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II》第39章


杨红现在才注意到这个男人,原来自己的这一场虚惊,都是因为这个男人。这完全是个扔到人海里没法认出来的那种人,现在能荣幸地引起美国海关重视,也是因为他带的那盒东西。那人现在当然是急得手足无措,满脸冒汗。杨红还没开口,那人就像见到救命恩人一般,冲着她就叽里呱啦地讲了一通。
杨红一句也听不懂,肯定不是普通话,肯定不是周宁的家乡话,好像连广东话也不是。杨红甚至怀疑那是不是中国话,说不定是越南话、柬埔寨话、泰国话什么的,因为那个男人生着一张马来人的脸,眉骨突出,嘴唇外翻,肤色偏黑,应该是那一带的。
“他说什么?”官员问道。
“我不知道。”杨红说完这句,觉得四周一片安静,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反而灵魂出窍般地想起朱彼得说过的笑话。他曾问口语班的人,说如果你只能学三个英语单词,你应该学哪三个词?那些年轻的女孩就娇憨地说要学“我爱你”,结果朱彼得说答错了,你们应该学“我不知道”这三个词。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现在你能对这个官员说“我爱你”?
杨红又说一遍:“我不知道。”
官员狐疑地看了杨红一眼,又把她的护照拿起来仔细检查了一番,软中带硬地问:“你是中国人吗?你是从中国来的吗?”
杨红恨不得回敬他一句:那护照上不是写着吗?但自己的英语还没纯熟到可以吵架的地步,只好简单地回答:“是的。”
官员仿佛找到了杨红逻辑中的一个大漏洞一般,举起她和那个男人的护照,一字一顿地说:“你是中国人,他也是中国人。他说话你不懂?”
可能因为他讲得慢,杨红不费力地就听懂了这几句,但她张张嘴,说不出一句话。只在心里责怪朱彼得百密一疏,口语班里没有讲到这一个场景,所以自己没有操练过这方面的回答。
如果不是语言障碍,杨红差不多要给那个家伙上一堂政治课了,不扯远了,就从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说起,这些民族大多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中国还有数不清的方言,中国人听不懂中国人的话是很正常的,不要说这个从未谋面的汉子,就是我自己的公公婆婆,我也是听不懂的。
杨红在心里试图将这些话翻译成英语,然后一气呵成地说出来,好说服这个官员,但已经有另两个官员走过来,很客气又很坚决地把她和那个男人带到一间办公室里去了。
3
杨红待在那个小小的办公室里,看几个官员忙进忙出的,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要把她怎么样。杨红也很奇怪这个男人带的究竟是什么。是不是一种特殊炸弹?这么小一盒,能炸出什么效果来?那么是生物武器?杨红这样一想,就很惊慌了,比那些官员还惊慌,因为那盒子里的东西真的是很可疑。刚才她又离得那么近,这会儿好像喉头开始发紧了。
杨红想,我得尽快离开这个地方,就清了清喉咙,又请原谅了几次,对不起了几次,但几个官员都在忙着打电话。最后终于有一个官员打完电话,眉开眼笑地对她说:“别着急,马上就没事了。”
杨红见几个官员都静下来等候,知道是自己的救星来了,没来由地就觉得待会儿出现在门口的会是朱彼得,不由得想起他平日里给谁帮个忙,都是嬉皮笑脸地问人:“是不是有点无以回报,以身相许的感觉?”
