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白领》第19章


凰甑亩樱拍盖谆氐焦凇E既坏那榭鱿滤钟鲋簦恋缃峄橐荒旰螅胝煞蛩胗! ∷蚍刚┢锓副慌写τ衅谕叫?5年。她的丈夫以同样的罪犯被判处无期徒刑。
1。有期徒刑15年
“你肯定觉得生活在监狱里的人,都应该是愁眉苦脸的,其实不是。那种状态早在案件审理之初就已经过去了,到了监狱以后,都基本上能够正视所发生的一切了。所以你在狱中看到我们一个个每天还有说有笑的,其实那并不说明我们就不痛苦,却相反,我们非常痛苦,这种痛苦不是用言语能够表达清楚的。”(引自她写给本书作者的一封信)
她从湖北的一个小城市考进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大学毕业后直接考上了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后,她去了美国。
在美国,她结了婚,生了孩子,还把母亲接到了美国。这在她所生长的小城里,几乎尽人皆知。她被当成许多孩子效仿的榜样。
然而,由于家庭的矛盾导致最后的婚变,使得她在美国生活了两年之后,不得不留下年仅一岁的儿子,带着母亲回到国内。
回国之后,她觉得实在无颜见江东父老,悄悄把母亲送回老家之后,她又回到了北京。
北京毕竟是她读书就学的地方,她的母校没有抛弃她,但是她不愿意再回母校。
她在北京的大街上流浪了一整天,找了一间平房租住下来,开始了她真正的漂泊。
就在她觉得自己山穷水尽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个公司的老板。
这个老板比她大8岁,一直未婚。相识三个月之后,他们结婚。丈夫把她安排在自己的公司里,负责办公室的一些事务性工作,同时兼任公司里的会计。
一年之后,她和丈夫同时因涉嫌诈骗被刑事拘留。
案件审理了整整4年。最后因犯诈骗罪,丈夫被判处无期徒刑,她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如今,她在监狱已经度过了整整6年。虽然她的改造表现不错并因此获得了减刑,但是,她仍然有8年铁窗生涯,要她慢慢度过。
2。采访中,她滔滔不绝
采访中,她几乎有问必答,不回避任何问题,但是,她滔滔不绝的语言中,想筛出我想要的实质性的细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曾莉是南方人。身高也就1米5多一点,身材属于胖乎乎的一类。她的皮肤非常白,且白中透着粉红。眼睛不大,但是睫毛很长。因为她胖乎乎的娃娃脸,总让人觉得她是一个尚未长成的小女孩。表面上,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出,这样一个类似未成年的小女人会在性别上占有什么优势。
像其他女犯一样,她的头发很短。头发虽然短,但给人的感觉却非常女人。说她非常女人,并不全是因为她娇小的身材,更重要的是她讲话的声音和她的行为举止,那一举手一投足,还有她讲话的声音,真的让人觉得很柔软。
说这样一个女人,诈骗6亿元人民币,没有人敢相信。
我是在见到曾莉之前就了解了她的基本案情。管教民警告诉我说,她是研究生。在女子监狱,大学毕业的女生有几个,但是研究生毕业的却很少。而曾莉,不仅是研究生,她还去过美国,在美国生活了整整两年。她的儿子至今仍在美国!
这是怎样的一个女人?!我不禁在心里生出许多的好奇。
当曾莉走近我的时候,我发现她比任何一名我曾经采访过的罪犯都要规矩:说话必喊“报告”,回答问题总要先看管教,而且在接受采访的整整一上午的时间,她始终双手放在双膝上,很少动弹。
我试着以开玩笑的方式提示她,稍微放松一点,坐在旁边的管教也表示同意,但曾莉却说:“没关系,我习惯了。”
就那么坚持着,如同她讲话的声音,她始终让人感觉不到她的情绪。即使是提到孩子的时候,她也是一个腔调。我突然感到她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人:她不麻木,但是她能做到不表现,而那又非同一般人的“老于事故”。
没有人能看得出来她心里想些什么,更没有人能预料到她能做些什么。
当一个人站在你的面前,你无法看清楚她的颜面,她的脸上洋溢着热情,而你又分明感觉到她的冷漠的时候,那是怎样的一种心理感受?
