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中华》第260章


向南非调遣军队,一场战争即将爆发。
这场战争的一方是一个地区性小国,另一个却是世界性大国,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遭遇在西方世界引起广泛关注,不少人发起了同情和声援德兰士瓦共和国的运动,荷兰和比利时组建了众多的民间团体,征募捐款,发表文章,建立基金会,向德兰士瓦共和国捐赠战时流动医院和医疗设备,更有来自荷、比、德、法、美、俄、爱尔兰、意大利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上千名志愿者纷纷远渡重洋来到德兰士瓦共和国,准备同布尔人并肩作战。
德兰士瓦共和国的主体组成是布尔人,而布尔人是居住于南非的荷兰、法国和德国白人形成的混合民族的称呼,这也是德兰士瓦共和国为什么会得到西方国家大量团体帮助的原因。
布尔人和英国人的矛盾由来已久,在英国人统治德兰士瓦共和国的三年期间,并没有着手改善中下层布尔人的生活条件,也没有增加投资、改善当地的财政、经济和政治生活,反而允许英国商人进行土地投机、向布尔人补收以前欠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税款,引起了布尔人民广泛的不满情绪。
于是布尔人在保罗·克鲁格、皮埃特·茹贝尔、小比勒陀利乌斯三人的带领下发动反抗英国人统治的起义行动,这便是第一次布尔战争,早这场战争中,英国人胜少败多,最后在1881年3月6日,英国和德兰士瓦军队签订停战协议,8月3日双方又签订了《比勒陀利亚协定》。
该协定规定,保证德兰士瓦可以建立在英国女王宗主权下的完全自治的政府,英国保持三项特权:控制德兰士瓦对外关系;保持对德兰士瓦同非洲部落关系的控制权;战时英军有权借道德兰士瓦。
事情暂时了结,但是布尔人和英国人的矛盾已经种下。
到了1884年,有探矿专家在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比勒陀利亚和瓦尔河之间的一个偏僻牧场上,发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来自金矿的利润和税收使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与英国的摩擦。
1888年,中华帝国打败英法俄日四国联军,不久之后,德兰士瓦政府宣布国内定居的外国侨民要缴纳全额的赋税,但不得享受参加总统和立法会选举的权利,除非在德兰士瓦住满14年并归化国籍,此外,所有的外侨都不能担任政府公职,其子女不能上政府资助的学校。
但是这一法律遭到了英国的抗议,因为德兰士瓦的外侨大多是英国人,再加上德兰士瓦同英属南非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战和关税壁垒、德兰士瓦对国内英资矿业公司的高额税收和经济限制,德兰士瓦与英国之间关系紧张恶化。
1890年,约瑟夫·张伯伦成为英国殖民大臣,矿业巨头塞西尔·罗得斯就任英属开普殖民地总理,同年12月28日,罗得斯的好友,南非矿业公司的高级职员詹森带领500名南非公司的警察及几挺机关枪,企图远征德兰士瓦,推翻德兰士瓦的保罗·克鲁格政权,很遗憾,詹森远征失败了。
在詹森远征之后,德皇威廉二世向德兰士瓦总统保罗·克鲁格拍发了一封电报,表示祝贺,该电报使得英德关系进一步恶化,同时使英国下决心以武力解决与德兰士瓦的争端。
使得德兰士瓦共和国和英国出现现在这幅局面,英国人在加紧从世界各地调兵到南非,德兰士瓦共和国也在扩充军事力量防备英国人,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对于英国人来说德兰士瓦共和国只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英国人不敢和有空军优势的中华帝国开战,但是不代表英国可以被德兰士瓦共和国这么一个小国所侮辱,对待德兰士瓦共和国这样的效果,英国可以轻松消灭掉,不过英国人也想到了第一次布尔战争,有前车之鉴,英国人决定调动更多的力量,要一举将德兰士瓦共和国征服。
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遭遇使得西方世界的一些群体在帮助德兰士瓦共和国,实际上中华帝国也在暗中默默帮助德兰士瓦共和国。
因为颜学义,中华帝国情报部一直对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情况进行关注,颜学义预料到,德兰士瓦共和国和英国的战争会爆发,这明显是一个削弱英国实力的机会,所以中华帝国暗中对德兰士瓦共和国进行援助,小国对抗大国的法宝——《游击战》,以及秘密储藏在德兰士瓦共和国境内的大批西方制式武器,这些都是可以提升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军事实力。
