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集要》第20章


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
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国内有一些人存在着“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同时,在中国共产党内和党外都有一些人存在轻视游击战争的思想,对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与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军队的正规战争上。为了阐明中共抗日战争正确的军事路线、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加深全党全军对抗日战争的战略意义及其方针原则的理解,教育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坚定持久抗战的胜利信心,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先后发表了许多文章和讲演。具有代表性的是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并集中全党的智慧,于1938年5月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重要军事论著,紧接着又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论持久战》的重要讲演。他科学地分析了抗战以来的战争过程,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0个月来的抗战经验,驳斥了各种错误思想观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抗日战争必须坚持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以及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地位。 
毛泽东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全面地考察了抗日战争的发生和发展。他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战争双方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基本特点:日本是一个强国,但又是一个小国,加之战争的非正义性、野蛮性,必然失道寡助;中国是一个弱国,但又是一个大国,加之有共产党及其军队做为团结抗战的核心以及战争的正义性,必然能得道多助。这些特点,确定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毛泽东还根据敌我双方存在的相互矛盾着的各种因素,以及对这些因素在战争进程中的发展变化,经深入研究和分析,他科学地预见到持久抗战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阶段:第二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即战略相持阶段;第三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阶段。毛泽东在论证了中国抗战为什么是持久战和持久战三阶段的发展规律,以及为什么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之后,又进一步阐明了如何进行持久战和如何发挥自觉的能动性以争取战争最后胜利等问题。首先,他正确地阐明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指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解放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的政治目的,离不开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离不开普遍深入的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只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其次,毛泽东还进一步探讨了实行持久战总方针所应采取的具体作战方针与原则。指出: 
在战略上是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在战役战斗上必须实行外线的速决进攻战,变战略上的劣势、被动的不利态势为战役战斗的优势、主动的有利态势;而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作战方针,又必须发挥组织指挥上的能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在作战形势上,要善于根据战争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确地运用运动战、游击战和阵地战三种不同形式。就全国抗战的三个阶段来说,战略防御和反攻两个阶段是以运动战为主、以游击战与阵地战为辅,而战略相持阶段则应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与阵地战为辅。同时,毛泽东还进一步明确我军的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最后毛泽东进一步阐明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正确地解决了人与武器的关系问题。 
他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有力地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进一步坚定了全国人民持久抗战的胜利信心,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和具体道路。 
毛泽东就一些人轻视游击战争,对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等问题,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军事论著。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而日本是一个小而强的野蛮的帝国主义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占地甚广和战争的长期性发生了。但日本是小国,兵力不足,必然在其占领区中有许多空虚地方,因此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在战役战斗上配合正规军作战,而是在外线即在敌后单独作战,在战略上配合正面友军的正规战。并且由于有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参加,因而游击战争就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的,于是战略防御和进攻一整套的东西发生了。由于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于是根据地问题和向运动战发展等问题也发生了。这些情况决定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于是中国抗日的游击战争,就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要求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毛泽东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科学论述,对统一和提高全党全军对抗日游击战争战略地位的认识,促进抗日游击战争的迅猛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战争问题的光辉典范。它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对统一和提高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的认识,对全国坚持持久抗战,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有着极大的动员和指导作用。
抗日战争(1937。7—1945。9)
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华北抗日游击战争
日军侵占太原和上海之后,继续向中国腹地发展进攻。至1937年11月中旬,华北部分地区的主要城市和主要交通线已被日军占领和控制。日军为安定已占地区,开始对存留于华北地区的中国军队进行围攻,华北正规战争业已结束,游击战争开始转入主要地位。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鉴于华北形势,及时指示八路军在华北实行战略展开,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粉碎日军的围攻,继续创建抗日根据地。 
平型关战役后,八路军第115师一部(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以及总部特务团等各一部共约3000人),在副师长聂荣臻的率领下挺进五台,并以此为中心向四面发展,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第115师主力则转向吕梁山脉,创建晋西南抗根据地。以吕梁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南地区,是陕甘宁边区的东部屏障。在太原失陷前,毛泽东即指示:对以吕梁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南,八路军应作适当部署,第115师师部和343旅,应立即向这些地区转移。据此,八路军总部于1937年11月9日令第115师由正太铁路南进,由于国民党阎锡山部的无理阻挠,第115师于12月进抵赵城、洪洞地区后,即停止向吕梁山开进。1938年2月中旬,日军第20师团由祁县向晋西南发展进攻,先后侵占介休、孝义等地。国民党军纷纷退向晋南和黄河西岸,吕梁部分地区已成为敌后。此时,第115师师部率第343旅立即进至灵石、孝义以西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敌人。同时工作队赴石楼、永和等县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抗日武装,开创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第120师挺进晋西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早在1937年9月中旬,日军侵入晋西北地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当即指示第120师开赴以管洋山脉为中心的晋西北,展开于大同、太原之翼侧,并向绥远方向发展。 
第120师遵照这一指示于9月下旬进入宁武、神池地区后,便一面以主力侧击沿同蒲铁路南进之敌,配合友军作战;一面以教导团和师政治机关等共700余人组成工作队,在师政训处主任关向应(11月2日后任师政治委员)率领下,分赴朔县、偏关、临县、岚县等14个县的广大地区,进行群众工作,组织各种救国团体,建立各级战地动员会,执行合理负担政策,从而调动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积极性。经一个多月的发动与组织工作,各县先后建立了抗日游击队和脱离生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