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掌大唐》第310章


谁也不想原本的孔孟之乡变成人间炼狱,上演一些人性丑恶的画面啊。
这时候李世民想起了林森出发前,在和他商议时曾经谈到过的一些设想,就比如说“南粮北调”。
后世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和这南粮北运,也和京杭大运河都息息相关。
但是林森当初设想的这个南粮北调还是不太一样的,历史上的应该是充分发挥京杭大运河的作用,达到交通南北,加强南北之间的经济、军事等多方面联系和交流的目的。
林森当然也是这么个目的,但是走的线路还不太一样,他希望的还是发挥海运的优势。
京杭大运河那边已经够忙活了,而且其中的势力纠葛太过复杂,完全不是林森能够或者想要掺和进去的。
但是走海运这边的话,其实速度也挺有保证的,一路沿海岸北上,有暖流的帮助,简直不要太便捷。
尤其是放到这次的救灾上,正可以将宝贵的粮食,送到最为需要的那些重灾区去。
而且海运需要的人手要少得多,时间还短,路上消耗掉的粮食也会少上许多,运送的效率也是大大提升啊。
至于粮食的来源问题就更好办了,林森干嘛一来到岭南这边,就明里暗里的撺掇着冯盎,开始种那些超级水稻啊?其实也是在为这时候做准备呢。
崖州那边轻松的就能做到一年三熟,广府这边一年两熟也绝对不难,又是冯盎这个有实无名的“岭南王”来推广的,这个力度简直不要太大。
林森从中赚了一笔的同时,也让冯盎对这水稻更加上心了,如今也算是顺利的完成了这些超级水稻的大面积覆盖。
单是这些水稻的产出量,应该就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了,用来完成这次的救灾,起码是那些重灾区的救灾,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毕竟岭南这边自身产出的各种粮食水果,也算是很丰富了,这些粮食应该消耗的很少才对。
再加上从周边调集的各种物资,足以稳住灾区的局面才是。
而圣旨上给的命令也很明白,让林森调集尽可能多的粮食,尽快的送达重灾区那边。
林森把这圣旨的意思,给岭南这边所有的头面人物都传达到了,让大家赶紧都动员起来。
有粮食的出粮食,有船的出船,麻溜的开动,装满一艘就开动一艘,赶紧把粮食送到各个重灾区那边才是正理。
林森手底下的平安号,和吉祥如意三艘船,当然也在征调之列,运力最强的它们,干脆的拉上了军营里堆积的跟山一样的众多稻米,奔着登州方向就去了。
其他的勋贵们也先暂时放下了运香料这个事,把自家手下的所有海船都用来运送物资了。
像是程咬金的老家济州那边也是重灾区啊,其他的勋贵们也都没有袖手旁观的意思。
冯盎更是大气,不仅那几个参与运送香料的儿子,带着装满粮食的船北上了,他手底下能调集的可以远航的海船,也全都装满了稻谷浩浩荡荡的跟上。
以平安号为首的三艘新式旗舰,虽然装的最多,但速度却最快,所以不出意料的就走到了最前面。
林森这次也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跟随着平安号一同北上了。
有点出乎他意料的,接了这趟调集和运送救灾物资的活计,竟然也不用他继续在番禺那边熬着了。
他还以为自个要在那干满一两任,才有希望调离呢,都已经做好了长期奋战的准备了。
没想到这边香料船队刚完成一次集体行动,他的这份任务就这么结束了。
或许是李世民觉得能有眼下这个局面,也算是完成了交代给林森的计划了吧,又或者是觉得以林森的能力,构建出眼下这样相对稳定的架构已经是极限了。
而且有了冯盎的合作,也就不需要林森这个超级猛男,继续留在这保持武力威慑了,换上一个允文允武的家伙,更适合眼下大方向已定的广府吧。
所以林森的继任者,就选定了一位目前名声不显,却同样可以说是流芳百世的名将,同样也是林森的朋友的一位。
当然不是还在埋头苦学李靖兵法的苏定方,而是后来的抗倭名将——刘仁轨!
