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掌大唐》第288章


岭南这边和中原腹地的联系太弱,更是没人乐意跑到这边来进行更多的开发,更多的还是指望当地人自发的来,除了当地的环境比较难受以外,和交通不便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走陆路过来需要花费的时间太多了些,还特别不舒服,想要运送大宗的物资更是非常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来广州这边做买卖的,大都是有着庞大势力背景的商队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来开辟这样的商路啊。
另外其实也是没让更多人看到其中的利益,没有更多的让南北之间进行交流的动力,自然来往两地之间的人就要少得多了,这才让整个岭南好像天然的就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一样。
想要加强这种联系,自然就要从这些方面来着手了。
而不论是哪个方面想要发展起来,肯定都和交通这回事联系起来。
没有更快捷更方便的途径,将更多的货物流通起来,其他的设想都是瞎扯,所谓要想富先修路,不是没有道理的。
陆路想要改善显然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甚至都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事情,走海路自然就成了更好的选择。
而林森就希望先造出一种速度更快,运载量更大的海船来。
哪怕暂时因为导航技术等方面跟不上,只能沿着海岸线前行,不能方便的进行跨洋作业,也能发挥非常的效果啊。
单单将广州和扬州这样的口岸联系起来,对于南北交流的促进,就不是一点半点的。
为什么说扬州那地方,不是实力强的番商根本去不了啊,更不是广州这边的番商不想去到更加繁华的扬州,摆在眼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难题,就是海路也很难行。
广州和扬州之间的海路距离,怎么也要超过三千里地了。
其中当然蕴含着大量的机会和利润,比如更高的售价,更多的交易对象,更快的处理掉手头的货物从而多跑上几趟,怎么看都能够赚的更多。
可是同样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和更多在路上的损耗啊,以现有的航海技术而言,其中的危险性是真的不小。
而林森设想中的新式海船,起码在安全性上会有不小的提升,平稳而又坚固,更适合远洋航行的同时,载货量却不小,而且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当做战船来使用。
他用到的主体,在传统的福船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更像是老闸船,也就是俗称鸭屁股的家伙。
有传统中式帆装,和流线型的西式船身,比传统中式帆船快,比西式帆船需要更少人手,建造维修也较简易。
而同时也参考了后世成熟的广船的建造理念,龙骨和水密舱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也用到了大唐这时候的小型快速战船常用的一个设计,会在船的两边各放置一个浮板,组成一个类似三体船的外形结构。
这种东西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减少侧翻的可能,帮助平衡船身,因为流线型的船身,必然不能像传统的福船那样,在海面上侧倾的幅度相对较小,多些辅助应该会更好些。
由于这是个全新的船型,也可以说是个大杂烩的产物,并没有成熟的先例可循,林森自个也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专家,这种更像是臆造出来的东西,实际效果如何实在是难说的很,所以才让这些经验丰富的老船工们多讨论一下。
反正这个船型本来就是实验性质的,好用的话自然是定型下来,不好用继续再改就是了。
这也是为什么林森觉得自个很可能要在这里干上一两任,才能完成任务的一个重要原因了。
而唯一给他信心的地方,就是造船厂里那已经堆积如山的各种木材。
后世的广船多用铁力木这种硬木,才能在作为战船时轻易的撞散其他船只,而林森这里用到的材料就更厉害了。
做龙骨和撞角时,可以用硬度甚至比铁桦木都还要高出三成的白坚木,也可以用硬度比白坚木稍次,但同样高于铁桦木的蛇纹木来做。
因为这种木头同时有着所有木材中最大的密度,正好同时兼顾了压舱的作用,大大减小了倾覆的可能。
上层船板可选项也是非常多啊,包括绿檀,黑檀,黑黄檀和紫檀在内都可以。
这些珍贵木材可不仅仅是漂亮而已,本身硬度也是可以列入前十行列的,这样做出来的船身,结实程度不言而喻了。
而所有这几种木材,其硬度比之铁力木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一些需要轻便的部位,还有提供浮力的那两个大浮板,都可以用轻木来制作。
因为密度的原因,轻木能够提供的浮力,显然也是同体积的其他木材无法比拟的。
本身也比较结实,并不会轻易被损坏了,后世的冲浪板就经常用这种木材来制作。
更重要的是林森还想把许多秘密武器都搬到这艘船上,让它的战斗力提升数个台阶,足以超过大唐现役的所有战船不止一筹了。
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太对劲
不过林森自个的这个方案,到了这帮老船工那里,并没有全盘被通过。
老闸船这种结构他们基本上是比较赞同的,但是额外增加的浮板,却遭到了他们的一致反对。
不是说这东西不好,确实像林森想的那样,它们完全可以帮助稳定船身,减小倾覆的可能。
但是既然林森对这新船的定位,是战船和商船两用,那么无论是装货还是多运兵,都需要让这艘大家伙自个靠岸才行,多出两个跟翅膀一样的浮板来,想要靠岸就很困难了。
而且这时候的海战,主要的作战方式一定还离不了冲撞,和接舷战这两样,甚至是绝大部分战船最主要的攻击方式。
这样两个浮板同样会变成很大的弱点,甚至可能会因为挂到什么障碍,反而造成整体的倾覆。
林森琢磨了一下,还是决定坚持这个设计,当然是要做出一些改变来,把原本单纯的浮板真个变成副船体,让整艘战船变成真正的三体船样式。
只需要多出两道横亘在船身上的加强梁,就可以将两个做成了小一号的船体样式的浮板,放到和整艘船平行的位置上来,正好组成一个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都基本平齐的Ⅲ。
不论是哪边靠岸,都让浮板去靠近码头就行了,货物和人员完全可以通过两个横梁,运到主船体这里来。
当然这两个大号的浮板,也不能单纯用轻木来制作了,同样要有一些加强结构才成,以保证它们有着足够的强度。
这样面对冲撞时,它们不会变成弱点。而在接舷战中,它们又变成了天然的缓冲地带。
敌人是没法直接跳帮到主船体上的,只能先到浮板上,想要冲击主体展开近战,只能通过那两道横梁过来,防守两道横梁,显然要比防守整个船舷来的方便多了。
况且主体的船舷还会高出一截来,完全可以当做城垛来使用,在防守时会有很大的便利。
这还是没考虑船上安置的众多大杀器呢,把这些家伙弄出来,怕是敌人很难有接近的份,大都只能被动挨打了。
当然为了安置这些大杀器,这艘船也会比平日里能见到的海船都要大上许多,为了操控的方便,林森也用他剩下的那些个物理知识,帮忙设计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装置,将操控进一步简化,也能更加省力。
也就得亏林森又植物改造系统在手,才能够肆无忌惮的使用那些个造价应该极其高昂的木材,务求将这艘未来的旗舰打造的尽善尽美。
不过以后的此类新式船只,大量装备的时候肯定就不会做的这么复杂了,只保留主体就可以了,并不会延续三体船的设计,甚至个头都必然会比眼下这艘旗舰小一些。
因为它耗费的材料太多了,工程难度也太高,直接大大降低了造船的效率,怎么看都不太合算。
但是作为试验船型,它还承担着一次性解决所有技术难题,增加技术储备等等作用,这样复杂的都能做出来,以后做一些结构简化的肯定就方便的多。
至于那些大杀器级别的武器的安装,肯定是要放到最后的,船上都有预留的空间给它们,平日里那些大家伙都会隐藏在船体之内,伪装成普通商船的样子。
出到外海,才会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们,好好见识一下它的爪牙之锋利。
毕竟名义上还是私人商船,总要说得过去才成,要不也显得自己这个折冲督尉招摇的有些肆无忌惮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