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名流的情人们》第10章


在川端康成自杀身亡的一个多月后,日本笔会、日本文艺家协会和日本近代文学馆共同在东京·港区的青山殡仪馆举行“川端康成追悼会”。参加追悼会的不仅局限于文学界人士,以佐藤首相、船田众议院院长、河野参议院院长、高桥艺术院院长等为首的政界、财界、艺术界的有关人士也参加了追悼会。参加追悼会的还有敬慕、热爱川端康成的人们,主办者准备的约三千朵供参加追悼会人员佩戴的白菊花,很快就没有了。
日本的近代作家,以自杀形式结束自己生命者,并非仅仅川端康成一人,有岛武郎、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都选择了以自杀形式向世人永别。但他们的自杀各有各的原由,惟独川端康成的无言似乎将成为令人永远难解的“谜”。被人们称为原因不明的自杀,难道不是川端为了彻底获得谁也不能打扰的孤独的自由,所做出的永恒抉择吗?因为死可以说是和孤独的自由缔结了地久天长的婚约。
第二部分以色列现任总理 沙龙(1)
沙龙:1928年出生于以色列,现为以色列总理。
沙龙是位个性突出的传奇人物,外表强悍粗鲁。他参与以色列几乎所有的战争,战功卓著;他创建利库德集团,不断生事。他因个性极强、专断暴躁,被称为“以色列的凯撒”。
沙龙的父母沙廖尔和维拉都是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信奉武力,1922年从苏联移民到以色列。沙龙从小生活在动荡年月,深受父亲好斗秉性的影响。他6岁就带着大棒保护果园,从此棒不离身,以棒护身或恐吓同伙,被称为“大棒小子”。
沙龙早早入伍,很快出人头地,但军旅生涯坎坷。他野心勃勃,却因树敌太多,没当成以军参谋长而退役,投身政坛。他攻击执政的工党软弱无能,发誓要建立右翼党取代它。他精力过人,经常光脚穿着凉鞋。他对议会无休止的辩论极不耐烦,常用嘲弄、诅咒、威胁、警告等野蛮方式对待政敌,被贬称为“暴怒公牛”。
1981年,沙龙终于如愿当上国防部长,开始大显身手。他上任仅两个月,就下令制订“阿波罗行动”,策划赶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遭暗杀,以内阁决定报复,沙龙乘机瞒过议会,于6月5日发动入侵黎巴嫩战争,等议员们明白他的意图,战争已打响。当年8月27日,当选两周多的黎总统遭暗杀,愤怒的沙龙再次支持黎基督教民兵武装攻打两个巴难民营,3天屠杀1500名难民。沙龙由此被西方媒体称为“屠夫”,迫于压力,沙龙只好辞职。
近些年,代表利库德集团的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强硬立场使中东和谈进展缓慢,引起以民众不满,因而去年大选利库德集团失利。沙龙当仁不让成为利库德集团主席。巴拉克多次邀沙龙组成民族团结政府,但他连连拒绝,他认为巴拉克无非想利用利库德集团这张牌压沙斯党让步组阁。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攻击巴拉克和谈立场的机会。
工党的拉宾、魏茨曼等当年的战场悍将,最终彻悟和平才是出路,转而成为和平斗士。沙龙至今仍信奉武力征服。看来江山易改,沙龙的强悍秉性难移。
然而,这位铁腕人物也有他富有人情味的一面。他经历了两次婚姻,先后娶了一对姐妹,像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他有个温暖的家。这一对姊妹花是如何嫁给沙龙的呢?
