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三国豪杰》第136章


一河北大部后,他不等时机成熟,就迫不及待地率领疲惫之师跨过黄河与曹操争锋,企图“毕奇功于一役”,结果铩羽而归,这也间接导致了他最后的败亡。如果他能采用谋士的建议,与曹操打持久战、消耗战,以袁绍实力之强大,鹿死谁手,殊未可知。
袁绍在用人上也有很大的问题。他的手下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可是袁绍却不愿或者说不敢放手使用。而且这些人才也不团结,大臣争权,小人得志,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真正有才能有本事的人得不到重用,死的死、逃的逃,这也是袁绍失败的一个直接原因。
袁绍与曹操最大的不同,也是袁绍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在对待“人”的态度上。《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曹操与袁绍交好时,两人有过一次谈话,谈话内容是对于天下形势的认识及今后的打算。原文如下: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段记载经过改编后被巧妙地收入到《三国演义》里。
这里二人所说的今后的打算也可以理解为指导方针。袁绍说“南据河,北阻燕、代”指的是“地利”,“南向以争天下”前面应该有一句“待时机成熟”,这指的是“天时”;只有捎带提了一句“兼戎狄之众”勉强算得上指的是“人和”;而曹操只谈了一点,就是如何用人。二人虽然都是把“人”当作争夺天下的工具,但态度却大相径庭。在袁绍眼里,“地利”、“天时”才是最重要的,“人和”则是可有可无的,可曹操却把“人”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看来对“人”的认识和态度才是二人成败的关键。袁绍过分看重“天时”、“地利”,而忽略了“人”的作用,这才是他失败的最根本原因。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缺点,而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老爷们的通病。
当然袁绍也不是完全忽略“人”,但他更看重的是地主豪强的支持,而忽略了普通百姓。为了赢到既得利益阶层的拥护,他通过压迫、剥削劳苦大众来保护地主豪强权益,此举虽然为他赢得了地主阶层的选票,却极大的损害了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的利益,也因此丢掉了他们的选票。
不过作为政治家袁绍也不是一点不考虑公众形象,他偶尔也会来个亲民举动,并且确实赢得了一定的民心。《献帝春秋》记载,袁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他死之后“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从这段记载来看,袁绍在河北还是很得民心的。
这里说的“政宽”,往好了理解是政治清明,不使用严刑峻法;往坏了理解就是妇人之仁,过于软弱。郭嘉郭奉孝在他的“十胜十败说”中就提到“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就是说袁绍看到有人生活困难就非常难过,甚至伸出援手给与帮助,但对于大多数生活窘迫的人,他看不到也就想不到。
袁绍的做法更像是作秀,他虽然解决了一个、两个人的生活困难,但对于广大生活窘迫的劳苦大众来说却是杯水车薪,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作为一方诸侯,袁绍应该考虑的不是一户、两户,也不是他所能看到的少数人的生活问题,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提高领地内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这样才能赢得大多数人民的拥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可是袁绍没能做到这一点。