【文】想必女人报答救命恩人的最高规格就是嫁给救星了,所以美女一定要被英雄救,不然就会嫁得窝心;而英雄一定要救美女,不然就无法消受那个报答。而且这对英雄美女最好都是未婚的英雄美女,不然也是白搭。不过,如果英雄救人的时候先看看是不是美女再决定救不救,那就不是英雄而是色狼了,因为命运也不是只让美女落难的。是英雄,就上去救人,救了不求回报,才是真英雄。
【人】杨红知道自己不算美女,但朱彼得好像也算不上英雄,他整个人都给她一种滑稽的感觉。他姓了这个“朱”,就有几分滑稽了,哪有英雄姓朱的?再加上他叫个什么彼得,也是滑稽多于洋气。大家又故意叫他朱彼得,而不是彼得或者彼得朱,也是存心要保持他的滑稽形象。他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是往滑稽上靠。这样的人如果也算英雄,也只能是搞笑版英雄。
【书】容不得杨红多想,救星就一脚踏进门来了,不是朱彼得,而是一个个子不高的中国人,典型的学生脸,长相没有任何抓得住记忆的地方,杨红的学生中有太多这样的人,分不清他们、记不住他们的名字是杨红最大的头疼。
【屋】天降大任于这位救星,他跟那个生物武器的主人交谈了几句,就转身对几个官员解释了一下。几个官员和那个救星都哈哈笑起来。携带生物武器的汉子也跟着呵呵地笑。杨红没听懂,不知是该跟着笑还是不跟着笑,看几个男人都笑得有点暧昧,就决定不笑。
杨红当然是没事了,当她还心不在焉地听那个年轻的官员长篇大论的解释时,救命恩人就趁机溜走了,好像完全没有心思认识自己解救的美人,使杨红再一次认识到自己老了。
被这样折腾了一通,杨红对美国的印象坏极了,恨不得马上打道回府。但她不知道怎样才能打道回府,因为朱彼得没教,他说他教的东西可以涵盖你从中国上飞机到你在目的地下飞机这一段。对一路上的各种情景,他都按场景分类,编写成小品,让学生演练过了,但如何在中转机场就打道回府,他并没有教过。
杨红凭直觉认为只要朝刚才来的方向走就能走回海关去,也不假思索,就反着大多数人的方向走起来。刚走了一会儿,杨红就看见特蕾西正推着行李,朝自己这边走来。大概以为杨红是特意去找她的,特蕾西很感动地抢上来:“哇,你好快啊!一直想跟上你,但我的座位太靠后,等我下了飞机,已经找不到你了。”
杨红看到特蕾西,简直就像看到亲人一样,委屈地说:“刚才要是你在,就不会出那事了。”
“什么事?不急,不急。我们先去办转机手续,把行李托运了,再找个地方吃东西,边吃边聊。”
杨红忘了自己要打道回府的计划,糊里糊涂地就跟着特蕾西办了转机手续。两人在一个麦当劳店买了食物,在一张小桌前坐下,杨红就把刚才的经过讲了一下。
特蕾西越听越带劲儿,听完了,有点遗憾地说:“可惜我没碰上。我这个人,追新闻把新闻都追怕了,新闻见我就逃。你运气不错,这种百年不遇的事都让你遇到了。我可以把你这件事写篇文章发表。让我来想想怎样写比较轰动,比较能触及一些人的痛处,让他们忍不住要跳起来骂娘,只要有人骂,就有人看了。应该提到种族歧视的高度,也要把美国人的孤陋寡闻狠狠抨击一下,或者从美国安检制度造成的风声鹤唳谈起。”
杨红看她兴致如此之高,心情也好多了,就笑着说:“什么烦心的事到了你那里,就变得有趣了。”
特蕾西也嘻嘻笑着:“没办法,搞新闻的人,就是这种幸灾乐祸的脾气。国家不幸诗家幸,旁人不幸记者幸。国家灾难深重的时候,诗人可以写出流芳百世的诗。旁人不幸的时候,记者可以采访到轰动新闻。这两类人,唯恐天下不乱,最怕的是平安无事。你别介意啊,如果这事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我也会这样幸灾乐祸的。”
杨红想,如果我对自己的不幸能像记者一样幸灾乐祸了,那我就修炼到家了。她有点疲惫地说:“我不介意,不过我觉得我这次在美国不会很顺,这个头就没开好。美国对我一点都不友好,真恨不得马上就回去。”
特蕾西正色说:“就是因为对你不友好,才要待在这里出口气,斗争到美国对你友好为止。哎,我觉得你应该告他们,要求一大笔赔偿金。就说这事引发了你的抑郁症什么的。”
杨红摆摆手:“算了算了,我没抑郁症,也不想打官司。再说他们也没把我怎么样。”
“没把你怎么样?那就是你不懂依靠法律为自己争取权益了。精神上的伤害是很严重的,是难以计量的。当然正因为难以计量,才可以多敲他一些。我告诉你,美国人是很爱打官司的。你该告不告,他不认为你善良,反而认为你不懂法律。听说有个美国妇女,在一家麦当劳店被绊倒,摔伤了尾椎骨,就要求那家店赔了成千上万。你知道她为什么摔倒?是她自己的小孩把她绊倒的!”
杨红简直像听天方夜谭一样,张着嘴合不拢:“那怎么能怪店里呢?”
“当然怪店里,因为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