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集要》第67章


交战双方投入了大量兵力兵器,作战规模越来越大。双方兵力最多时共达300万人。这场战争又是一场交战双方军事技术装备优劣悬殊的现代化战争。美军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现代武器,作战飞机最多时达2400余架,舰艇300余艘,掌握着制空权和制海权,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有大量火炮和坦克,火力强,机动快。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初期,既无空军,又无海军,后来虽有空军参战,也只能掩护主要运输线,不能直接支援步兵作战,陆军也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装甲兵作战,火力、机动力远不如敌军。 
然而,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是侵略的非正义战争,士气低落,内部矛盾重重,兵力不足,难以坚持持久作战,因此,最后终告失败,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士气高昂,内部团结,兵力雄厚,利于持久作战,所以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重大事件,它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占领全朝鲜并进一步扩大侵略的战略企图,戳穿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援助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为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为维护东方与世界和平,促进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维护持久和平的伟大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在战争中,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战争理论,确立了正确的战争指导路线,因而能够成功地驾驭战争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将战争引向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志愿军将士的浴血奋战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人民志愿军继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发挥人民军队固有的政治优势。广大指战员都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保持了旺盛的战斗士气,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勇于克服劣势装备,物资供应和恶劣环境带来的种种困难,创造了无数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荣立集体功的有5900多个单位,荣获英雄模范称号和荣立战功的人员有30。2万人。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先后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授予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孙占元、杨连弟、邱少云、伍先华、许家明、胡修道、杨春增、杨育才、李家发等人。志愿军被祖国人民誉为最可爱的人。为了保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全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以一切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了前线。广大青年工人、青年农民和青年学生踊跃参加志愿军、数以万计的民兵、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医务工作者组成庞大的担架队、运输队和医疗队到前线执行战勤保障任务。为了购买武器改善志愿军的装备,全国人民捐献了5。56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3710架战斗机的价款。前方将士和后方人民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威力巨大的人民战争。事实充分证明,在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仍然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中朝两国军队和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的战斗友谊和团结,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政治基础。朝鲜劳动党、朝鲜政府和金日成首相给予志愿军无微不至的关怀。英雄的朝鲜人民,忍受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种种苦难,以坚持生产、筹措粮食、修桥筑路、运送物资、救护伤员、操作向导、防奸反特等积极行动,有力地支援了志愿军的作战。志愿军遵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最高准则,不但以鲜血和生命援助了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而且遵守朝鲜政府的政策法令,尊重朝鲜民族的风俗习惯,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并在作战之余尽量给朝鲜人民以各种帮助。有许多战士为了从敌人炮火下、从敌机轰炸中、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中抢救朝鲜人民的生命财产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952年1月2日,志愿军第49军第141师侦察队文书罗盛教在成川郡栎沼河边练习投弹时,看到朝鲜少年崔莹不慎掉进冰窟,他毫不犹豫地跳入冰水,救起了崔莹,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事后他被追记为特等功,荣获一级爱民模范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战士荣誉称号。志愿军正是用这种崇高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赢得了朝鲜人民的爱戴和支持。此外,志愿军和人民军在并肩作战中,做到了密切协同和相互配合,形成了无比坚强的整体的战斗力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朝两国人民和两国军队共同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和朝鲜劳动党正确领导的结果。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49。10—1956。9)
军民联防粉碎国民党军对东南沿海的进犯
国民党当局从撤逃台湾的时候起,就在美国政府的怂恿和支持下,不断派遣军队,从海上和空中对大陆,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各种袭扰破坏活动,企图伺机反攻大陆。1950年7月至1953年7月,国民党台湾当局利用大陆军民致力于清剿匪特、进行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项中心工作,海防力量相对薄弱的时机,不断指使国民党军对大陆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中、小规模的登陆窜犯活动。初期,他们主要以海匪武装登陆窜犯大陆沿海地区,进攻浙东沿海岛屿,继而驱使海匪入窜内地,企图支援陆上土匪,尔后又以海匪和正规军在局部地区形成的相对优势兵力,实施登陆窜犯,妄想“以大吃小”,歼灭解放军的一些守备部队,扩大政治影响。然而,所有这些窜犯活动,在大陆军民的沉重打击下,都以失败而告终。 
一、打击袭扰沿海地区的窜犯活动 
1950年上半年,国民党军为了牵制人民解放军向岛屿进军,曾对浙江、上海、福建进行了多次袭击。1月25日,驻金门的国民党军派出“两龙(龙谈、龙岩)游击队”窜扰大陆,在平和、南靖地区被解放军全部歼灭,俘少将司令贺少良以下100余人。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登陆窜犯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于1950年5月24日发出指示,要求“加强沿海各区警备,严防匪特登陆”。据此,沿海各军区按照重点守备与全线控制相结合、反击与进剿相结合的原则,统一区分地段,实行军民联防,分段担负守备任务。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和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并于7月6日开始执行“侦察巡逻”任务。为了伺机反攻大陆,国民党当局从6月份起,全面整编台湾、澎湖、金门的国民党军,将原有的20个军的番号缩编为12个军又6个独立师。经过整顿之后,国民党军在福建、浙江沿海未解放的20多个岛屿上部署了10万余人的兵力,其中金门、马祖两岛即有正规军6万余人,其余为台湾当局操纵的海匪武装。国民党军队以这些岛屿为基地,对大陆及沿海已解放的岛屿频繁进行各种骚扰破坏活动。 
根据国民党军以沿海岛屿为窜犯重点、企图扩展海上阵地的情况,解放军以攻守结合的办法,一边进剿逃往岛屿的残余国民党军,一边打击国民党军对已经解放岛屿的窜犯活动。在6月2日至环岛坎门镇反偷袭战斗、7月12日对披山岛海匪吕谓祥部的攻击中,以及在11月20日的玉环岛保卫战斗中,共歼灭海匪780多人,有力地粉碎了敌人的中小规模登陆窜犯活动。 
二、围歼内窜武装 
1951年1月,为配合美军在朝鲜战场向中朝人民军队准备发动的全线进攻,美国政府与台湾国民党当局密谋对厦门、汕头等地进行大规模进犯。1月13日,毛泽东电示华东、中南军区陈毅、邓子恢等领导人,要迅速研究对策。华东和中南军区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按照“确保要点,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作战原则,立即调整了野战军的部署。两个军区的海防部队在重点岛屿和地段,修建了必要的防御工事。台湾当局见解放军加强战备,防范严密,只好放弃窜犯大陆的企图。 
台湾国民党军大规模迸犯大陆的计划破产以后,故伎重演,继续加紧登陆窜扰活动,把主要目标从沿海地区转向内陆山区。解放军对于内窜的国民党军,采取迅速追击、就地歼灭的方针,使用精干部队堵击、围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