其实不止袁绍,就连他的弟弟袁术也是这样,只不过袁术更过分,横征暴敛,搜刮无度,这可能也是袁术比袁绍败亡得早的原因。这哥俩的行事风格如出一辙,都是依附于地主豪强这样的既得利益阶层,盘剥劳苦大众,所以他们只得到了地主豪强的支持,而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上层建筑不稳,从而造成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二袁的行事风格虽然一样,但相比较而言袁绍要更文明一些。袁术则更像一个愣头青,他行事全凭个人喜好,没有行为准则,没有自我约束力,说白了就是有点“浑”。这可能与他出身豪门,从小就缺少约束有关。袁术对百姓的盘剥是竭泽而渔式的,而且毫不隐讳,也从不考虑百姓的困难。最让人看不懂的是,他竟然想起了称帝!二袁行事风格相近,但手法各有高下,大概与他们虽同为袁氏后裔却有“嫡子”和“庶子”之分有关,袁术行事更张扬、更不计后果。所以在他们死后,史书对他们的评价也不同。袁术死后,没有一本史书为他说好话;袁绍死后,还有一些史书说了几句公道话,比如《献帝春秋》。
精用光了,还差几个同学没加上,下周一定补上。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三十七节
(更新时间:2007…8…27 14:58:00 本章字数:2410)
按说《二袁》这一章应该到此结束了,但又觉得应该交代一下袁绍的几个儿子,还有一些人物也应该在这里介绍一下,所以就占用几节加以说明——因为我也不知道还能写多久,还是先把要写得都写了吧。
袁绍临终前没有指定继承人,所以在他死后袁氏集团出现了权力真空,他的几个儿子立刻掀起了权力争夺战。袁绍共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字显思、次子袁熙字显雍、小儿子袁尚字显甫。这三个儿子里面,袁谭年纪最长,而且也很贤德,小儿子袁尚年纪小,但是容貌俊美,很得袁绍欢心。按照那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袁谭应该毫无疑问地被确立为袁绍的继承人。可袁绍偏心小儿子袁尚,认为他最像自己,而且他的夫人刘氏也很喜欢袁尚,多次在袁绍面前说他的好处,极力怂恿袁绍立袁尚为嗣。袁绍本来也有此意,但由于那时嫡长子继承制原则深入人心,很多大臣都反对他这样做。如此一来,袁绍又拿不定主意了,也可能他觉得自己年纪并不大,用不着急于立嗣,所以这件事就拖了下来。可没想到一拖就这么久,直到袁绍病逝也没解决,这也为袁氏集团日后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袁绍一死夺权大战立刻展开,主角是袁谭和袁尚,次子袁熙只是个配角,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三国志》和《后汉书》的记载相近,都是把责任推给了那些大臣,似乎袁谭、袁尚只是被动地卷入此事。按照史书的说法,逢纪和审配是一伙,看来当初逢纪在袁绍面前为审配进的美言起了作用,不但保下了审配,还为自己结下了一个坚定的盟友和死党,《后汉书》说这两个人是袁尚那边的,而且“宿以骄侈为谭所病”,袁谭看他俩别扭,但不是因为他俩的政治立场,而是因为这二人“骄侈”;当然,袁谭也有自己的人,辛评和郭图就是其中的领军人物。主子之间不对付,手下人的关系也一定很紧张,辛评、郭图与逢纪、审配势若仇敌,都想除掉对方。袁绍没来得及确立接班人就死掉了,按照常理,大家都觉得应该由长子袁谭来继位。可逢纪、审配觉得不妥,如果袁谭得立,辛评、郭图必然得势,只怕这二人不会放过自己,于是为了自身的安全,逢纪、审配决定拥立袁尚继位。他们商量妥当之后,就“矫绍遗命”,伪造袁绍的遗命让袁尚继位了。但《三国志》没说逢纪、审配是“矫绍遗命”,只说他们“缘绍素意”,也就是按照袁绍平时的意思拥立袁尚。不管怎么说吧,反正袁尚是继承了袁绍的大业,这样一来,袁谭那里当然不服,立刻采取反制措施,夺位大战由此引发。
不明白史书为什么要这样写,其实大家都清楚是谁在争夺继承权,这些大臣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如果袁谭、袁尚不同意,这些大臣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掀起争权大战。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曹操就是亲眼看到了袁绍儿子间的骨肉相残,也看到了袁谭、袁尚身边人在这场争斗中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他深以为戒,所以他在确定曹丕为接班人后极力削弱曹丕竞争者的实力,甚至不惜杀掉曹植身边最有影响力的大才子杨修,以此来避免骨肉相残、被敌人从中渔利的悲剧。
袁绍生前曾以考察几个儿子能力为名,把袁谭、袁熙外放为州牧,可偏偏把小儿子袁尚留在了身边,其实此举就足以说明他有意立袁尚为嗣,而不是袁谭。自从秦始皇把公子扶苏放外任而被胡亥和赵高钻了空子后,历代帝王就很少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