若是德兰士瓦共和国全民皆兵,肯定会给予英国人沉痛打击。
第359章 布尔战争(二)爆发
英国的实力很强大,这不需要怀疑。
英国殖民地面积超过三千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全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占各列强殖民地总和的二分之一,等于本土面积的100多倍,殖民地人口近4亿,等于本国人口的9倍,殖民地范围包括各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的国旗飘扬于各殖民地的上空,不管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都能受到阳光的普照,因此英国自称为“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世界霸权是在十八世纪中期确定的,在这近乎一个半世纪中,英国在其庞大的殖民地支持下,国力迅速增加,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霸主。
一个半世纪时间会让英国的实力增加到何种地步,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财富都被聚集在英国人手中,这些财富就是英国的底蕴,一个难以轻易撼动英国地位的底蕴,除非是爆发一场世界性大战,而英国是战争中的主角,才会让英国的底蕴快速被消耗。
如今,这么强大的一个国家就要和两个总人口不过44万的地区性小国(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都是布尔人建立的国家)开战,似乎战争的结果在已经注定,区别只是英国会付出多达的代价征服布尔人国家,同时也让外人佩服布尔人的勇气,敢对英国人说不。
时间一天天过去,战争的脚步正在临近。
按照英国设计的南非未来的政治蓝图,英国需要建立一个联邦式的南非,囊括德兰士瓦、奥兰治和纳塔尔,以开普殖民地为领导,在这些自治的殖民地建立起英国式的议会代议制度,保护英国在南非的贸易利益和劳动力供应,并保证其属地和臣民的安全,从而在南部非洲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英国殖民体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英国人雄心勃勃,步步进逼。
实际上英国人和布尔人谈判只不过是为了争取时间将更多的军队调集到南非,当然,能够从谈判桌上取得一切更好,战争避免不了自身出现死伤。
兴华七年9月,德兰士瓦总统克鲁格告诉米尔纳爵士,可以考虑把外侨得到德兰士瓦公民权的居留期限从14年减少为5年,但是要求英国今后停止对德兰士瓦共和国提出宗主权的要求。
受国内舆论的影响,英国国会在给克鲁格的答复中说:“……女王陛下和政府认为南非共和国政府的答复是消极的,或者是非决定性的……女王陛下和政府保留对目前形势予以重新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最后解决手段的权利。”
为了给德兰士瓦增加军事压力,英国又从印度和地中海各自调派了两千人增援纳塔尔殖民地。
10月9日,德兰士瓦政府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国停止向南非增兵,撤退6月1日以后到达南非的一切军队,将一切争议问题付诸外交仲裁,限48小时答复。
10月10日,英国殖民大臣张伯伦命令米尔纳爵士对南非提出的条件予以拒绝。
10月11日下午五点整,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联邦议会向英国宣战,战争正式爆发。
战前,英军在南非约有2万余人,其中1。3万人部署在纳塔尔殖民地,7000人驻扎开普殖民地,此外还有4。7万人正在驰援途中,英军企图从开普沿三条铁路向奥兰治、德兰士瓦进军,击溃布尔军,占领其首都,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
而布尔人的战争计划是,在英国援军到达南非之前,集中优势兵力,分为两路,一路向东进攻纳塔尔,分割并包围两个主要的英军据点:莱迪史密斯和邓迪,并占领德班港,获得出海口;另外一路向西南,占领西开普铁路线上英军主力驻扎的两个战略要地:马弗京和金伯利。
于此同时,还要在开普殖民地煽动布尔人暴乱,牵制英军兵力,尤其是破坏东西两条开普铁路的运输,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