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年谱》第131章


返回住地后,在县委、常委会议上听取了县委的汇报。粟裕表示:这次回泰顺是我二十多年的愿望。主要是想回来看望英勇的泰顺人民,看望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和我一块打过游击后来又留在这里的老红军、老战友。并提到了老红军刘保生和红军医院党支部书记黄明星的名字。县委同志说,刘保生和黄明星等同志还在。粟裕当即要县委同志把这几位同志请到会场见面并合了影。亲密战友久别重逢,粟裕不由得泪水夺眶而出,刘保生、黄明星同志眼泪刷刷往外流。会见后,粟向大家谈了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还谈到了如何发展泰顺经济问题。指出泰顺的经济资源丰富,如生姜、大理石都可以想法开发。晚上休息时,粟裕看到卧具、桌、椅、板凳一切都是新的,立即表示:泰顺这么穷,群众这么苦,怎么能为我这样办?如果不撤掉,我就不睡觉!县里同志只好照他的意思办了。
12月21日上午8时,离开泰顺前往平阳。中午,到达矾山。参观了明矾生产的全过程。下午,到达平阳县城,参观了平阳市容。
12月22日上午,参观蛋粉厂后前往瑞安县。在瑞安会见了该县县委领导同志,听了情况汇报。中午,回到温州。下午,参观针织厂、草帽厂、瓷砖厂。
12月23日上午,到温州水警区同水警区的领导同志座谈。粟裕说:“温州所处的位置很重要,决定了你们所担负的任务也很重要,一定要做好水警区本身的工作”。下午,参观了伞厂、蜡纸厂。
12月24日上午,离温州到路桥看望了海航陆战师的同志,在该师师长陪同下,视察了机场,接见了该师干部。之后,看了海门、海口,于下午到达黄岩。
12月25日上午,离黄岩,经深圳温泉于下午抵宁波。
12月26日上午,离宁波到绍兴。参观了鲁迅故居、东湖和市容。下午,抵杭州。
1962年55岁
1月4日下午,由杭州返回上海。次日华东医院薛院长来检查身体,认为虽经过长途跋涉,总的情况还是好的,但不要麻痹大意。
1月10日上午,由上海到湖州。下午,观看了市容、丝绸厂。拜会了地委的同志。
1月11日上午,在二十军军长余光茂陪同下,参观了部队营房、农场及自由市场。下午,看了工兵连、通讯营。
1月12日上午,离湖州经杭州中午到达新安江水电站。参观了水电站大坝。下午,到达金华。
1月13日参观了双龙洞。
1月14日上午,离金华抵临安。
1月15日上午,离临安经杭州、湖州、平望、吴江于下午到苏州。
1月21日从苏州回到上海。
2月10日由东海舰队陶勇司令员陪同,上午8时,乘贵阳舰前往崇明岛,于10时多到达。察看了崇明的地形和海军新开垦的土地。粟裕对陶勇说:“崇明的战略地位很重要,是长江的门户,既要从经济上考虑,尤其又要从军事上考虑。你们要同南京军区、上海市委几家商量商量,研究研究,把它建设好,保卫好”。
3月致信军科院副政委钟期光并请转告叶剑英院长,报告了这一段休养和健康情况。
6月初在得知蒋军拟窜犯大陆的消息后,从上海到福建。到达福州后,听取了福建省委书记叶飞和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石一宸关于军委作战方针和军区部署的汇报。军区同志请他作指示,他说要先到下面看看。到福州后的第三天,即出发先到闽中泉州湾一带,又到闽南赤湖看了地形,而后在厦门住了下来,一方面继续调查研究,一面深入思考,形成了一个将来犯之敌全部歼灭的构想。返回福州后,与军区司令员韩先楚、政委刘培善、副司令张翼翔、副参谋长石一宸等会了面。粟的想法原拟带回北京向军委报告,但在军区的领导同志一再请求下,粟讲了他事先隐蔽部队,不论敌人从闽中上来或从闽南上来,均可全歼的方案,使军区领导大受启发教益,称他的这个方案为“锦囊妙计”。为国家的安全,粟裕又尽一份应尽的义务。6月下旬,蒋介石得知解放军已作好准备,严阵以待,被迫放弃了窜犯大陆的军事冒险行动。