我试着了解她的心理感受,试着了解她在经历了那一系列的人生体验之后,她对人生的看法和势态。
用监狱管教的话说,曾莉非常配合了我的采访。
我无法说她不配合。
在整个采访中,她几乎有问必答,不回避任何问题,但是,她滔滔不绝的大量的语言中,想筛出我想要的实质性的细节并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位监狱管教曾对我说,在罪犯中间,那些杀人放火的暴力犯,其实最简单,最容易采访,可是那些经济犯,尤其是诈骗犯,要想让他们说出点真话,的确不容易,您得费点劲。
在我采访完曾莉之后,我对这位管教的话有了点相同的感受。
从犯罪类型上来说,曾莉是我采访过的惟一的诈骗犯,她能就任何一个小的问题跟你聊上半个小时,而你对她所讲的一切几乎不知所云。
于是我打断她的话,不住地打断她,有时候甚至让我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够礼貌。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让她直逼主题,回答问题的实质。
我真的觉得我已经完全尽力了,到最后我甚至觉得她的回答已经有点坦率了。
这就是曾莉。
她让我明白了,她那么一个小女人怎么就那么大的能量,敢于面对6个亿的资金,面不改色心不跳,在被公安部门抓获之后,还能那么理智的对警官说:我没有罪。
不管怎么说,曾莉是一个非常少见的人。她的性格里的确有其与众不同的东西,为了了解这些东西,我耐着性子,和她谈了将近3个小时。
在那次采访她之后,几乎每次监狱有活动邀请记者参加,狱方安排的被采访罪犯中多数都有曾莉。曾莉真的像一个新闻发言人一样,讲话有理有据,滴水不漏,她不会给监狱,不,她不会给任何管理她的部门或者机构找麻烦。所以,我在多次采访时都有幸采访曾莉,直到我向狱方提出:能否安排别的人?
后来,在我采访曾莉稿子见报之后,她的老师给我打来电话,说:“曾莉对你的报道有点想法,但是她没有说。”
我知道她会是这样的反映。因为我自认在多次的采访中,我了解了曾莉,了解了她在任何场合下尽力掩饰或者说不想表现的那一面。
她是一个很具特色,值得研究的人。文学作品中,她是一个典型人物,现实生活中,她是一个能给许多人提供人生借鉴的人物。
只有二十几岁的曾莉,何以做了那么多、那么大惊天动地的事?
3。拿婚姻做桥梁
拿婚姻做桥梁铺就出国之路,两年后因性格不和婚姻破裂,丢下一岁幼子,她携老母回国。
曾莉1984年考入北京某大学,1988年本科毕业后直接考上了该校的硕士研究生。1991年拿到硕士学位后,她嫁了一个具有丰富的海外关系的北京人,于当年以探亲为名顺利的去了美国。
依曾莉当时的现状她完全可以不走这样的路,但是,她出国心切,同时又有点急功近利,所以她跟许多没有读过书的中国女人一样,选择了一条极具风险,而且在当时令许多青年女子都艳羡的路。
在结婚之前,她的丈夫已经在美国工作了好几年。因为曾莉一心想出国,在她读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正好当时她的一位老师的朋友的儿子在美国,想在国内找一个妻子。
经这位老师的介绍,曾莉认识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那个在美国工作很多年的中国人。在结婚之前,她和丈夫其实没有见过几次面,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他们只能靠鸿雁传书,交流感情。可以说,双方赖以结婚的基础是双方对彼此的硬件的认识。一个想找个中国女人,一个想找个在美国的丈夫。各方面条件比对,双方都比较满意。
于是,在曾莉研究生毕业的当年,他们办理了结婚登记。在她把国内的一切安顿好之后,便以探亲为由,顺利的去了美国。
到美国的一刹那,曾莉并没有想过要回国。因为当初她对国外的生活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虽然那些希望没有太多的现实依据,甚至带有一定的幻想成份,但是,丈夫及其家人提供给她的良好的物质生存基础,使得她不可能去为自己在美国的生存状况担忧。
然而,一切都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