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坑》第72章


陈明仁是和光头的陆军大学一起被俘的。解放军倒也没有怎么难为陆军大学的这群人,军事课由新老师和旧老师混讲,政治课由土星共同体派来的干部负责。基本属于改造性质的“新陆大培训班”在集中营里面开讲了。
陆大培训班的课程因为是国共双方教师混讲,所以学生们自然是不服气,要和老师较量一下。在之后的几个月当中,这些人都服气了。他们承认,在纯军事上,土星共同体和解放军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为何解放军能够拥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对这个问题,军官们和教师们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前国民党军官们也不得不承认了土星共同体政治上的优越性。改造进行到这个程度,国民党军官的想法都有重大改变,不过想把这些人全部改造成合格的土星共同体员也不是那么现实。
一部分军官提出,能不能在不入党的情况下,在解放军里面干。解放军提出的条件是,从尉官开始爬阶梯,但是这些前国民党高级军官可以得到优先提拔。这并非是可以侮辱或者刁难,
因为解放军当中的风气和旧军队当中的风气完全不同,把这些习惯于高高在上的前军官直接任命成高级军官,自然是要出乱子。这对大家都不好。
既然从尉官开始,这些军官们的晋升就有快有慢。例如陈明仁就进步飞速,呈现一年四级跳的水平,从少尉晋升为中校。在对日作战当中,陈明仁为上校师长,指挥一个师参加了战役,作战果敢,战功很大。
战后陈明仁晋升为大校,再次进入军校深造。并且在军校里面接到了晋升少将的命令。虽然在军队当中接受过足够的政治教育,但是陈明仁却还是不想和政治有什么接触。政治工作有政委,他只要负责好军事工作就好了。所以当白崇禧和他谈起政治形势的时候,陈明仁仅仅是礼貌性的在倾听,虽然对土星共同体的评价并不太高,但是作为军人的陈明仁也知道对政治对军事的重要性。不仅仅是陈明仁,在解放军当中大批非土星共同体出身的军官,都深知这点。解放军的军队性质和这些人曾经身处的军队完全不同,这是一支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的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这些旧军人出身的军官们感到了一种迷茫,现代化战争要在火力地狱中展开。飞速提高的共和国力量,给了他们信心,而对战场情况的无情评估,又让他们必须从士兵的角度来考虑。如果是以前的旧军队,不用说是面对列强的军队,光解放放军拥有的活力以及先进的战术,就可以摧枯拉朽一样的击败任何旧军队的精锐。解放军是能够忍耐火力地狱的,但是作为军官,作为职业军人,为了什么样的理由驱赶着部队投入铁与火的地狱,这就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
因为深知生命的重要,所以要保卫国家。在收复东北的战役当中,陈明仁的师伤亡了2000多官兵,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军人,战斗中舍生忘死。当陈明仁看到数万官兵的墓碑组成的森林的时候,这个冷酷的战术家第一次感到了良心的重量。这些士兵并不是为了他陈明仁而战,而是为了中国而战。以悍将之姿得到晋升的陈明仁亲眼看到,日本人狗急跳墙,发动了敢死队冲锋的时候,解放军组织了敢死队与之抗衡。不用什么大洋的诱惑,不用督战队的威逼。党员们挺身而出,中下层军官们打头,和日军展开了同归于尽的战斗。古人最敬重的慷慨赴死,也不过如此而已。
作为这样军队的指挥官,陈明仁不得不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同志们的伤亡。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军队,才让陈明仁有了力量,而正为有了这样的军队,陈明仁才一反以前尽力不介入政治的观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慷慨赴死,并不应该是低级军人的宿命,而是这支军队的精神。
