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沈栗》第361章


“正是。”骊珠笑道:“要么怎么说沈大人脑子活呢,这石炭在三晋多得是,偏沈大人能发现其中奥妙。”
邵英点头微笑:“朕记着内承运和户部也有石炭买卖的份子?”
“可不是。”骊珠凑趣道:“每年能得不少银子。依奴才看,沈大人不单办差的本事一流,这赚钱的手段也不差,最难得的是他赚钱时从不忘记朝廷。”
“像他老子,识得分寸,便是这份忠心难得。”邵英心下略觉满意,转头见张太医仍弓背低头肃立一边,缓声道:“一时没法子,朕也不苛求,只尽心便是。”
得了皇帝这句话,张太医顿时热泪盈眶:“臣敢不尽心竭力!圣上莫忧,微臣已派人四处寻访良方,想来总会有收获的。”
邵英心不在焉点点头,盯着张太医道:“朕的医案万万不可泄露出去。”
“臣不敢!”张太医连声应是。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请见。”有宫人奏道。
“叫他进来。”邵英道:“张卿退下吧。”
太子与太医在殿门相遇,见太医一脸忧色,太子心下一沉。
“就在那边坐着吧。”邵英不肯教太子靠近:“小心过了病气。”
太子顿时泪如雨下:“父皇何至于此!”
“不过以防万一罢了。”邵英笑道:“朕还好着呢。”
太子方安稳了些:“父皇有疾,儿子当伴驾侍疾才是,哪有避着的道理?”
“不可,”邵英不允道:“这病过人,你是皇储,身子又弱,朕不能教你冒险。朕不缺人伺候,有孝心也不差这一桩。”
皇帝一再不肯,太子方罢了。
邵英嘱咐道:“朕最近越觉精力不济,你若有暇,便过来帮朕看看折子。”
这便是放权了。邵英尚权,太子素来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料今日邵英竟猛然提到这个。
“父皇……”太子喃喃道。
邵英叹道:“朕只怕也不是个长寿的。”
“父皇!”太子含泪道。
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向来微妙,平日里虽也是父慈子孝,但皇帝曾提刀踹过东宫大门,太子也曾担心过易储之事,如今这父子俩却颇有些同病相怜之意。
坐对长叹,好在这父子两个都算是理智的人,并不因此便移了性情,变得激烈残暴。自己寿数不永,便要忧虑国家承继,皇帝父子同时想到了皇太孙。
“元瑞如何?”邵英先问。
“这孩子淘气的很,好在还算聪明,如今已经能读些《诗》了,《论语》也会几篇,沈栗还编了些“三字经”、“对韵”之类的东西,听着像童谣,其中却很有些道理,又容易记住,元瑞喜欢学,儿子看过也觉得好。”太子笑道。
“哦?”因患了肺痨,担心传给年少的太孙,邵英并不怎么见他。如今听说太孙已经学会这许多东西,邵英也觉高兴:“那三字经和对韵是什么?”
太子便顺口背了几句,邵英听了也觉不错:“这些文章内容丰富,浅显易懂又朗朗上口,的确适合教给孩子。沈栗能想出这个也算尽心了。”
“沈栗做事向来如此。”太子笑道。
邵英若有所思道:“看来沈栗教的确实很好。”
太子点头附和,忽想起来道:“可惜他教不长了。”
“这是为何?”邵英挑眉。
原来太孙已经到了正式读书的年纪,太孙太傅、太孙少傅等大臣也已经选好,几个太孙的老师卯足了干劲儿,要教导出一位将来的圣君,兴冲冲喜洋洋奔到东宫一看,得,太孙已经有人先给开蒙了,《诗》和《论语》都读了好些。
几位老师立时不悦。差事被人“代劳”了!若是平常职司,倒是巴不得有人有人代劳呢,但教育皇太孙可是个好差事,这就是将来的帝师啊,谁先得到皇太孙的欣赏,谁将来就能高人一等,如今太孙年纪还不大,正是建立好印象的时机。
几个人正在互相防范,不料却教人捷足先登!
待打听出来这位抢人差事的竟是沈栗,几个大臣便闹到太子面前:沈栗确是人杰俊才,但他毕竟年轻,如今是东宫谕德和兼鸿胪寺右寺丞,与教书育人半点无关,怎么能让这个人来教导皇太孙呢?
