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中华》第271章


这场战争5月5日在多莫科斯告终,经过大国调停,于5月7日签订了停战协定,有因为战争交战时间只有三十天,这场战争又被称为三十天战争。
这场希土战争规模还是太小了一些,而且交战双方在欧洲不算是太重要,各国虽然重视,但是重视性不如布尔战争。
对于布尔人的游击战,英国人是真的难以忍受了。
自从英国人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区域的城市全部占领后,英国人就宣布兼并两个地区,战争结束。
战争当然没有如英国人所想的那般结束了,剩下的布军和布尔人抵抗者开始在这片广阔的区域被展开游击战,给英国人带来各种麻烦事,英军忙于围剿布尔人游击队,然而布尔人游击队分散在各地,只要有机会,就会对英军下手,而英军没有什么太好的主意解决布尔人游击队,英军已经深深的陷入到布尔战争的泥潭中中,英军伤亡数字迅速增加,军费开支也继续增加。
去年12月到今年4月,布尔人游击队在博塔和德韦特的指挥下深入英属开普殖民地作战,让英军疲于应付。
从今年4月开始,布尔人游击队对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英军发动多次偷袭,并屡屡得手,俘获大量军火、给养和大炮。
英军不堪忍受布尔人游击队的袭扰,最终决定下狠手。
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从今年3月开始,基钦纳勋爵采取碉堡战术、焦土政策和设置集中营来对付布尔人的游击队,这的确是应对游击战的比较有效的方法。
英军在布尔游击队活动的地区,架设铁丝网,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分割成若干绥靖区域,进行分区扫荡,预计铁丝网的总长度达6000公里,绥靖区内每隔1至2公里设一座木板碉堡,派士兵驻守,凡是有人走近碉堡射程,一律射杀,一共要设置八千多座碉堡,在这些绥靖地区内,凡发现布尔农场主帮助游击队,则周围10英里内的农场、房舍一律烧毁。
此外,基钦纳勋爵还一改以往对战俘的宽大政策,投降、被俘的游击队成员,以及参加过游击队的成年男性公民,一律流放到遥远的印度、锡兰和百慕大战俘营,在开普殖民地和纳塔尔殖民地,凡有响应“拿起武器”的号召的荷裔英国公民,一旦被俘皆判处死刑。
为了彻底消灭游击队的活动基础,基钦纳下令布尔人妇女,儿童和老人以及黑人仆役统统从被焚毁的农场上抓走,用敞蓬货车或牛车运到一起,关进集中营。
南非的集中营在去年9月建立起来,起初是为了收容那些家园被焚毁的布尔军人家属的难民营,今年基钦纳勋爵将其改造为关押所有布尔平民的集中营。
目前南非境内的集中营有30多座,分布在开普、德兰士瓦、奥兰治和纳塔尔的铁路线两侧,以及约翰内斯堡、布隆方丹、德班等大城市近郊。
集中营内实行严格而苛刻的配给制度,每人每天四分之三磅玉米面、大米或土豆,一盎司咖啡,两盎司糖,半盎司盐,每周一磅肉(有亲属参加游击队的妇女和儿童得不到肉),婴儿和六岁以下的儿童每天可以领到四分之一夸脱的牛奶。黑人集中营的情况更糟,但是他们可以得到黑人亲友的接济,也可以在宣誓效忠英国后被释放。
集中营的四周环绕铁丝网,凡有试图翻越逃跑者一律射杀。
虽然基钦纳勋爵的策略能够有效打击布尔人游击队,但是集中营内人口密度极高,帐篷、毯子、衣服和药物奇缺,瘟疫流行,营养不良,死亡率极高,使英国人的形象在全世界面前一落千丈。
布尔战争旷日持久,双方精疲力尽,欧洲各国对英国的抨击和指责也日益激烈,这两方面的原因让英国考虑是不是该停止这场战争,实际上在今年2月的时候,基钦纳勋爵已经开始和路易·博塔进行秘密谈判,只是这场谈判没有任何结果,战争还在继续,南非英军的苦难还在继续。
南非英军的困境不止是中华帝国笑不可支,德国、奥匈帝国等和英国处于对立阵营的国家一边坐着看好戏,一边在国际上谴责英国,甚至连英国的盟友法国也在背地里偷乐。
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看到英国一直站在自己的头顶。
第374章 外国人心中的中华帝国
中华大地在满清王朝统治时期,外国人无论高层权贵还是底层普通老百姓都认为中华大地是一个野蛮的世界,腐朽而落后,因为满清王朝被西方列强多次打败,满清王朝赔款割地,这种看法更是广泛流通,凡是知道满清王朝的外国人,即便没有真正来到过中华大地,也是用这种想法看待满清王朝。
中华帝国成立后,中华帝国通过一次次战争让世界各国见识到中华帝国的力量,八年多时间过去了,中华帝国在外国人的心目中又是什么样子?
