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妹高嫁》第47章


小姑娘不好意思的笑笑,坐着行礼,“红音见过两位公子。”眉梢都向着王逸之的方向。
看桌上的茶壶赶忙拎起,认真的一一倒茶,倒到王逸之面前的时候双手将茶杯往他面前小心翼翼的移着,不着痕迹的打量他的神色,尽管面上手上一副沉着平静的神色,然而肩膀细微的颤抖将她隐秘的心事暴露无意。
伸手不打笑面人,王逸之即使冷脸现在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杜乐康说到,“好名字。”
“原来你叫红音啊?我叫辣妹,这是杜大哥,这是王大哥,他就是醉仙楼的东家。”辣妹装着啥内情都不知道。
王逸之对着辣妹投来冷嗖嗖一瞥,这算是对辣妹把他话当耳边风的警告吧。
上次他就对辣妹说过不要把自己行踪告诉她,现在不但不听他的话还挑事儿,带着她上了他的马车。
回应他冷眼谴责的目光,辣妹一脸无辜纯真,看着他浅颜轻笑。
两人间眼神儿的刀光剑影看在红音小姐的眼里变成了眉目传情,看得神色黯然心中,拽着手帕的双手在跪坐的膝上捏的骨节发青。
辣妹看着心中一软,一颗颤巍巍的少女心,那样小心翼翼卑微到尘埃的爱。
她看着王逸之和杜乐康说到,“王大哥,我出嫁的日子定在了三月初八,所以三月份之前我准备好一片汤料你叫王贵大哥来拖,三月一个月我就歇息了啊。”
红音一听如同雷击,看着辣妹又看看王逸之,眼中不知是何神色,转瞬心中已明了,看向辣妹的眼神一片感激。
杜乐康依着车厢壁看着眼前三人之间萦转的心思,心中明镜儿似得,最后目光落在辣妹身上盈盈一笑,如天边最后一道霞光落下。
青州城的元宵灯会由官家主办,在沿江堤道展开,一面临江水一面临小楼。
一到元宵节前一天就开始,各路商家都借着卖花灯的形式为自家商号铺子打招牌。
马车停在街头,四人下了马车,看着眼前整条街道各式花灯闪亮璀璨都兴奋了。
辣妹闪亮着眼神对着杜乐康灿然一笑,“杜大哥,咱们一起去逛吧。”
回头对王逸之说,“王大哥,你可看紧了红音啊,这里人多又杂,她年轻貌美的怕有个什么闪失的……”
王逸之轻哼一声斜了一眼辣妹算是应下了。 
红音低着头感激的捏捏辣妹的手,脸红到了耳朵根子。
辣妹得意地对着杜乐康挑挑眉,两人心照不宣,一头钻进人潮,留着王逸之和红音两人相对而立。
辣妹笑得像偷了蜜似得,杜乐康看着也觉得好笑,“你当真对逸之一点儿留恋也没有?”
“留恋啥?”辣妹一愣。
杜乐康摇摇头不再言语。
两人细细看起花灯来。
大多都是一些动物花灯,各行各色都有,栩栩如生。
杜乐康站在一家宫灯铺子面前久久注视。
这是辣妹第一次见到宫灯,确实精巧。
或雕木或雕竹或镂铜作骨架,有镶着纱绢的,有镶着玻璃或牛角片的,上面彩绘精致的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各种吉祥喜庆的题材。
这些宫灯的造型也十分丰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圆珠,花篮,方胜,双鱼,葫芦,盘长,艾叶,套环等许多品种,看得辣妹眼花缭乱。
“还是宫灯最好看。”
杜乐康笑了笑,“上品宫灯上还要嵌有翠玉或白玉。”
辣妹惊叹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能到处走走看看何其有幸。”
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杜乐康的感慨。
他凝视着宫灯下她深邃的五官久久,那面容在朦胧的灯光下散发着朝露一样的荧光。
两人随后又在江面放许愿灯,刚一回头不想看到红音蹲在水边哭泣。
“怎么了红音?”辣妹赶紧上前拉着她问到,“王大哥呢?怎么没和你在一起?”
她哭的伤心,两眼红肿得像兔子,半天才哽咽着回话,“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本来都是好好的,他就突然变了脸色拂袖而去……呜呜……”
辣妹急了,“你别哭啊,你是不是说了什么了?还是做了什么事?”