太子心中早有打算,自是想教沈栗一直教下去。更何况他自己就曾被太傅坑过,这几个人也不是他东宫的,太子本就信不过,偏这些人又喋喋不休,颇有不将沈栗赶走便要将事情闹大之意,太子越发觉着他们这是“胁迫、犯上”,心里自然十分不满,故此在向邵英提及此事时便格外提及这些大臣们的不敬。
“儿子想着,这几位到底是老经历了,又是精心选出来的太孙师傅,说的也是正经道理。固然他们讲课有些深奥,元瑞听不大懂,想来日子长了便好。”太子略带遗憾道:“沈栗虽也曾写过些好诗赋,又是探花出身,倒也不好让他再跟着。”
邵英如今正在发愁万一自己与太子早逝,年轻的太孙压不住老臣,听了太子叙述,也有不悦之色。似笑非笑道:“怎么?他们说沈栗的职司与教书育人无关,因此不得陪伴元瑞?”
太子低声应是。
邵英昂头想了一会,轻笑道:“那就教沈栗动动吧,他在鸿胪寺待的也够久了。骊珠,传朕的旨意,免沈栗鸿胪寺右寺丞,迁国子监司业,教他给皇太孙做个侍讲去。”
“朕早就在想,这些大儒确实学富五车,只是距离朝政太远,让他们教习元瑞书本上的学问便罢,这政事民情还要正在当差的大臣来教。”
第三百七十章帝心如铁
邵英的决定暗合太子心思,甚至超出太子预期。
国子监司业是个十分重要的职位,非德才兼备者不可居之。坐在这个位置上便有机会接触很多未来的朝廷官员,对于扩展人脉十分有利。
沈栗的人脉就是东宫的人脉,太子心满意足。
骊珠不禁暗暗咋舌,沈栗如今不过二十六七,皇上就把他架在这个位置上!这可不是单以圣眷可以解释,皇上是真的要为太子和太孙铺路了。
太子欢欢喜喜离去,邵英低头凝视案上折子,继续沉思。
他的确是要为东宫,不,是要为太孙造势了。
太子最多还能活上十来年,而自己身患肺痨,又能坚持几年?这样算来,太孙继位时最多不过十几二十岁,别说朝上的老臣和宗亲,便是东宫起子太傅、少傅都未必能压制住。为了不教皇孙面临“主弱臣强”的窘境,须得给他安排一些手段锋利的年轻大臣来对抗那些老资历。
邵英示意骊珠重新铺好纸张,提笔写下一连串名字。
重新培养人才来不及,人还是要从东宫辅臣中挑。
不过,还不够,年轻的臣子仍有一样缺点,便是身边围绕的势力及不上老臣。尤其是……兵权!
“少帝”没有领兵征伐的经验,便是手握兵权,也无法拥有如自己一样的震慑力,倒不如选择一个足够忠心的武将来托付。
邵英烦躁地揉了揉额头,自己好容易收上来的兵权,如今倒不得不重新放下去。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个人选……
才经武?邵英垂目。不妥!此人去岁被满朝大臣围攻,已经威严扫地,便是委以重任,也无法震慑宵小。去岁的经历也让此人移了性情,变得有些富贵好权。他身为内监,天生便与宫内宦官有联系,自己在时不怕,只虑少帝登基后此人会生出异心,到时一个手握兵权的将领与宫中内外勾结,便要横生祸患。
玳国公父子威望和才干倒是够了,可惜忠心不够,自己当政时都动作不断,绝不可以信任!
笔尖轻动,迟疑地在纸上添上一个名字:沈淳。
邵英凝视许久。
满朝大臣文武都算上,沈家祖孙三代从老礼贤侯沈勉到如今的沈栗,从来就没有过对自己说“不”字!哪怕不赞成,也只会软言相劝,若自己坚持,便绝不会多言再劝第二次,坚决执行命令。
与一干要青史留名,随时准备“耿直谏言”的大臣相比,可谓将“忠心”二字践行的彻底。
然而……
邵英随即又将沈淳的名字划去。
沈栗是要留给太子和太孙的,不宜再教沈淳掌兵。否则沈家权势过大,万一也如玳国公府般生出野心只怕不好收拾。与沈淳到底是少年交情,总要给他留个好结局。不教其掌权,也是为了保护他。
残阳西落,乾清宫已燃起灯火,雅临安静地伺候茶水。
邵英负着手走来走去,忽地下定决心回到御案前,提起毛笔,又将沈淳的名字添了上去!
又要忠诚,又要有足够的声望,这个人选实在难寻。沈家当初将自己推上龙椅,如今便教他们再将推太孙一次吧。
邵英伸手摸了摸沈淳的名字,他心中十分清楚,礼贤侯府如今文有沈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