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年谱》第5章


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陕北会师,宣告历时一年的长征胜利结束。
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但是,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加紧进行已经部署的对南方革命根据地的进攻。
1937年30岁
1月国民党调集43个团的兵力,采取“大拉网”战术,开始对浙南游击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在强敌进攻面前,粟裕确定的指导思想是:把隐蔽精干、保存力量同机动灵活、积极作战结合起来。针对敌人的“大拉网”战术,采取与敌人相向对进、易地而战的打法:“敌人梳过来,我们钻过去;你要我的山头,我要你的后方”。同敌人进行了历时八个月的艰苦卓绝、机智巧妙的斗争,尽管浙南游击区中心区遭到严重摧残,但几块根据地坚持下来了,保存了较多的干部。粟裕后来回忆说:“这个时期是我们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作战最为频繁的时期,也是我们运用游击战术比较成熟的时期。我们以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总结的‘十六字诀’为指导,结合实际,经过无数次的作战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以“十六字诀”为基础的游击战法。
2月5日至7日同刘英一起在泰顺县峰文指挥挺进师与敌浙保第二、第三团及八十师的一个团,进行了一次挺进师入浙以来规模最大的战斗,最后巧妙导致两股敌军相互开火,挺进师撤出战斗。苏联《红星报》曾报道峰文大战的消息。
7月7日日本侵略军对卢沟桥地区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袭击,开始全面侵华战争。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呼吁“全民族实行抗战”。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初,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主力挺进华北抗日前线。
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指出: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形势,在保存与巩固革命武装、保障党的绝对领导的原则之下,可以与当地国民党驻军和地方政权进行谈判,取得合法地位,争取共同抗日。
8月24日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代表与国民党闽浙赣皖边区主任公署代表达成协议,闽浙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在以平阳山门为中心的北港地区集中。
临时省委派人到浙南和浙东寻找已经失掉联系的粟裕率领的挺进师部队。
8月27日与刘英联名发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闽浙军区司令部通告》,指示所属部队“迅速向军区集中以期早日对日直接作战”,并与国民党驻军及一切抗日武装团结御侮。
9月中旬在浙西南遂昌地区活动期间,得知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消息,并派人调查证实后,发出致国民党遂昌县当局函,提出《国共合作抗日协议书》,要求他们派代表谈判。10月14日,在驻地门阵村与遂昌县代表谈判,提出共同抗日的三个条件:第一,红军游击队将开赴浙南根据地,沿途不得留难;第二,红军已经停止打土豪,须由对方补充弹药、给养;第三,合作不是投降,改编不是收编,双方是平等的合作,要保持红军的独立性。双方达成协议。同日,以苏群(粟裕化名)、刘清扬名义发出致遂昌县县长林树艺函,声明“拟即往军区集中”,“至整编事宜,因组织关系,碍难从命”。
10月1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在南方8个省13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10月19日率领部队离开遂昌门阵,赴浙南平阳闽浙军区驻地,沿途宣传团结抗日。同时留下遂(昌)宣(平)汤(溪)工委及其下属组织,在当地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到达平阳县水办村,与刘英会合。在平阳县,红军挺进师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粟裕任司令员,刘英任政治委员。
11月下旬在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关于抗日战争形势的报告。
11月至12月临时省委和游击总队先后举办干部训练班三期,培训军队连以上、地方县以上干部。粟裕亲自给学员讲课。
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
1938年31岁
1月上旬新四军军部由武汉移驻南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宣布成立,同时公布新四军编制体制和主要领导人的任命。粟裕被任命为第二支队副支队长。
1月兼任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校长。1月5日,温州《浙瓯日报》刊登了粟裕审定的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救亡干部学校招生启事。之后浙江及外省爱国青年纷纷报名,最后录取学员150名。粟裕在该校亲自讲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并写出《游击战术讲授提纲》,共讲26次、31小时12分。在总结浙南和闽浙边三年游击战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抗日战争的新形势,论述游击战争的战略意义和战术原则,指出:“抗战以来的事实证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只有正规军在正面进行的正规战争是很不够的,必须同时在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争,才能实现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最后把侵略者赶出去。”
2月15日毛泽东电示新四军的行动原则,指出:“力争集中苏浙皖边发展游击战,但在目前最有利于发展地区还在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如有两个支队,则至少以一个在茅山山脉”。
3月5日参加了在平阳县大屯村召开的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扩大会议。会上由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曾山传达了东南分局的指示精神,研究部署了抗战初期浙江党的工作和浙江红军改编为新四军等工作。会后研究决定:
粟裕率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行列,刘英留浙江主持工作。
3月18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率浙闽抗日游击总队和抗日救亡干部学校部分人员组成的战地服务团,从平阳县山门街出发,经瑞安、泰顺、云和、丽水、松阳、遂昌、龙游、衢县、常山、开化、屯溪,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战斗行列。部队途经丽水大港头时,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黄绍专程从金华赶到丽水会见粟裕,并检阅部队,发给了部分军服和子弹。4月18日,到达安徽省歙县岩寺地区,所部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
3月26日率部途经遂昌县境时,在军民联欢大会上发表“团结一致,全民抗战,才能求得民族解放、主权独立”的演说。得知该县仍有“共产党政治犯”关押狱中,致信遂昌县县长,要求“即日开释所有政治犯,俾便参加救亡”。3月27日,所有政治犯被释放,其中五人随粟裕部奔赴抗日前线,其余留在当地参加抗日救亡工作。
4月4日新四军军长叶挺率领军部机关由南昌转移到安徽歙县岩寺。新四军各部同时集结完毕。
4月24日毛泽东电复项英:“先派支队去溧水一带侦察甚妥,惟须派电台及一有军事知识之人随去”。4月下旬,新四军军部决定,从第一、第二、第三支队抽调部分干部和侦察分队组成先遣支队,以粟裕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挺进江南敌后作战略侦察。4月29日,项英电告中共中央军委:由粟裕率领的先遣支队已经出发,拟到溧水、溧阳、句容一带侦察;各支队主力不日即将陆续跟进。4月28日,粟裕率领先遣支队从岩寺出发,突破日本侵略军的封锁线,于5月中旬进入南京附近敌占区。第一支队主力在陈毅率领下继先遣支队之后向苏南挺进。
5月4日毛泽东电复项英,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平原也是能发展游击战争的”。要求新四军在侦察部队出动之后,主力即可跟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根据地。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再分兵一部渡江进入江北地区。史称“第一个五四指示”。
6月8日与陈毅率领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在溧水县新桥会合,向陈毅作长达五小时的苏南敌后情况汇报。
6月11日奉命执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命令,率领先遣支队,以三个雨夜急行军,挺进至南京附近的下蜀车站,破坏京沪铁路和电线,造成日军一列火车出轨,交通一度中断。
6月17日于镇(江)句(容)公路上的韦岗(今丹徒县境内)伏击日军运输车队,毙伤日军少佐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