第三百九十六章 归心似箭
刘仁轨出身尉氏刘氏。他恭谨好学,博涉文史,直言敢谏,显然于文事方面比较精通。
同时他后来又因救援新罗,并在白江口之战大败倭国、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流芳百世的反倒是个武将身份。
所以说是个允文允武的家伙,而且说起来这位也有点大器晚成的意思。
不过这次他能被选派到广府这边接替林森,其中不仅有林森的举荐,私底下其他的勋贵们也是出力不少,所以可以说这位是站在林森他们一边的。
这样才能够保证很多政策能够被更好的延续下去,不会出现人亡政息的情况,毕竟能够有眼下这番良好的合作局面非常不容易啊。
林森和众多勋贵们,还有李世民自身,也都希望这边能够在现有的框架下,进一步的深化合作。
挑选这么一位文武双全的继任者,无疑能够更好的处理眼下这纷繁复杂的局面,更好的掌控住局势的发展。
以林森那堪称简单的头脑,能够维系眼下这个状态已经不容易了。
随着香料贸易的继续发展,还有南北之间交流的增多,以后的情况只会越来越难处理,纠葛进来的势力也会越来越多。
显然不是林森这种耿直的家伙能够玩得转的,有过地方政事经验的刘仁轨,就成了更好的选择。
当然那一千多号精锐兵士,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肯定也是要留在当地的。
刘仁轨又额外带来了近一千的精兵,方便他在过渡期更好的控制住话语权。
那些勋贵家的老兵会听林森的,可不见得会卖他刘仁轨的面子,所以手下直接掌控更多的武力就很有必要了。
等到局面稳定下来以后,跟随林森到来的那一千精兵再回到各自的家乡就是。
既然已经卸任了番禺的折冲都尉一职,林森手下那几十号护卫自然也是要全部带走的。
倒是那些特种队员们大都留在了当地,和其他勋贵手下的老兵们一样,他们也在这边努力扎下根来,同时也会帮林家攫取更多的利益。
林森只是简单的和刘仁轨这位未来流芳百世的名将叙了叙旧,毫无保留的做过交接之后,就干脆的踏上了平安号,带着满满三船救灾物资北上了。
和他私底下的交情好是一回事,在这种时候指手画脚又是另一回事,很多事情林森相信他比自己更在行。
说得多了说不定反而会让这位继任者不爽,毕竟这也是一位有自己骄傲的家伙,年岁比他林森还要大上不少。
况且救灾的活不等人啊,一点耽搁不得。
当然林森也承认,自己其实是有私心在里面的,因为这次李世民的圣旨中说到了林森的新任务,那就是运送救灾物资,可却没有说他的新职位啊。
番禺那边已经交托给了刘仁轨,也就是说完成了救灾这活以后,他按照大唐官场的规矩,就该回到长安城去,等待下一期的栓选了。
有合适的职位才轮到他去上岗,没有空缺的职位他就得在家待业,白领着勋官的钱粮,没有正儿八经的职官。
如果是其他人,那肯定要玩了命的给吏部那边送钱,早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才好有个实职在身,才能享受权力的甘美。
这也是吏部那边为啥经常会有贪腐案爆发,还很容易变成窝案的一个原因。
可林森压根没有这样的想法啊,他巴不得能清闲一段时间呢,这才有空好好陪陪许久未见的老婆孩子啊。
就冲着马上就有望能够团员了,林森也不愿意继续在广府这边久留啊。
因此平安号还有吉祥号和如意号,几乎都是全速朝着登州那边赶去,成了所有参与运送粮食和物资的船只中最先到达登州的一批。
自古以来,登州就是海上要冲和军事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它“东扼岛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翼燕云”,“外捍朝辽则为藩篱,内障中原又为门户”。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洋流优势,以及当地港航活动的技术进步,使登州港成为南北海上交通的中枢,古代屯兵的兵事重地,北方重要的海洋文化发源地,和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航地。
从对外贸易方面来讲,登州港较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