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首道文集》第49章


斤。可见,小麦不论在北方和南方,都是可能实现高产的作物。 至于其他冬种作物也是可以高产的,如高州县旺高塘生产队1975年春收番薯23亩,平均亩产5621斤,最高的亩产900斤;今年春收尽管遇到严重的低温霜冻,23亩冬番薯仍获得亩产3617斤,其中的56亩亩产600斤。 该县的西塘十队今年春收6A亩烟麦间种,平均亩产黄烟357斤,小麦422斤。 博罗县吉龙大队去年春收“三花”
混播绿肥500亩,平均亩产821斤,有2亩试验田,亩产1200斤。第三,从耕地情况看,几年内全省种植300万亩左右的冬种作物,也是有可能的。小麦100万亩左右,薯类、豆类,油菜、烟叶、蔬菜、饲料以及其他经济作物100万亩左右,绿肥几百万亩至100万亩,大体是“三三制”。小麦、薯类等粮食作物搞到40~50亿斤,绿肥搞到亩产30~400斤是有可能的。以上情况说明,我省大搞冬种,不仅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是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 大搞冬种,有着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大有可为。 我们决不能把冬种只是当作解决“度荒”的权宜之计,认为可搞可不搞是不对的,而应该当作改革耕作制度的一场革命、打好农业翻身仗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到长期坚持,抓紧抓好。 你们6县都积
…… 273
搞好冬种 争取农业大丰收 —152—
累了比较丰富的冬种经验,特别是种小麦的高产经验,各方面工作都有比较好的基础。 你们6县的稻田面积共约300万亩,今年种小麦100万亩,绿肥和其他作物110多万亩,占面积的7成左右。 省委希望你们无论如何要把今年的冬种搞好,特别是小麦,产量要搞高一点,加上薯类、豆类等,冬种粮食作物总产争取搞到3亿斤,占全省冬种计划产量的10%,创造出大面积高产的经验,为把我省农业特别是粮食迅速搞上去作出新的贡献。
二、要切实把冬种当作一造来抓
怎样才算把冬种当作一造来抓?我想起码要做到:要提高干部群众对冬种的认识,各级领导要亲自抓,劳力、肥料有保证,关键技术措施要落实,力争多种高产。要把冬种搞上去,作为各级领导,一是要依照客观规律办事,二是要走群众路线。 拿广东的自然条件来说,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注意到不利的一面。 一年中的自然灾害大约有四风(台风、寒露风、清明风、干热风)
、三水(龙舟水、白露水、春季阴雨水)
、两旱(春旱、秋旱)
、一霜冻。 伴随着气候变化的情况,出现两多一少(病害多、虫害多,土壤有机质积累少)。
这些自然灾害各地程度不同,但都有一定的规律性。领导农业生产,就要考虑到气候、土壤、水利、肥料、劳力、机械、物资、技术等情况和国家的计划,走群众路线,同群众商量,因地制宜,不能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不要一刀切、一阵风。 一刀切是形而上学的一种表现,既不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也容易违反客观规律。 这
…… 274
—252—王首道文集
几年是有教训的。 如有些地方只强调种油菜、红萍,而忽视种小麦、绿肥;三季稻本来是可以因地制宜搞的,有的地方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有些地方不考虑具体条件,盲目推广,甚至过了季节还要种,结果出现减产失收等现象;有的片面强调面积就是产量,不留晚造秧田,晚造没有老壮秧,影响晚造增产。 种植计划面积要落实,但要和群众商量,合理安排,达到增种增收的目的。 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几年群众创造了许多三熟和冬种轮作套种的好经验,只要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统筹安排,上造为下造作准备,今年为明年着想,立足于全年主动,造造增产,就能够把整个农业生产计划合理布局好。 