对对百姓没什么好处。可是闻着工地厨房里飘出的饭食香味,看着那些熟悉的小伙们干着非常熟悉的农活。大家最终得到了一个认识,官府这么干就是为了多打粮食,多让百姓纳粮。种地纳粮对百姓来说天经地义。现在问题是,百姓吃都吃不饱,拿什么纳粮?在这里连看了几天之后,一部分特别穷困的村民心动了。他们最终响应了村里面工作组的号召。反正再差也不过是多干点活,加上这些年土星共同体政府让地主减租减息,这个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家可都是亲眼看到的。至多吃次亏而已。
工作队到没有急着让大家加入,而是把所有的民众集中在一起,做了一番约定。一旦加入了,是可以退出的。但是只要没有退出,那么就得年年听政府的章程。特别是草场,没有加入的人家,不能够在上面放牧。这种说法一出,就连刚开始没有决心加入的那些人最终都决定加入了。
整个绥远农村的工作至少在一半左右的农村展开了。
4月,下起了小雨。在播撒了草种的地面上,长出了绿油油的小草芽。这下,看守草地不被小鸟偷吃的农民们终于松了口气。那些树苗也透出生命的气息。大家在半坡上开辟的梯田中播下的向日葵长势喜人。虽然政府让大家种植这些奇怪的作物,但本来什么都不长的荒山上居然能够生长这么多作物,本来就是赚到的。
在农田辛苦了一个月之后,沈茂以铁道工程兵为骨干,带领着全县的工程兵开始修建各处的水窖。修建过程挺辛苦,工程本身却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倒是沈茂作为 “县太爷”,在民间的心中,坐衙的县太爷就得断案,各种纠纷就借二连三的闹到了沈茂面前。很多内容根本不算案子,顶多是“谁偷了谁一只鸡,谁打破了谁家的一些东西。”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在纯朴精明顽固的百姓眼中,这就是大事。而且是值得县太爷甚至皇帝亲自过问的大事。
对于这些问题,沈茂肯定自己做不了断绝,而且这本来也不是他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他什么都不说,那些机灵的各村干部自然就把问题揽过去并且作出处理。但是沈茂也不会对此完全没有看法,等这些事情处理完毕,沈茂就会过问村里面的各种基层组织的建设情况。
陕西的雨季终于到了,滂沱的大雨将大量泥土冲下土坡,如果是以前,这些泥水会直接冲入河流。现在由于有了山坡上的梯田吸收了很多水分,山沟里面筑起的堰坝将泥水拦在里面。这下就连那些最不看好工程的农民也知道明年这些平整的淤泥是多好的种植地。水分渗入地下,明年这些坝堰里面肯定不会缺水。
而种植的牧草,树苗也保护了半坡。今年冲掉的泥土比往年有所减少。那些树根都没有被冲出来。人怕伤心,树怕伤根,农民们赶紧对树根部进行了培土。大家饲养的山羊也开始在苜蓿为主的草地上放牧。向日葵已经收了,葵花子榨的油味道很香,葵花子也可以用来喂鸡,茎部还可以当饲料,仅仅半年,明年的收获就有了盼头。
绥德县总共召集了3000多名工程兵,这些工程兵已经在各村附近的每条沟里都打了十几道坝堰,山上冲下来的雨水和泥土都被坝堰拦在沟里面。就连没有参加工作的各村都得了好处,政府说话也算数,绥德的工程兵都没有出县,全部在本地劳动。劳动都是在农闲时节进行的,毫不耽误农忙。这样的做法,极大地得到了绥德当地人民的认可。“民无信不立”,绥德县政府守信的作风,为之后开展农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4年初秋,雨季已经结束。在坝堰内平整的土地上很快就可以播种小麦了。所有农民对新出现的好地都是摩拳擦掌,准备给自己占块好地。所有人都在抱怨,为何自己没有想到这样的好办法,早些年能够想到这好办法,现在早就多少亩好地进账。现在的沟里面淤积的泥水很少,新增加的平地四个人能够均下来一亩,谁都想分到这些新出来的好地,各村都有纷争,陕西民风彪悍,若是不定下来一个章程,自己人会先打个头破血流。
各地工作队开始进入农村进行宣传“土改”。所有土地都将由国家出钱购买,国家收购土地之后,将这些土地交给农民经营。县政府表现出来的实力,上到地主,下到农民都心悦诚服。各何况,现在还有一支“工程兵”掌握在县政府手里,这可是3000壮小伙组成的队伍。土星共同体最注重教育,工程兵们除了工作之外,闲暇时间就是操练和上课。半年下来,每个人都认了近百个字,在各村刷标语,都是这些小伙子干的。县里面在每个村里面派遣的工作组,都兼任教师职务,免费给孩子们教书。
人民听了政府讲的道理,都觉得很有理。现在政府要购买各村所有土地,农民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是绝不会反对,地主们逐渐被孤立了。加上工程兵们或许对本村的地主还不好意思动粗,但是对别的村的地主可就未必那么客气。“发动群众”是土星共同体的法宝,现在这个法宝就该到了应用的时候。绝大多数地主都很识相,政府又不是抢他们的地,还是买地。这些卖地的钱,并不直接付给。而是给地主一种“土地国库券”,十五年间,每年给与10%的利息。十五年后,统一支付土地购买金。除此之外,地主还能够按照“土改”规定,重新分得土地。这样通情达理的做法,也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地主的不满。到了播种小麦前,所有地主都向政府屈服了。
绥德这地方的荒地多,国家早就把有主的荒地买下了。各村的土地进行划分,政府提出的方案就是每人分到四亩粮田,每人再分到坡地上的一亩果园和经济作物田,除去种植土地之外之外的其他土地1/3用来种草,2/3种树,每家都利用草场养羊,养猪。好地超过四亩的家庭寥寥无几,政府花在收购土地的费用微乎其微。
土地分完之后,剩下就是各村的选举。人人分到土地,政府还给提出了长远的规划,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村农民选举热情极高,大家对自己当了村长之后,如何按照政府的指挥把本村给尽快搞好做了公开演讲。这种公开的演讲,对没有任何经验的农民真的是挑战,沈茂旁听了几次,演讲者有一多半上台就开始吭哧,吭哧一会儿,就被喝倒彩。接着就更说不出什么话来,最后自己灰溜溜的下台。不过下面喝倒彩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也有些农民上台后大大的发表了一番见解,但是明显驴头不对马嘴。农民在台上很可能说不好,在台下一个个都不糊涂,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地方,想糊弄他们一点都不容易。各种反驳嘲笑一箩筐一箩筐的倾斜而出。幸好有工作组维持秩序,不然在选举时候,因为口角差点爆发武力冲突。最后就是投票选举,采取的就是在被选举人背后碗里扔黑豆的办法。每个村最后都选出坡不错的村长。选举完村长,就选举各种农村基层组织。选举结束之后,各村的农民就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玩命工作了。
只要有奔头,陕北农民的勤奋可绝不含糊。沈茂所到之处,见到的景象彻底粉碎了“八百里秦川养八百万懒汉”的说法。到处都是在田里奋力工作的农民,县政府向农民提供了铁制农具,这些农具是收费的。明年,农民们用收成向政府支付这笔费用。家里面没有牲口的,也将在明年开春之后,从政府那里“赊”到牲口,等到秋天的时候,用牲口或者粮食来支付。在这点上,政府对农民进行了充分教育,不能够养过多牲口,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