红音哭的稀里哗啦,半天才安抚下来,细细想了前后过程,告诉了辣妹,杜乐康细细听来,了然一笑,“以后不要在他面前用叶子吹曲儿。”
红音一愣,“为啥?我专门学的想着,想着……”
她的心思没说全辣妹已经明白,小姑娘面对心仪的男性总想塑立自己完美的形象,总不好为了一展才艺主动起舞或是随身带着乐器的,摘了叶子就能吹出音律自是最自然展示才艺的方式了。
“为什么?”两人都看着杜乐康问到。
他抿唇去始终不说。
两人送了红音回到她马车的地方,王逸之的马车还在人却不知去向。
好好安抚了一番红音,她终于坐着马车回泸州城去。
辣妹和杜乐康却只能站在马车边儿等着王逸之归来再一起回去。
杜乐康却慢慢说到,“逸之以前有个情投意合的姑娘,两人青梅竹马,还定亲了,后来却因他家道中落弃他而去。”
辣妹惊讶的看着他。
“那个姑娘最拿手的就是摘了柳叶吹小曲儿。”
辣妹恍然大悟。
看来这么多年他还是没有走出那段经历。
辣妹不由一阵唏嘘。随即释然,想到自己,就是再历经一辈子自己不也依旧无法释然吗?人毕竟都是感情的动物,无爱无恨,无情无悔何为人生……
王逸之再回来的时候显然已经心虚平和,两人全当不知情似得,进了马车一路都在谈论花灯。
王逸之全程沉默。
很快正月过完二月就忙碌了起来,二丫一脸甜蜜的回了铺子上工,现在每晚赵老爷子接辣妹回家,二丫相公则是一脸腼腆的等在外面等二丫下工回家。把个芳草和碧草又羡慕又害羞的。
二月底天气已经暖和了很多,赵老爷子想看着天念叨着,“暖阳的日头好啊,出嫁的日子晴了好。”
辣妹这边觉得一晃眼三月初八就到了,吴青那边却是天天掰着手指过的日子。
这天终于还是到了。
一大早吴青带着一帮小后生到了赵家搬嫁妆。
赵毛氏早已置办好嫁妆堆西厢房里。辣妹一身红嫁衣喜庆得很,坐在那里微风中铿锵玫瑰一样艳丽怒发。
门口一瞥,吴青的心就乱了。临行前他娘的话已经忘到九霄云外了,拿了怀里的几个兜兜出来,铜钱一阵狂洒,一屋子的姑娘媳妇都低头去地上捡铜板,吴青一行人赶紧抢了嫁妆往外搬,匆忙间他还不忘握了一把辣妹的手。
嫁妆一搬走,赵家就开始烧大灶做酒席了。还是像上次盖新房子那样,在院子里垒的大灶,做大碗菜。
再说镇上吴青家里,一帮小伙子挑了嫁妆回到吴青家,他娘关了新房门就来清点嫁妆,一一翻看,嫁妆不多也不少,标准样式,就多了一口箱子,挂了把铜锁,吴青娘捏了几下也不得而知。再一问吴青带身上的铜板,回说都撒光了就要骂他,一张嘴又捂住了,想着今天办喜事儿可不能说些不吉利的,赶忙改口说到,“一会儿去接亲省着点儿撒铜板,嫁妆都来了还怕人不来,推搡几下挨挨时辰也就过了。”
吴青匆匆扒了两口饭应付着点头,兴冲冲的就冲出家门去接媳妇儿了。
赵家早已摆好十桌席面儿。每桌先上的八样小菜儿,腌萝卜,辣白菜,辣嚼头,炒花生米,酸豆角,油炸蚕豆,干红薯片儿,干红枣子。
花生红枣图的就是早生贵子的吉祥寓意。
炸了开席的长鞭便是上正席了都是面盆大的大碗菜,一桌坐十二个客,共吃一碗菜,所以吃酒席也叫吃大碗儿菜。
这坐席位也是很有讲究的,这天天大地大舅爷最大,所以主桌席面儿上李家村三个舅爷风光了一把,上位直接挨着赵老爷子坐着,赵秀才都得坐下风。看着毛村那两个舅爷外公外婆坐在下手席面儿上李家村舅爷那叫一个痛快。
第一碗菜是酸汤糊糊,也象征着人一出世是混沌蒙胡的。第二道菜是糖煮红枣,第三碗菜是五花肉煮黄花菜。
第三碗菜端上来众人得等着,一直等到新郎上门接新娘子女方家里放了鞭炮才能动筷子。
外面鞭炮一响,人头攒动都望着新郎,村里和辣妹交好的都在厢房陪着辣妹,二丫也特意回来了,把门儿的就是她。
吴青红着脸敲门,二丫打开一条缝,唱喏到,“不见红包不拔拴”。
吴青一见是二丫,赶紧递了一个红布包,里面好几个大铜板,二丫有意放水,便拔了拴子。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