对中华帝国了解的最深的就是各国政府首脑,虽然他们无法亲自来到中华帝国,亲身体验中华帝国的变化,但是因为中华帝国成立后种种表现,让各国都严密注视中华帝国的一举一动,即便中华帝国比较排外,各国的情报部部门依旧有不少收获。
从中华帝国击败英法俄日四国的侵略大军,到中华帝国的飞艇飞到欧洲进行飞艇威慑,再到中俄战争,一直到现在的中华帝国吞并夏威夷群岛,使夏威夷变成中华帝国的瀛洲,中华帝国的领土一直处于扩张状态,这和世界各大列强一样,他们也想要更多的地盘,职业会有利于本国的发展。
各国高层不清楚中华帝国的总体发展情况,光看中华帝国表面上的大致情况,就知道中华帝国的经济实力、工业实力、军事实力在快速发展。
当然,中华帝国发展的时候,其他国家也在发展,其他国家不认为一个建国不到十年的国家,发展速度会比各大强国快,认为中华帝国除了军事实力外,经济实力和工业实力在西方国家属于二流水平。
若是西方各国高层真得知道中华帝国的发展速度,恐怕各国就会连起手来封锁中华帝国,严格限制中华帝国的发展。
除了各国高层对中华帝国有个较高的认识外,各国前往中华帝国做生意的商人,对中华帝国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毕竟他们经常来到中华帝国,亲身体验到中华帝国的变化,各国商人对中华帝国的发展速度感到震惊。
特别是那些在满清王朝时期就来往中华大地做生意的商人,他们能够察觉到中华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满清王朝时期,华人给他们的是一种行尸走肉的感觉,愚昧而无知,到了中华帝国成立,仅仅几年时间,华人给他们的感觉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精神饱满,面目表情也多了起来,充满对外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然,商人们最重视的就是商机。
以前的时候,各国商人重要是把本国的工业产品销售到中华帝国,然后从中华帝国购买各种原料带回到本国,一来一往,这就是两笔收益。
但是现在,各国商人基本上都是在本土购买工业商品,运到该国殖民地进行贩卖,然后在殖民地购买到各种原料,运到中华帝国出售,然后从中华帝国购买到中华帝国自己生产的各种工业产品,运回到本国出售。
这算是两小一大共三次收益,比以前的一次来回的收益还高。
商人们重视利益,可是前后两次的贸易流程变化却让商人们无语,什么时候中华帝国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国了?
虽然诸如飞艇、汽车等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业产品没有销售到外国去,但是像打火机、钢笔、丝袜等在外国都成为畅销品,吸引外国人抢购。
不单单是如此,中华帝国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能够满足华人的需求,随后那些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便开始走出国门,凭借其质优价廉,受到各国下层人民的欢迎。
商人们追求利益最大话,才不在乎其他的事情,只要自己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就好,于是中华帝国的商品不受阻碍的出现在各国市场中,这样也算是直接带动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但是这些事情不是商人需要操心的,要操心也是各国政府首脑。
中华帝国的种种变化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世界各国,然而各国的下层老百姓对中华帝国的感官还是处在满清王朝的统治时期。
无论是在满清王朝事情还是在中华帝国事情,各国高层对于中华大地的宣传都是一个样子,腐朽而落后,一片不开化的野蛮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