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年谱》第35章


9月18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陈毅、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电,指出:“八师南下,如叶赖纵再南下,则鲁南全无保障。你们现在集中山野全军及一、六师,五旅,皮旅,如此大兵尚不能打开局面,即使叶赖南下亦将难起作用。你们不要只顾苏北,忘记山东。”
同日陈毅致粟裕、谭震林电:“决以韦国清率四、九两旅全部轻装,今晚赶到淮阴,明天参战。请你们无论如何坚持两天。韦到即指定驻地,分配出击任务。”
同日与谭震林联名发出致张鼎丞、邓子恢、陈毅、宋时轮并中共中央军委电:“淮阴危机,已屡祈救。念我六师一个旅今晨可到板闸墁,军长已决定派四、九两旅来援。因此我们明晚即可转入反攻,首先歼灭敌人之一个旅,尔后再歼灭其余部”。中共中央军委于9月19日7时复电指示:“击退多次进攻,并准备转入反攻,首先歼敌一旅,然后再歼其余,甚好甚慰。望鼓励士气,完成歼敌任务。”
同日陈毅致华中野战军电,说:“桂顽三个团猛攻渔沟,我各部遂加入战斗。现除守备渔沟之六十一团外,余均在战斗中。但仍尽可能一二个团今夜南下淮城,不知可能如何。明晚如能过河,则更多抽调。你们明日坚持一天即是伟大胜利。”
同日18时,陈毅致粟裕、谭震林、华中军区电:“决派十九旅五十六团明晓赶到王营,请接候。”收到此电,即派参谋张剑持给五十六团团长、政委的亲笔信,接送他们到淮阴城下,要他们接受第五旅旅长成钧、政委赵启民指挥。
9月19日3时半,陈毅致华中军区电:四、九旅无兵去两淮。
同日午时,发出致陈毅、宋时轮、张鼎丞、邓子恢并中共中央电:“昨晚得悉军长已派四、九旅南来增援,我们当已部署以一部兵力转入敌后,但四、九旅又停止南来,致使敌人乘隙于今晨突入淮阴城关,我们现正督部队决歼灭进城之敌”。“我现仍在淮阴城东三里之洪福庄,谭(震林)于今晨赴淮安督促六师先头部队北开”。
同日14时,华中军区致山野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报告:“至今日二时许,预定山野二纵南来参战(部队重新调整部署),敌从空隙从西北方向袭进城两个连。”
同日申时,与谭震林联名发出致陈毅、宋时轮并中共中央军委电,报告:
“(甲)今晨突入淮阴之敌已达一个团以上,其后续部队正继续跟进。我军经一周之激战,已十分疲劳,且主力尚未赶到,故决定撤离淮阴。(乙)原驻王营之军区特务团与今上午赶来增援之五十六团,已令其开回王营,该两部今后行动请军部直接指示他们。(丙)我们各部均须休息,拟撤至两淮以东地区休整待机。”
同日,华中野战军部队撤出淮阴。9月22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机关撤出淮安。
同日18时,陈毅致华中野战军电:“我即率二纵全部赴王营、西坝”。
9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陈毅、粟裕、谭震林并告张鼎丞、邓子恢电,指示:“我放弃淮阴后各部主力撤至距敌较远地区休整,以一部扰击敌人,待一、六师到达之后,待敌分散有机可乘之时,各个歼灭敌人。依苏中经验,敌分散占领我区利于我各个歼敌,人民亦可从战争中获得锻炼,惟军事工业须迁往安全地点。”
同日华中野战军发出休整部署命令。
同日22时,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并陈毅、宋时轮、张云逸、黎玉电,提出华中、山东两个野战军集中作战改变战局的建议。
电报说:“为了改变华中局势,我们建议以集中华中、山东两个野战军攻下宿迁,得手后再向西扩张战果,攻占睢宁、灵璧、泗县,并扫除陇海东段之曹八集、大许家等处敌人,以恢复淮北路东地区。第二步攻占津浦路,配合刘邓包围徐州。
这样李延年部必然东调,我可在其运动中求得逐步歼灭他之有生力量。”陈毅于9月21日午时致中共中央并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张云逸、黎玉电:
“我同意华中分局二十日夜建议,山野、华野集中由淮海区向西行动的办法,并主张两个野指合成一个。”张云逸、黎玉于9月21日复电,表示“完全同意张粟邓谭二十日电意见”。中共中央于9月22日复电,同意两个野战军集中行动,“统一指挥,向淮海行动打开战局,望即按此方针坚决执行”。23日再电指示:
“山野、华野两军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提议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如同意请即公布(对内)执行。”
9月22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发出关于淮阴撤退后时局与任务的指示。
9月24日华中野战军指挥机关准备西进。
9月25日在华中野战军干部大会上作苏中战役总结报告。报告指出,苏中战役胜利的原因,从军事上来讲,首先是由于我们没有机械地教条主义地运用战略指导原则。我们不轻易放弃一个战略支点,但我们也不死守一地。其次是执行了战略上以少胜多的原则,但在战术上则恰恰相反,采取了以多胜少的打法。
第三是采取了战役战斗的速决战。第四,各兵团协同动作是取得战斗胜利的决定条件之一。
同日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指出:“我军的撤出两淮,绝对不是我们军事上的失败,而是对蒋军大规模歼灭战的开始”。“我们所进行的运动战,胜败不决定于一城一地之得失,而决定于有生力量的消长。如果我们的有生力量没有损失,则某些城市的暂时放弃,正可以分散敌人的兵力而造成有利于消灭敌人的条件”。
同日陈毅致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张云逸、黎玉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提出两个野战军会合后的作战部署:力求陇海东段及淮海区之巩固,待主力集结后再行出击桂顽。
9月26日山野连发三电给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认为首先在运河以东打一二个胜仗才能打开局面,要华中野战军主力迅速北移至涟水陈师庵一带,集中21个团歼击桂系国民党军。
同日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联名发出致山野电,建议“目前第一仗以打蒋军为宜”。“华野各部两个月之战斗未经休整,在目前不宜进行激烈之恶战;山野各部亦应先求小胜为宜”。因此建议“集中华野及二纵一部歼灭进犯涟水之七十四师,尔后再依据情况变化转移兵力歼灭桂军与六十九师,或乘胜攻取两淮”。
同日亥时,中共中央军委致粟裕、谭震林电,指示:“山野、华野会合后,第一仗必须打胜。你们对于当前战役意见如何?两军何时可在何地会合?你们两人是否应当早日去陈(毅)处共同计划一切?”9月27日午时,与谭震林联名复电,报告华中野战军已与山东野战军在涟水地区会合,他们拟于明后日与陈毅会合。“我们意见,两军会合,初战必须获全胜。华野全部经两月余之战斗,未得休整之前,不宜与桂顽进行恶战。山野部队亦应以先打较弱之敌,以提高士气为宜”。因此建议首先集中兵力解决由两淮进攻涟水之敌七十四师(可能有二十八师一部配合),而后再依战况发展集中全力歼灭六十九师或桂顽,如获全胜亦可乘胜收复两淮。
9月28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陈毅:“两军会合第一仗必须打胜。我们意见:(一)不要打桂系,先打中央系;(二)不要分兵打两个敌人,必须集中打一个敌人。你们部署如何,盼告。”同日午时,陈毅、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复电报告:“陈已来华野,即以华野为统一指挥机关”。“我们集中二纵及华野全力,在沭阳、涟水之间集结,布置出击或去运东作战”。
9月29日蒋介石下令进攻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
9月30日午时,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曾山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并华东局电,报告他们对华东战局的分析及对下一步作战的建议,认为我军必须在1946年冬至1947年春歼敌20个旅20万人,才能根本改变华东战局,而在淮海地区的作战是有决定意义的作战。“淮北战斗之胜败,不但关系华中及山东之安稳,而且对全局都有重要之作用”。提议将华中部队改编,将第七师和第九纵队分别编入第一师、第六师、第一纵队、第二纵队,使各师各纵队各有三个旅,以更有力地进行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