例如,东莞县今冬安排小麦30万亩,就是经过几上几下,与群众商量,做到合理安排,群众就比较满意,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呈现出抓纲治国、大干快上的新气象。要严格掌握季节。要适应季节,必须把每造品种搭配好。就一造来说,也有一个早、中、迟熟品种的合理搭配问题。品种搭配的好否,直接关系到各造能否按季节种植,科学地使用土地、劳力、肥料,充分利用广东自然气候的有利条件,避过不利因素等一系列问题。 许多地方认真总结群众经验,做到四个合理安排,即合理安排品种、季节、土地和三熟茬口,重点是合理安排品种和季节,关键是个“早”字,一早带三早。 群众反映,这是夺取三造高产的重要措施。 花县、东莞由于统筹安排,各造品种都有早、中、迟熟搭配,今年冬种季节就很主动。 花县15万亩小麦现在已开始进入大播季节,至“立冬”前可以基本播完。 这样,整个工作就主动了,就
…… 275
搞好冬种 争取农业大丰收 —352—
能为明年早造赢得季节。今年虽然各地小麦品种安排不一,但都应想尽办法,在11月上中旬基本种完,最迟不能超过“小雪”
,否则,明年早造就可能陷于被动。对于明年冬种的安排,就要从现在着手,认真总结早、晚造品种搭配的经验,选留好各造的种子,不要等到播种时才考虑。 有些地方还要估计到明年有发生春旱的可能,在种植计划和种子选留等方面作好相应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现在的情况是,早造的品种搭配比较好安排,晚造困难一些,主要是晚造早熟高产、适应性广的良种少,大部分地方是包胎矮当家。 农科部门要加快攻破这一关。 另外,要总结群众经验,多搞一些杂优,也搞一部分翻秋,这样可以提早季节,但搞翻秋要慎重,一定要先作试验,再行推广。要搞好土肥建设。 这些年来,有些地方冬种是一造自然产量,主要是下肥少,甚至没有下肥。 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庄稼没有肥,那能获得高产?
要高产,就要大干,多积肥。不大于,不流汗,不多搞肥,就不可能高产!山东小麦大面积亩产70~800斤以至100斤,一亩就下土杂肥150~20担,化肥60~70斤,磷肥50~60斤。 我们这方面就差得远。根据广东的经验,小麦亩产要搞到40~500斤,最少要有80~100担优质土杂肥,30~40斤化肥和适量的磷、钾肥。 从这次现场检查来看,虽然各县冬种肥料普遍比往年多,但达不到这个要求。 数量不足,质量也不高。 各地要抓紧这段时间切实把肥料抓一下,多积一担就是一担。 山区、丘陵区多搞火烧土也是好办法。土肥建设,主要是积极推广佛冈经验,大搞养猪积肥,大搞土杂肥,还要种好春夏绿肥紫云英、红
…… 276
—452—王首道文集
萍、田青、太阳麻、山毛豆等,适当安排一些水旱轮作,大搞作物秸秆回田,同时积极发展化肥生产。 大搞肥料,就是要肯投工,要有专业队伍。 据年亩产一吨粮的单位统计,起码要投放40%的工日来搞肥料。各地都要把改土增肥当作农田基建抓好,这样,既能当造增产,又能长年受益,一定要多花力气,多下功夫。 你们6县今冬明春就要因地制宜地普及佛冈式的圈猪积肥经验,把土肥建设当作一件大事,下功夫抓好。要抓好小麦高产的关键措施,切实加强管理。 广东小麦与北方的不同,这与气候条件有极大的关系。 广东小麦生长期间的气候特点是:气温从高到低又回复到高;雨量由少到多;大气湿度由小到大;光照强度由强到弱。 这就决定了我省小麦生长发育有3个特点:一是分蘖期短,分蘖成穗率低,在生产上依靠主穗才能夺得高产;二是前期生育期短,幼穗分化开始早,颖花退化较高;三是抽穗到成熟的时间长,有利于粒重的增大。 但也有不利的一面,特别是迟播的,往往在抽穗扬花和成熟期间碰到较多的阴雨天气,严重影响产量。这些特点,我们都要认真掌握。 目前已开始进入小麦播种季节,一定要根据这些特点,抓紧季节,高标准地播好种。 要把地整好,像东莞的新塘和花县的新华、莲塘大队那样,土地整得好,禾兜拾得干净,田基草铲得光,有利于小麦的发芽,也为明年消灭虫源。 要注意播种质量,开好排水沟,播后要灌发芽水,保证出苗齐。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