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第821章


一下形势,我估计沙陀人会有所动作,如果他们真有意要撤离南阳,必定会来找我们商议,甭管什么条件,先答应下来,只要能让我们进南阳。”
“那如果让我们先出兵呢?”杨公演皱起眉头。
“先出兵?往哪里出?东进泌州?那好啊,可我们总得要保证我们自己的后路吧,正好,菊潭、新城、穰县、新野这一线都得要控制在我们自己手中,还得要粮草补给,只要沙陀人敢保证我们这些,我们就敢出兵!”杨文昌轻轻一笑:“所以根本不必担心这个,沙陀人顶多也就是要我们以书面盟约形式来约定罢了,那又如何?和胡人谈什么道义?他们会遵守盟约么?”
……
杨堪站在瞭望台上,冰王戟搁在一旁,背负双手,凝视着前方。
汝阳在汝水之西南,乃是中原名城,也是袁氏一族的老巢,要打下汝阳不容易,所以宋王才来信要自己率领武宁军和淮右军以困守汝阳袁军为主,待他打下上蔡之后,再来合兵同攻汝阳城。
不过杨堪觉得未必要等到宋王亲临,他有这份信心来拿下汝阳城。
当下汝阳城中袁军实力的确不少,从泌阳逃回的袁军只有部分去了西平,大部分都进入了汝阳,毕竟这里才是他们的老巢。
现在城中的主帅是袁怀峰,还有赵天寿和袁无敌,袁怀庆据说去了西平。
袁怀峰武道水准比袁怀庆还要强几分,已经是小天位中段的强者了,而且一直是袁氏一族中仅次于袁怀河的二号人物,加上赵氏一族的首领赵天寿以及袁无敌,这三人的实力都是小天位初段以上,就算是赵天寿也是接触到小天位中段门槛的强者了。
目前城中的兵力大概在六个军一万五千人左右,但是这里毕竟是袁氏老巢,杨堪相信袁氏只要拼命发动,再凑出几千人马来也不是问题。
这是关乎袁氏一族的存亡之战,所以任何潜力都可能被挖掘出来。
宋王担心这边兵力不足,实力不济,所以才想要等一等,但是杨堪既然作为枢密使全权指挥南线战场,他觉得自己就可以调动整个南线的资源来打好这一仗。
而且他认为现在对蔡州的战事不宜再拖下去,或许沙陀人就是在观察局面,一旦发现徐州这边也有些力有不逮,恐怕就会立即猛扑上来,石敬瑭在北面的挑衅其实也就是一个试探。
现在南阳已破,沙陀人正在调整部署,一旦缓过气来,局面会向什么方向走,杨堪也不确定,如果沙陀人真的大局东进,这个局面就有可能失控了。
杨堪判断,沙陀人在打下南阳获得了南阳刘氏数百年的积累之后,可能会有两种声音。
一种是捞到了这么多战利品,该回去好好慰劳儿郎们休整一番了。
另一种可能还有就是觉得既然中原这么富庶,那是不是还可以再打两仗多捞一些呢?
目前可能两种声音会争执不下,加上徐州越来越成为沙陀人心目中的劲敌,所以到底对不对徐州马上开战可能也会产生分歧。
这个时候就相当微妙,一旦沙陀人发现徐州迟迟未能打垮蔡州,或许他们就会觉得徐州也不过如此,保留下蔡州也许还能给徐州制造麻烦。
这种心态一旦压倒了觉得如果马上与徐州开战可能会因为兵困马乏而损失巨大的声音,那么可能沙陀人就真的会大举出兵了。
所以杨堪认为这一战不能拖,应当在最短时间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打垮袁军,攻破上蔡和汝阳,尤其是汝阳,这是袁氏老巢,只要攻克汝阳,就可以说是彻底断绝了袁氏复起的可能。
宋王担心的对汝阳一战徐州方面实力不足在杨堪看来可以克服。
的确;从目前手中的实力来说,仅仅是武宁军和淮右军一部肯定略显不足,但是如果把南部水军全部调过来,便可极大的充实攻击力量。
尤其是兵船上的火龙炮可以在沿着汝水直抵汝阳城下之后发起攻击,更是一大优势。
另外杨堪还准备勒令已经攻陷了朗山和真阳的刘墉部向汝阳靠拢,参与对汝阳的围攻。
没有利用不把刘玄的兵力动用起来,既然刘玄已经寻求徐州的保护,那么双方就应当同舟共济。
