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首道文集》第130章


党必须自始至终坚持和实现自己的政治领导,训练和建设自己的干部队伍。近代中国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革命只能在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 毛泽东认为,所谓实现政治领导,就是要根据历史发展进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号,和为实现这种口号而提出关于每一发展阶段和每一重大事变中的动员口号。并且,使党的主张、纲领、策略能为广大群众所信服和接受,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推行和实现。 对此,共产党应该成为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目标的模范;在坚定的政治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与同盟者的适当关系,并发展这一同盟关系;共产党要在思想的统一性、纪律的严格性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队伍;全党应对过去在两个政权敌对的情况下的斗争方式、组织方式和工作方式有所转变。 只有这样,我党才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自始至终坚持和实现自己的政治领导。在坚持和实现党的政治领导的过程中,干部的作用是一个决定的因素。诚然,干部问题在任何事业中都是重要的。但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吸引最广大的人民大众到抗日的旗帜下,干部问题就具有更大意义。 这就要不断训练和造就大批干部,使他们成为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在困难中不动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族的革命的英雄。实践证明,正是大批坚强得力的干部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全民族的拥护。 毛泽东的这一思想,至今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696
—476—王首道文集
第四,毛泽东为发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和阐明了必须实行全面抗战路线,亦即人民战争路线的主张。毛泽东认为,兵民是战争胜利之本。 为了实现中国的抗日战争,就要动员和组织起全民族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和“工农兵学商一切爱国同胞”联合的统一战线。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主张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或者叫做全面抗战。因为只有这种抗战,才是群众战争,才能达到保卫祖国的目的。”
(毛泽东:《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1937年11月12日)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要站在斗争的最前线,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并用极大的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不放弃任何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 总之,只有实行人民战争路线,才能发挥中国抗战的真正优势,并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
三、毛泽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以后,直至取得抗战胜利的长时期中,党面临的就是实施统一战线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中国共产党具有高超的斗争艺术,并制定和实施一整套正确的方针原则。这期间,我党中央和毛泽东批判、纠正了党内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领导人民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反投降、反分裂、反倒退的斗争,提出了完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原则,为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局面和争取最后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在总结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又联
…… 697
毛泽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76—
合又斗争经验教训方面,据我的亲身体会,毛泽东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有关讲话和1940年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的几次报告,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他关于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说明,关于统一战线中3种不同阶级势力的分析,以及关于使国民党主体“既不能投降又不能剿共”等斗争艺术的论述,至今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第一,毛泽东提出了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认为对这个原则的说明、实践和坚持,是把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统一战线中存在着左中右3种不同的政治力量。 左翼进步势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无产阶级、农民及城市小资产阶级广大群众;中间势力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右翼顽固派是以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它们中的抗日派仍采取两面政策。 在抗日战争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他们看不到上述3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区别,否认统一战线中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客观事实;反对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中存在着左、中、右3种不同集团的正确判断;轻视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军队身上;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反对毛泽东提出的“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不了解民族革命战争中争取民主、改善民生的深远意义,等等。毛泽东认为,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但是,次要矛盾的解决也是解决主要矛盾所不可缺
…… 698
—676—王首道文集
少的条件。在国际国内各种阶级、集团力量交织的条件下,我党必须冲破国民党顽固派的种种限制,放手发动群众,进行人民战争。 这就是要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地位。 当然,这种独立性又以不损害统一战线为前提,是合作中的独立。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
(毛泽东:《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1938年11月5日)毛泽东指出,在不破裂统一战线的原则下,发展进步势力可以采取“先斩后奏”
、“先奏后斩”
、“斩而不奏”
、“不斩不奏”等等策略。 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正是这样,我党坚持了已有的阵地,并以这种阵地为基础,以自己提出的政治口号和模范行动去影响和吸引同盟者,实现对抗战的政治领导。毛泽东关于独立自主的思想,是我党统战工作的根本原则,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均具有重大意义。这一原则的实施,使统一战线得到了巨大发展。第二,毛泽东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正确实施这类策略原则及政策是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抗战胜利的关键一环。毛泽东指出,只要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都是不可一刻抛开的。 针对中国内部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左、中、右3种政治力量的组合,毛泽东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路线,以及统一战线中又团结又斗争的根本原则。 团结和斗争两者不可偏废,而以斗争为手段,达到团结一切抗日势力争取抗战胜利的目的。
…… 699
毛泽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6—
发展进步势力,就是发展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放手扩大八路军和新四军,广泛创立抗日根据地,在全国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发展民众运动,团结知识分子等等。 争取中间势力,就是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这些人是必须当作反对帝国主义的同盟者去争取的。而且,要争取他们,就必须要有充分的力量,尊重他们的利益,对顽固派实行坚决的斗争,并能进一步取得胜利。 孤立顽固势力,就是削弱、限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治影响和行为。对于他们中采取两面政策的抗日派,我们则必须相应地采取革命的两面政策,即“以斗争求团结”
的政策,团结其抗日、联共的方面,并同其妥协投降、反共的方面进行斗争。在孤立顽固派的斗争中,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有理原则,是自卫原则、防御原则,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利原则,是胜利原则、斗争的局部性原则,即不斗则已,斗则必胜,决不可作无计划、无准备、无把握的斗争。 有节原则,是休战原则、斗争的暂时性原则,即在一个时期内把顽固派的进攻打退之后,在其未实行新的进攻以前,应适可而止,使斗争告一段落。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综合联合和斗争的两方面政策。 具体表现为:既统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