1947年,以色列国成立的一个春天。一个年近19岁的士兵,脚蹬着一双皮靴,背着沉重的行囊,走在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交界的边防检查站。他一边走,一边不时地回过头来,向送别的士兵们挥手。
走着走着,他停了下来,站在这春日的晨光里,双目痴痴地朝前望去。前面是一座平缓的山坡,上面有几户人家,一座小楼里有人推开了窗户,从里面探出一个老人的头来,朝他站立的方向挥了挥手。
这是他熟悉的犹太人的家庭,他在这里的检查站服役的一年多时间里,得到了这些犹太人的信任。他每天都在检查站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犹太人都把他看成是自己的亲人。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此时却要离开这里了。
这个青年军人就是沙龙,他这时已长成个健壮的小伙子,他的心中希望能在军队里去建功立业。
可是,就在他雄心勃勃地开始人生事业追求的时候,家里却传来不幸的消息——父亲病重,无法管理家里的大片果园,希望他能尽快地回到家,照顾老人和接手家产。
沙龙向长官提出申请,很快得到批准。于是,在一个晨光初现的黎明,沙龙便依依不舍地告别军营,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病重的父亲看到儿子回来自然高兴,他强撑着站起来,在儿子的搀扶下,来到果园,将自己一生的心血挣的这片果园一点一点告知给自己的儿子。老人希望他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认真管理,精耕细作,依靠这片果园,将来建立衣食富足的人家。
健壮、魁梧的沙龙看着病入膏肓的老人,默默地点着头。他心中另一股雄心之火,却又不停地燃烧着。
然而,年轻的沙龙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充满花香的果园里,却让他寻找到了甜蜜的爱情。
这天傍晚,夕阳笼罩着果园。
沙龙按照父亲的吩咐,独自一人在果园给果树剪枝,他对这项工作十分生疏,干活的时间一长,年轻的心难免感到有些孤独和寂寞……
这时,果园外传来一阵女孩子银铃般的笑声。
这笑声立刻将年轻的沙龙吸引。他不由放下手中的活,顺着果树的缝隙朝前看去,只见一位天仙般美丽的姑娘,正在前面的果树林子里穿行。
“天哪,她真漂亮,在特拉维夫从来都未见过如此漂亮的姑娘!”沙龙的心里不觉惊叫起来,一双目光久久地追逐着那个美丽的身影。
原来,沙龙家果园的外面,有一所农业技术学校。每天傍晚学校的学生爱到这里来散步。年轻的男女有时追逐嬉闹着,无忧无虑地欢笑。沙龙竟在这里发现这么一位美丽的姑娘,心中惊喜不已。遗憾得很,只是那么短暂的一瞬,就再没有见到过那个动人的姑娘了。
那些农业技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欧洲,多数是劫后余生的犹太人后裔。为了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政府为他们提供了十分优越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为了应付战争,又不得不抽调一些懂行的军事人员对这里的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没有多久,曾经在部队服过役的沙龙,便被当地政府任命为该校的军事教官,负责该校男生的军事训练。
第二部分以色列现任总理 沙龙(2)
真是天赐良机,沙龙渴盼的那位美若天仙的姑娘终于再次出现。
这是在一次军训之后,沙龙在操场外面的草地上看见一位穿着白纱裙的姑娘,正向刚解散的男生队伍中张望。她的目光是那样天真、好奇,以至于沙龙走到她的面前她都没有发觉,而沙龙向她说话时,竟将她吓了一跳。
“嗨,你好,我叫阿里埃勒·沙龙,我曾见过你。”沙龙毫不迟疑地抓住机会,与这位美丽的姑娘答话,大胆地拉开了他追求爱情的序幕。
那姑娘回过头来,看着面前这位魁梧、强壮的青年军人。青年军人的目光是那样的坚定和炽热,直烤得她的脸热辣辣地发烫。她有些腼腆地回答:“你好,教官先生!我是这里的学生,我叫戈莉。”
“认识你我感到很高兴。”沙龙伸出手去,“我们做个朋友吧。我的家就在学校外面的果园里,欢迎你和同学们常来做客。”
戈莉婉尔一笑,伸出纤纤秀手,与沙龙的手握在一起:“谢谢你,教官先生。”
沙龙一听,顿时放声大笑:“可别这样叫我,我只是一名扛过枪的军人,你们才是真正的先生。”
姑娘一听,也开心地笑了起来。
沙龙,就这样以他独特的风格、直截了当的话语,开始了他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1952年秋天,在野菊花开遍山野的时候,沙龙在军队里度过了五年时光,此时他总爱站在山坡上的军营里,望着不远处的一所学校,听被风送来的读书声,一阵又一阵地激起他对新生活的向往——知识、才能,这都是一个青年军人所必须具备的。尽管自己已经在军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有望得到提升,但他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