1942年,共和国预计钢铁产量可以达到500万吨,这意味着能够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战争。绝大多数军官们考虑的并非是如何获得丰功伟绩,而是如何在达成战役目的的时候,有效减少部队的伤亡。在穷困和战乱中被扭曲的军人道德操守,在和平时代降临的时候,终于理顺成了正常的思维。所以陈明仁听着白崇禧的絮叨,突然感觉白崇禧就像是以前的自己。而现在的自己,就是以前怎么都理解不了的那些解放军指挥官。
那些解放军官兵是勇敢,他们的勇敢并非仅仅出于对自己的爱。他们是在为他们所热爱的祖国,为了他们所热爱的亲人而战。为了中国和自己的尊严与幸福而战。有了白崇禧作为反面对照,突然真正清楚的感受到这点的陈明仁,被这个想法所震撼了。他认识到以前的自己和现在的白崇禧是多么的可笑。
建设国家需要什么?投资。到处都在要物资,要人力。每一项要求都十分合理,又十分不合理。对于制定规划的部门来说,有了物资的日子还不如没有物资的日子。大家都知道你手里没有的时候,大家甚至懒得去理你。当知道你手里有大家急需物资的时候,所有人都要保证自己能够分到最大的一块。
沈凝现在都有点怕听到办公室屋门被推开的声音。每次进来人之后,都是一番口舌之争。那些人以为自己手里有阿拉丁神灯么?沈凝颇为怀念三叔沈茂在湖北的日子,那时候自己有靠山,至少心理上是感觉有依靠。三叔的权势,奶奶和叔母的宠爱。没过一段时间,三叔还会送给自己一些礼物。在三叔家吃住,还不用考虑家庭收支。
三叔去了河南之后,自己因为工作表现极佳又提为股长。然后被架上了最为难的部门。三叔送的礼物,还有奶奶和父亲给的钱,在党员干部财产调查的时候,总共被定为五千人民币。在湖北军区后勤机关当中,她一个小姑娘,居然排在最富有的前五人之列。这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眼光里面蕴含着恶意的有,借钱的有,还有些介绍对象的。工作上压力更大。听三叔说过,他在基层干过很久,沈凝想象不出,当年三叔沈茂到底是怎么处理这些繁杂工作的。以前看到三叔总是忙忙碌碌,极少休息。那种男子汉肩挑重任的模样,让沈凝感觉一种安全感。可当自己肩挑起这些责任的时候,她才真切体会到,想把一个体系运营好是多么的艰难。她也深刻的体会到,官僚系统为何要保持一种“臭官僚作风”。没有这种“臭官僚作风”作风的保护,要么就是官僚体系自己崩溃,要么就是官僚们被繁重的工作折磨致死。绝没有第三条路可选。或许只有三叔沈茂那些人,才能够在保持自身稳定的情况下,把那足以让人发疯的事务工作一件件处理好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沈凝得知有一批进修名额批下来了。她在知道这情况的当天,就和奶奶商量此事,希望能够去进修。没想到奶奶听完之后,坚决反对,要求沈凝坚持留在一线工作。“丫头,你现在资历太浅,我知道你很苦,但是再坚持坚持。现在还不是你往上爬的好时机。”奶奶语重心长地教育着沈凝。
二战在深刻的改变着中国的进程,中国同样在深刻地改变着二战的进程。1942年,中国发电站装机总量达到了1000亿度的规模。国家对于民用电力的考量不多。实际上也就是在工业区密集的地区,才会有相应的民用配电工程。
在中部,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同时启动。既然要建,就没有任何必要建设那些看似很快,实际没效率的基建工程。例如武汉新城的建设,在湖北三年丰收的条件下,轰轰烈烈的开始了。与以前猛搞地面建筑不同,武汉新城区的建设是从地下管线开始的。以2009年的武汉市区为蓝本,采取更加合理的布局调整。1941年,建设部一声令下,武汉地区的大规模地下管线修建就开始动工。
一开始,人民还不不理解,“挖那么深的沟做什么?”于是武汉准备打仗的谣言满天飞。庞大的地下管线提供统统是钢筋水泥的大管道体系,主管线里面可以跑汽车。实际上,主管线系统在建造的时候,运输挖掘出来的泥土,靠的就是卡车。用去了半年时间,各大地下管线才算是挖掘修建完毕。完成了地下管线之后,接着就是地面部分。工程有了地下部分,地面部分的建设就变得异乎寻常的简单。
武汉是按照大城市来建设的,工厂各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住宅区就显得千篇一律,统统是钢筋水泥七层楼。新区建成之后,政府动员老住宅区的市民搬迁过去,再摧毁老城区,开始建设新城区。人民缺钱,城市建设需要劳动力,建筑工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