6月10日从漳州致电军委,对今年征兵规定征农民成分50%、工人及学生各25%提出意见:鉴于城市精简到农村人员口粮无着,又与农民争工分、争自留地,“建议以城市精简之合格工人,代替部分农民应征,以减轻地方困难”。
6月22日从福建回上海后,即将休养期间及这次在福建看到部队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写信给叶剑英元帅,并请叶认为可以参考的话,予以转报军委。信中共写了五个问题:(1)关于对敌情的估计。建议加强浙江方面的力量。增加福建方面的机动反击力量,尽可能多使用特种兵。(2)关于我军战备和战斗力方面的几个问题。(3)关于干部问题。指出有的兵团以上干部中“勇将”多而“谋士”少。对于现代战争来说,单靠勇敢而没有严密的组织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要解决问题是有困难的。因此,建议对于高级指挥机关的干部配备,更要注意其全面性。有意识地将猛打猛冲的干部和善于周密考虑问题的干部相搭配。
并建议从机关和院校中抽调一批干部去加强部队。(4)关于兵役制度的问题,建议延长服役时间,采取七年制的义务兵役制度。(5)关于军官家属问题。
8月去青岛疗养。
9月24日至27日参加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
12月在楚青陪同下去杭州疗养。
1963年56岁
2月初由杭州至上海小住。
2月11日拜访了陈毅。
2月20日在上海参加了新四军战史座谈会。发言中指出:我们在审查这部战史时,从全局出发,要照顾团结,从具体单位出发要照顾整体。不久,经南京返回北京。
3月22日听取了新四军战史编写组汇报时,作了指示,指出:苏中对饶漱石的错误方针是有抵制的,淮南黄花塘事件,各师同志不清楚,刘炎(一师政委)回来含含糊糊地说了一下,说陈总(陈毅)反对政治委员制度。我不好多问,但对于饶的领导还是有抵制的,如发展根据地,对敌斗争、整风,他那时强调不过分刺激敌人,事实上,在苏中不与敌人斗争,就谈不到坚持、发展、准备力量。
4月3日新四军战史初稿审阅后,对编写人员谈了意见。
4月开始间断地在军科二号楼军委训委办公处上班。
5月参加“新三反”学习。
7月6日叶剑英在军科院常委会上提出两线配备(粟搞第一线,叶第二线)、四面分工(政治思想、学术、技术馆、行政)的领导方法,此后粟即负责军事科学院第一线的领导工作。
7月11日在军事科学院“三反”总结会上,传达了叶院长关于院领导要“二线配合,四面分工”的指示。即由粟裕加王新亭(副政委)在一线,叶剑英院长退居二线,以照顾叶帅身体并能使其集中精力搞学术。四面分工:王新亭(副政委)负责党政工作,阎揆要(副院长)负责行政及学术行政,王树声(副院长)负责技术馆,彭绍辉(副院长)、宋时轮(副院长)、钟期光(副政委)负责学术部。
7月16日在全院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动员大会上讲了话。
8月3日向院党委成员发出成立几个专题整改小组进行整改的方案。
9月13日在听取战史部汇报后作了指示说:叶(剑英)帅指示要我管军委训委工作,故对院内学术工作没有多管。指出:“战史不单是写战争,更不单是写军事史,还包括党的路线、根据地建设等等”。
11月1日至2日检查技术教研馆教学准备时,指示:(1)教学准备要慎重初战,初战必胜,一定要打响第一炮。(2)教学内容必须与教学对象紧密结合,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教学。(3)教材中应充实最新的资料。
(4)关于保密问题。保密的目的是要使敌人糊涂,自己聪明。不要把它神秘化,并指出我们的军官应该学会开汽车。
11月17日至12月3日参加第二届全国人代大会第四次会议。
12月10日与萧劲光一起经武汉去广州疗养。在广州期间与萧一起去肇庆、七星岩游览一周。
12月22日在广州参加罗荣桓元帅追悼会。
数日后,与萧劲光同去从化温泉,在那里看望了陈云同志。
1964年57岁
1月在从化突发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