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第38章


泶恚捕袅嘶孟搿9愦笕嗣袢褐冢褡遄什准对谀冢淹楹拖M技械街泄膊撤矫胬戳恕?br /> 蒋介石在政治上的残暴统治和经济上的压榨掠夺,使国民党统治区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生存自救,他们不得不起来进行斗争。1946年11月底至12月初,上海发生了摊贩斗争,并很快发展为全市性的反蒋群众运动。12月底,从北平开始,爆发了全国学生抗议美军强奸中国女学生的暴行、要求美军撤出中国的爱国运动。12月31日,中共中央为此发出指示,要求我党在各大城市组织群众响应北平学生运动,“造成最广泛的阵容”。
从1946年底到1947年初,国统区各大城市参加斗争的学生达50万人,并迅速获得工人、教师和其他各界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学生运动进一步高涨。以学生运动为主体的各阶层人民参加的爱国民主运动,逐步形成中国革命的第二条战线。
为了把国统区人民运动引向深入,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发出《关于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指示》,提出党应“力求从为生存而斗争的基础上,建立反卖国、反内战、反独裁与反特务恐怖的广大战线”。5月4日,上海各校学生举行罢课,进行反对内战,反对卖国的社会宣传,这一爱国运动,迅速扩大到许多城市。20日,京、沪、苏、杭等市数千名学生在南京举行联合大游行,国民党军警逮捕和打伤了100余名学生,制造了“五?二○”血案。5月至6月,“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扩大到蒋管区60多个大中城市,形成了高潮。在学生运动的带动下,许多大中城市的工人都举行了反内战的罢工游行,全国30多个城市177万饥民掀起了“抢米风潮”。在广大农村,农民群众抗粮、抗捐、抗租的斗争和武装民变到处发生,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四川、浙江、西康、江西等省300多个县,都恢复和发展了游击战争,建立了根据地。随着大陆上反美蒋斗争的发展,台湾人民于1947年2月28日,为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和蒋介石集团的黑暗统治,英勇地举行了武装起义。起义烽火燃遍全省,起义人民袭击占领了国民党党政军机关、军用仓库、电报大楼、交通枢纽和机场重地,使台湾大部分地区的反动政权,一度瘫痪。这次起义虽然遭到国民党的残酷镇压,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表现了台湾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中国革命的第二条战线,极大地动摇了蒋介石统治的基础。它同人民解放军战场上的胜利互相配合,使蒋介石反动集团处于全民族的包围之中。
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英勇作战,大量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敌我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下降到373万人,其中正规军只有150万人,战线漫长,机动性差,后方空虚,士气日益低落,战斗力锐减。与此相反,我军的总兵力由内战开始时的127万人,发展到195万人,装备逐渐改善,后方巩固,士气高涨,愈战愈强。我军虽然在数量上、装备上暂时还处于劣势,但在战场上的机动兵力却多于敌人,处于相对优势,开始掌握了战争主动权。根据战争形势的这种变化,中共中央确定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以主力打到国民党区域,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即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党中央和毛泽东首先以跃进大别山、夺取中原作为战略进攻的突破口。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从原有的阵地反攻,而是采取大兵团跃进,长驱直入,一举插入敌人的战略纵深。为了实现战略进攻计划,党中央和毛泽东作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周密部署。三军配合是:由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千里跃进,直插大别山;由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由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为西路,挺进豫西。两翼牵制是:由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调动进攻陕北之敌北上;由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在胶东展开攻势,把进攻山东之敌引向海边。
遵照上述部署,各解放区的人民军队从1947年7月至9月,先后转入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鲁西南地区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经过1个月的连续战斗,歼敌56万余人。8月上旬,挥师南下,横跨陇海路,越过黄泛区,渡过沙河、汝河、淮河等大小河流,排除了前进中的一切困难,跃进千里,于8月底胜利到达大别山地区。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歼敌3万多人,建立了33个县的民主政权,在敌人的心脏地区,插上了一把尖刀。陈赓、谢富治率领晋冀鲁豫的太岳兵团8万余人,于8月22日由晋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到11月底,歼敌5万余人,建立了39个县的民主政权。华东野战军主力7个纵队,在陈毅、粟裕领导下,于9月初挺进苏鲁豫皖地区,到11月下旬,完成了战略展开。人民解放军三路反攻大军以“品”字阵势,互为犄角,逐鹿中原,纵横驰骋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汉水,东迄大海的广大地区,调动吸引了国民党90个旅的兵力,并歼灭了大量敌人,使开封、郑州、洛阳等地陷于孤立,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北制中原之势已经形成。从而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使国民党完全陷于被动。与此同时,内线人民解放军也展开了猛烈的反攻。西北野战军于8月下旬转入反攻。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于9月初在胶东地区发起攻势作战。晋察冀野战军同时在平汉路北段发起攻势。东北野战军继夏季攻势之后,从9月起又发动了大规模的秋季攻势。上述各个战场的攻势作战,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面进攻的总形势。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标志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达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也是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它预示着中国人民取得革命战争最后胜利的日子为期不远了。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了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及时地、响亮地向全国人民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口号,号召全国人民为彻底埋葬蒋介石反动统治而斗争。
四、党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纲领性政策
我军转入战略进攻以后,为了动员全党、全军和解放区人民,积极投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斗争,党中央和毛泽东适时地领导解放区军民,进行了深入的土地改革、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同时,党召开了十二月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纲领性政策,强调了政策和策略的极端重要性。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整军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要求解放区彻底改革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进一步发动广大农民支援战争。为适应这一要求,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会议在刘少奇主持下,总结了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经验,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公布。这个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它肯定了《五四指示》所提出的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并根据贫雇农彻底进行土地改革的要求和支持大规模战争的需要,明确宣布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并规定了土地改革的方针和办法。但是,《中国土地法大纲》也有缺点,如没有规定划分农村阶级的统一标准;对地主富农没有区别对待的策略;土地统一平均分配的方法,易侵犯中农利益,以至在实践中一度发生“左”的严重偏差。尽管如此,《中国土地法大纲》仍是我党历史上比较完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土地法。它的实施得到了亿万农民的热烈拥护,各解放区立即欣起了空前规模的土地革命高潮。到1948年,有1亿以上人口地区的农民获得了土地,使解放战争取得了人力物力的丰富资源,成为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并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保证。
整党运动。全国土地会议还讨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成分不纯和作风不纯问题,决定在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整顿党的队伍。从1947年冬起,各解放区开展了以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