杨堪无意让南阳军充当主力,南阳军也眉宇那个实力,但是刘墉以及配合刘墉的刘森都是小天位强者,起码这一方面可以帮助分担压力,同时南阳军好歹也有一万兵马,起码的牵制作用也能能起的。
杨堪已经将自己的意见游隼传书与宋王,就等宋王回复了。
第三百零九章 大周后
杨堪细细的盘算着自己手里的实力。
武宁军虽然在与蔡州军争夺宋城时有些损失,但并不大,而且现在徐州强大的后勤兵员保障机制使得无论是哪个军现在都无虞补充,所以兵员据补充到位。
王守信和张君越都是能征惯战的宿将,统领的武宁军在经历了与蔡州军宋城一战的磨合之后,就迅速成长起来了。
可以说,现在的徐州军体系中反倒是以天平军、淄青军、武宁军、牙军这四军实力最强,相比之下平卢军、河朔军、淮右军都要列在后面了。
新建的淮左军和宣武军还不好说,但是未经战阵的军队都不能寄予太多的希望。
天平军是以朱茂老部下为主组建的,这支力量最完整,基本上没有被打乱,只是在后勤和术法器械上得到了充实,所以说这支军队反而是最强的一镇。
当初政事堂和枢密院内都有一些不同意见,就是担心全力扶持天平军,会不会让朱茂重新滋生出想要割据的念头,不过江烽却毫不犹豫的打消了这些人的担心。
随着战争的扩大化以及术法一道的威力日显,军队对后勤的依赖已经日益凸显,无论是哪一个主帅都能够清醒的意识到,朱茂和高金忠都是打滚多年的老手,军队没有后勤支撑会是什么样,他们比谁都清楚,现在跟随江烽要什么有什么,可以安安心心打仗,何乐而不为?
朱茂自己就曾和江烽做过深入的交流,自称自己的确不是一方之主,只适合带兵打仗,江烽深以为然。
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主帅,值得放心。
淄青军和武宁军的实力在伯仲之间,这两军骑军是以原来的老平卢淄青军为主,但是步军却是原来的淮右军调配过来,当然也有部分是原来的老平卢淄青军保留下来的,这两军都经历了和蔡州军争夺宋城的战事,一番磨合之后,都已经成熟起来。
有一支完整的武宁军,杨堪就很有把握了,淮右军由张挺带队增援过来,有六个军步军,也就是说目前除开武宁军有两个军分驻在刚收复的颍亳二州外,还有十二个军加上淮右军的六个军,十八个军,四万五千人马。
这还没有算术法器械部队以及超过两万人的夫子。
杨堪相信以自己手中的兵力足以打下汝阳,但是如果急切间要拿下汝阳,可能付出的代价会比较大,尤其是对方在小天位和天境高手实力较强的情况下。
所以他希望把南方水军从扬州那边调过来,柴永已经把淮左军组建起来了,以柴永和严序的手段,控制住扬州不是问题,尤其是许宁还在扬州坐镇帮助稳定局面。
经历了一波血雨腥风的扬州士绅已经被吓破了胆,这帮被盐利滋养了百年的士绅早已经失去了当年祖辈贩私盐的勇气和锐气,面对官府的强权,更愿意跪舔了。
原来南方水军有四个军,在收编了部分吴国水军之后,扩充到了六个军,其中三个军驻扎在扬州,两个军驻扎在楚州和泗州,还有一个军驻扎在大江上的和州。
这驻扎在像淮水这一线竟然只保留了驻扎在楚州和泗州的两个军,连寿州这样号称宋王治下最重要的商业枢纽竟然都只是泗州那边派来的水军一个营驻留,驻留泗州这个军不但要兼顾淮水上游,而且还要巡防运河一直到宿州段。
这也足见徐州方面对淮水流域治安状况的自信。
杨堪也给梅况去了信,希望他能率水军来助自己一臂之力,在田春来已经逐渐崭露头角之时,扬州完全可以由田春来协助柴永掌控局面,而梅况也乐意来接受这样的挑战才对。
水军的调动要比骑军步军便捷得多,无他,辎重粮草便可直接由装船起运,而且可以不受夜间影响,像南方水军要调过来并不难,只需要把楚州和泗州的两个水军集结,待到从扬州过来的水军一到,简单交接换防一下,就能迅速西进。
这个时候正是丰水期,适合大船行进,从泗州、楚州逆水而上也就是十日工夫,之前杨堪就已经命令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